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皆希 鄭愛翔
摘要:以中國工程咨詢企業為例,選取了6家典型企業,從工程咨詢企業自身、客戶企業、專業人才等三個視角,統計分析其業務覆蓋范圍、專業服務提升方式、專業技術人員隊伍構成;指出中國工程咨詢企業國際化的現狀以及國際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從上述三個視角提出相應對策,為工程咨詢企業在“一帶一路”政策指引下進一步深入國際化發展提供有益指導。
關鍵詞:多視角;工程咨詢企業;國際化;“一帶一路”
中圖分類號:F0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19-3796-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9.049
Abstract: Based on cases of typic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firms in China, 6 typical companies were selected 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business coverage, professional service skills improvement modes and the personnel compo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ngineering consulting firms themselves, client firms and professionals, to illustr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ulting firms in China, after that solutions we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three perspectives mentioned above, for providing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ngineering consulting firms in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Belt and Road” policy.
Key words: multiple perspectives; engineering consulting firms;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Belt and Road”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不同領域對業務的專業性要求不斷提高,這使得專業服務企業在近幾年迅速發展。據統計,與其他傳統行業相比,該行業目前正以每年兩位數的增長速度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1]。在“一帶一路”戰略指導下,專業服務企業順勢而為,開拓國際市場變得更為迫切。
工程咨詢企業是專業服務企業的典型類型之一,運用多學科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等方面知識,為政府部門和投資者的經濟建設和工程項目投資決策提供咨詢服務,以提高項目經濟效益[2]。中國工程咨詢企業與國外相比起步晚,基礎弱。國外許多工程咨詢企業把握中國經濟不斷開放和政策壁壘逐步降低的機會,紛紛搶占中國市場,并憑借扎實的專業實力和有效的進入戰略,成為中國工程咨詢業的領軍者。為順應“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市場變化,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中國工程咨詢企業應從戰略角度向國外工程咨詢跨國企業學習,逐漸開辟、深入國際市場。
專業服務企業的服務特性需要企業積極持續地把握住兩個市場,即人才市場和客戶市場[3]。作為專業服務企業服務的提供者和購入者,人才市場和客戶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且兩者的不斷變化都會對工程咨詢企業產生極大影響。因此,中國工程咨詢企業在探索國際化道路時,除了需要考慮自身與傳統企業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外,還應兼顧考慮客戶市場和人才市場對其國際化戰略制定、實施和控制的影響。本研究通過對國內領先工程咨詢類企業的初步探究,從企業自身、客戶市場、人才市場角度分別進行剖析,幫助認清企業國際化戰略實施將面臨的挑戰,并提出針對性策略,有利于中國工程咨詢企業深化國內服務市場,提高服務的專業性,并為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有益指導。
1 研究背景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近幾年的統計調查,從中國工程咨詢公司排行榜前10家企業中選出6家作為案例企業,分別是北京市工程咨詢公司、上海同濟工程咨詢公司、廣州市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天津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瑞和安惠項目管理集團、達華工程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選擇上述6家企業作為案例研究對象,理由如下:其一,選取的企業具有代表性。所選取的案例企業的業務量大,服務范圍相對國內其他工程咨詢公司較廣,綜合實力較強,是首批會考慮或已經在進行國際化的工程咨詢企業。且各家企業都在經濟代表性城市,具有國際化戰略的平臺和視野。其二,案例企業具有典型性。上述6家工程咨詢企業在行業中具有較大影響力,在組織管理、業務模式等方面較為成熟,服務對象的國際化程度較高,人才資源相對充裕,且企業信息平臺搭建較為健全,有利于研究統計調查,對同行業企業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其三,案例企業具有類比性。選擇的案例企業的建設規模基本具有可比性,有助于發現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典型問題,從而更好地提出針對性建議。
2 中國工程咨詢企業國際化的現狀與問題
2.1 企業戰略視角:行業競爭激烈與業內發展不足的矛盾
企業國際化程度會表現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如企業戰略、運作方式等,這些方面往往難以通過定量的指標來反映。因此,許多學者都選擇通過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來評定企業的國際化程度。工程咨詢企業由于所提供服務的無形性、服務質量的模糊性等特點,其國際化程度評定難度更大。根據Sullivian[4]提出的海外經營的離散程度進行測評是一個相對量化和更具有可行性的指標,即企業業務所涉及的區域國家越多,可將企業國際化程度視為更高。同時跨地區距離與跨文化距離越大,企業的國際化水平越高。
