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了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蘊藏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益頻繁,迫切需要我們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性的認識,更加堅定對中華文化審美風范的自覺與自信。近日,中辦和國辦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把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這在我黨歷史上是第一次,需要廣大曲藝工作者深刻學習領會,不斷提升思想認識。
曲藝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曲藝藝術在新時期“別開生面”“重煥新顏”,“活”在現代人的生活之中,是我們需要克服的難題,也是不可逃避的歷史責任。
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曲藝藝術價值內涵,把傳統曲藝蘊含的精神財富切實轉化為曲藝工作者文化自信的現實力量。豐厚的傳統文化是曲藝藝術的“根”,塑造出曲藝人獨有的文化氣質,也是曲藝工作者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任何一部經典的曲藝節目、任何一場精彩的曲藝演出、任何一部優秀的曲藝作品都離不開曲藝工作者牢固的文化底氣、堅定的文化自信以及對傳統文化的深刻體悟。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我們在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過程中,要更加清醒地知道曲藝的“根”在哪里,要更加堅定地認同曲藝自身的文化價值和曲藝發展的強大生命力,用曲藝工作者堅定的文化自信,禮敬和闡揚傳統曲藝的價值信仰和道德審美體系,創作出更多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曲藝作品,留下更多扛鼎之作、傳世之作、不朽之作。
另一方面要在堅守曲藝藝術本體的同時,努力實現對傳統曲藝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與所有藝術形式一樣,曲藝藝術的繁榮與發展始終面臨不斷適應新時代、表現新生活、滿足新受眾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牢固樹立與時代要求相適應、與實踐發展相符合、與人民呼聲相一致的創新意識,在尊重傳統和遵循藝術規律的基礎上,揚棄繼承、轉化創新,賦予傳統曲藝以新的時代內涵與現代表達方式。要重點抓好曲藝在管理理念、內容形式、手段方法、體裁題材、基層工作的創新創造;要大力促進曲藝與現代傳播方式、承載手段、新興業態結合的創新創造;要加快推進曲藝在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創新創造等。努力掌握新形勢下曲藝工作的新特點新規律,積極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辦法,讓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曲藝工作新局面,逐步建立健全適應曲藝創新發展新模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