周雨 朱亞平 蔣傳命 李明娟
摘 要 創造力通常被認為是根據某種目的產生某種新的、獨特的、社會的或個人的價值的能力。創造力的形式包括新觀念,新設想,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人的創造力最終表現在各種物質的和精神的成果之中。
關鍵詞 創造力 心理 生理學 醫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9.029
The Essence and Elements of Creativity of Medical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Yu, ZHU Yaping, JIANG Chuanming, LI Mingjuan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Hunan 422001)
Abstract Creativity is often regarded as the ability to produce a new, unique, social, or personal value according to a purpose. Forms of creativity include new ideas, new ideas, new theories, new technologies, new processes, new products. Human creativity is ultimately manifested in variou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achievements.
Keywords creativity; psychology; physiology; medicine
創造力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提供新的思路,它不僅是一種心理過程,更是一種心理品質。這種心理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以全新的思維方式促進問題的解決,同時也為社會創造一定的價值。
1 創造力的本質
對創造力的本質是的研究一直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目前對其認識還沒有完全統一,國外的研究較為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個流派:
(1)人本主義流派。人文心理學家認為,創造力是與自我實現有關的人格特征。馬斯洛是主要代表之一。他的需要層次理論中自我實現的需要包括自我實現的創造力。而自我實現的創造力來源于人格,是人本身就具備的潛能,人之所以具有創造力就是后天的因素影響而形成的。
(2)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心理學家認為,在自我控制被放松的狀態下,潛意識中的觀念自由組合、自發釋放的過程就是創造的過程。弗洛伊德與榮格是代表人物。
(3)認知派心理學流派。認知心理學家認為,創造力是人類心靈的完美體驗,是一種完美而靈活的認知結構。格式塔心理學家心理學家是典型的代表。他們把創造的過程分為準備、孕育、明朗、驗證四個階段。
(4)解剖生理學流派。解剖生理學認為創造力的物質基礎是大腦右半球,而創造性的過程則依賴于胼胝體兩半球的功能結合。因此,他們強調對人腦的右半球強化訓練。
四個流派有一致的地方:教育教學中教師應創設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條件、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激發學生創造性。經過系統的訓練,不管是哪個層次的學生,他們的創造性能力都是可以得以發展的。
什么是創造力的本質呢?創造按其程度來分絕對創造和相對創造。絕對創造指所有創新的產品、思想、觀點等全部前所未有,完全是由自己創造的,相對創造是指部分前所未有。
創造具有相對性本質和綜合性特征。創造的相對性本質表現為:創造性思維是產生出新穎、獨特產品的思維過程,新穎主要是指不墨守陳規、破舊布新,是相對于歷史而言的;獨特主要指不同凡俗、別出心裁,是相對他人而言的。新穎、獨特性是創造的基本特征,新穎、獨特是相對于現有和已知、相對于他人而言的,創造具有相對性的本質。
創造的創新性、突破性、開拓性都是創造相對性本質的體現。創造是相對于常規和傳統而言的,是相對于已有認知成果和現有產品而言的,創造本質上基于對原有局限的克服和突破,基于問題解決困難、障礙的克服,基于觀點、觀念、意識的突破。離開了創造的相對性,創造性也就無從談起。從內容來說,新現象、新的認知領域的發現是創造性的;從產品和成果來說,新概念、新理論、新觀點等新知識的提出是創造性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也是創造性的;從思維方法來說,創造性認知方法是相對于常規邏輯認知方法而言的,聯想、想象、類比是溝通已知和未知的橋梁,它們都是創造性的認知方法;常規的思維方式分為:求同存異思維、求同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正逆向思維,那么相對于這些思維來說,發散思維則是具有創造性的。創造是相對于常規、傳統、現有和他人而言的,創造的相對性是創造的本質體現,創造具有相對性的本質。創新就是不再去follow(別人),這就是創造的相對性實質。
創造性思維具有綜合性特征。創造性思維涉及到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的綜合應用,涉及到多種創造性思維方式和方法的綜合應用,涉及到直覺、靈感、頓悟等不同創造性思維形式的參與,涉及到獲取新信息、新思維材料和思維加工的有機統一過程,涉及到發現、發明、創造過程的統一,涉及到認知創造性、問題解決創造性和發明創造性的綜合,涉及到創造性思維、創造人格和創造環境的有機統一。因此,創造具有綜合性的特征,創造的綜合性是創作最基本的特征。
創造性思維需要運用人類當前已有的認識和實踐,綜合運用各種思維形式、思維方式和方法來進行創造,創造性思維是各種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和方法相結合的產物,它不是通過簡單地使用一種思維形式或一種思維方式來實現的。從思維形態上來說,它是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相結合;從思維方式上來說,它是(求同、求異)思維、(正、逆)向思維、(發散、收斂)思維、(橫、縱向)思維的綜合運用;從思維方法上來說,創造性思維是聯想、想象、類比移植、抽象遷移等思維方法的綜合應用;從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形式上來說,它是直覺、靈感、頓悟等不同創造性思維形式的綜合,創造的綜合性是創造的一個基本特征。endprint
2 創造力的構成要素
在基本弄清創造力的本質以后,我們再來看看創造力的構成要素。創造力的構成要素不管是哪個行業哪個層級基本是一樣的。醫學高職高專大學生的創造力的構成要素也不例外。一般說來創造力的由知識、智力、人格、優良的個性心理四個要素組成。醫學高職高專大學生的創造力也是由這四個要素組成的。下面我們分別來陳述四個要素。
(1)知識。醫學專業的知識從內容的角度來看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生物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病理學和診斷學六個部分,這些知識是醫學專業最基本的專業知識,是從醫的基礎理論知識,也是從醫技能的基礎,同時也是醫學專業學生從事創造的基礎知識。從能力的角度來看,有記憶知識的能力、使用知識的能力、收集知識的能力、理解知識的能力。醫學創造的過程更加離不開知識,專業知識是激發創造力的催化劑,能為創造的形成提供合理的設想,對合理的設想提出論證、分析、判斷、修正,最終促進創造方案付諸實施,產生創造性的成果。
(2)智力。智力是指認識、理解和使用知識、積累經驗和解決其他問題的能力,包括觀察、推理、想象、判斷、思考、記憶等。在現代文學中,智力通常指的是抽象思維、推理和組織信息的能力。而智能是與智力緊密相關的,智力與智能是組成創造力的主要部分,智力是一種綜合性的智力和能力,它既敏銳又獨特,具有觀察力強、注意力集中、記憶力高、操作靈活等特性,他也是創造性思維能力,也是掌握和運用創造原理、技能和方法的能力。高職高專大學生的智力與智能,既有以上智力與智能的一般屬性,同時還有與專業緊密相關的內容。例如,醫學高職高職大學生的社會閱歷比較淺,對復雜的社會還不能從多個角度進行的分析與判斷,尋找其本質。醫學高職高職大學生的知識面不廣,更不深,要進行專業方面的創造就更加困難了。
(3)人格。人格是區別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特征之一,也是人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一種獨特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情感反應。人格在內容將包括個人意志、情緒等。它是基于個人的生理素質的形成和發展,是通過社會實踐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創造性素質的體現。一個優良的素質是構成創造力的主要部分,它對創造力顯得尤為重要。
良好的個人素質是發揮創造力的主要條件,如頑強的意志、永不滿足的上進心、積極獨立的思考精神和強烈的求知欲,是創造的重要條件和保證。總而言之,知識、智能和良好的人格是創造力組成的基本要素。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決定著創造力的高低。
(4)優良的個性心理。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過程,這也是人的共性,但也知道每個人的心理素質、人品以及為人處世的標準也不同,而這個不同我們稱之為個性,個性心理是在心理過程之后慢慢起來的,一個個性心理必須經過普通的心理過程。個性心理包含性特征、性傾向兩方面,性傾向包含世界觀、需要、信念、動機、理想、興趣;性特征包括性格、氣質、能力。上述九個要素與創造力都有緊密的關系,一個人創造力的大小與這九個要素呈正相關。例如,醫學高職高專大學生如果對醫學沒有興趣,他一定學不好醫學的專業知識,更談不上在醫學方面的創造了。
基金項目: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優秀青年項目(項目編號:16B238);邵陽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課題批準號:SYGH1531)階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