從業務涉及的區域和國家來看,中國工程咨詢公司的國際化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統計的6家企業中涉及的國際業務較少(圖1),如天津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主要在美國進行業務交易,廣州市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則主要在英國涉及部分跨國業務。但目前的國際業務以出口服務為主,且各工程咨詢公司并沒有在國外設立辦事處。調查的工程咨詢公司業務主要是以母公司所在地為中心,向其他省市擴張,涉及的跨國業務較少。而國外幾家規模較大、發展進程較快的工程咨詢公司,跨國界辦事處早已穩步開展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果。由此可見,國內工程咨詢公司的國際化進程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進行更深入和實際的探索。
2.2 客戶市場視角:客戶國際化業務需求與業務水平有限的矛盾
客戶企業的業務不斷向國際化發展,國內工程咨詢公司為穩固客戶業務和自身的長遠發展,必須加快提供能夠符合客戶國際化業務水平需求的服務。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在“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經濟迫切需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進出口貿易已經成為許多制造型企業尋求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途徑。客戶企業在發展國際業務時,會面臨業務委托選擇,即選擇委托給母國業務的工程咨詢公司和選擇委托給業務所在國的工程咨詢公司。如果客戶選擇委托給業務所在國的工程咨詢公司,且取得比母國業務更好的效果,可能會使客戶考慮將母國業務逐步轉讓給該工程咨詢公司。因此母國工程咨詢企業為了穩固原有客戶業務和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應向國際化發展,不斷培養和提升國際化咨詢能力。
對外進行交流合作是工程咨詢公司提高業務咨詢能力的重要途徑。現階段,工程咨詢企業都開展了不同程度的業務交流與學習活動。但是對外交流學習并沒有受到工程咨詢企業的足夠重視,交流方式較為單一。在調查的6家企業中,僅上海同濟工程咨詢公司有設立專欄發布學習交流活動概況。交流學習活動主要采用同行交流學習、專家座談會、集中培訓等方式。上海同濟工程咨詢公司作為業務交流合作的先行者,還采取了協辦相關研討論壇、邀請國外專家進行專題演講等方式(表1)。
目前,這些交流學習方式主要是以應對國內工程項目為目標,交流合作也以國內同行為主,對于國際業務慣例等方面的學習還有所欠缺。盡管國內外工程咨詢企業面對的經濟條件、市場環境、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但是國際同行作為工程咨詢行業的領先者,在參與市場競爭、開拓新業務、企業內部管理等方面對國內工程咨詢企業具有借鑒意義,尤其是進行專業方面的交流,對雙方業務咨詢過程的改進和創新具有積極意義。現階段國內工程咨詢公司國際化服務能力提升仍然任重道遠。
2.3 人才市場視角:綜合型高級人才的供給與需求的矛盾
由于工程咨詢企業對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受教育水平、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等都提出嚴格的要求,專業技術人員市場長期存在供不應求的局面。近幾年,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制造業等一般企業不斷壯大,由第三方提供的客觀公正、具有高度專業性的建議和幫助成為這些企業取得進一步發展的迫切需求[5]。這種需求促使工程咨詢企業自覺成為一個專門的服務機構,并受到從業人員的重視。近幾年,參與資格認定考試的從業人員不斷增長,表明人才市場供給在不斷蘇醒,工程咨詢行業正逐漸得到廣大從業人員的重視。從2008年開始,報考咨詢工程師的人數在逐年增長,尤其是2011年以后,增長速度很快,到2015年,報考人數達8.8萬,報考增長率超過30%。
但隨著服務對象規模的不斷擴大,國際咨詢業務對專業技術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家公司的資料顯示,工程咨詢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都是以高級知識分子為主,本科以上學歷與獲得初級以上專業職稱的人員占較大比例(均超60%),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專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和知識水平。同時企業要保證業務順利完成,不僅需要工程咨詢方面的人才,還需要橫向人才,如經濟、法律、外交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組成專家庫,以滿足業務咨詢的全面要求。
從各單位人才招聘要求來看,僅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已經不能滿足工程咨詢公司的要求了。除了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外,各單位對從業人員的觀察、溝通、分析、團隊協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個人品質等都提出相應要求。綜合型高級人才的需求使原本匱乏的人才市場面臨更大的挑戰。
綜上所述,中國工程咨詢公司的業務發展主要是以公司總部所在地為中心向外輻射,業務拓展范圍有待進一步擴大。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戶企業尋求國際化發展,工程咨詢公司應積極跟隨客戶發展,提升業務水平,補充人才資源,才能滿足客戶不斷國際化的業務需求。因此,中國工程咨詢企業應從企業內部、客戶市場和人才市場等角度,考慮國際化發展策略。
3 中國工程咨詢企業國際化發展對策
3.1 企業戰略視角:制定穩步擴張計劃
1)適當的兼并與聯合,整合行業結構。工程咨詢企業的兼并是指綜合實力較強的工程咨詢企業通過現金購買等方式取得弱勢企業的控制權;聯合是指幾家實力相當的工程咨詢企業在協商一致的條件下,終止各自的法人資格,合作成立新的實力更強的工程咨詢企業[6]。業內權威人士指出:到2015年底,僅3%的工程咨詢企業處于盈利狀態,7%的工程咨詢企業屬于保本經營,其余90%基本難以維持經營[7]。兼并和聯合都是工程咨詢企業擴大原有企業規模和實力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目前中國工程咨詢行業企業多、規模小、“散沙式”各自經營的狀況。
2)積極拓展國際業務,實現內向國際化與外向國際化相結合。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工程咨詢企業應把握機遇,多途徑拓展國際化業務。一方面,中國工程咨詢企業應依托國內客戶企業的國際化發展需求,順勢而為,開展國際業務服務,參與國際競爭;另一方面,隨著國際跨國企業不斷進入國內市場,中國工程咨詢企業應積極接洽國際跨國企業在國內的相關業務,在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國際業務。在工程咨詢業不斷加快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工程咨詢企業應力爭在低風險情況下采用更加靈活的方式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爭取更大空間,促進專業業務能力和企業聲譽的提升[8]。
3)探索循序漸進的國際化發展模式,逐步加強國外市場控制。工程咨詢企業應在國際化過程中不斷調整戰略模式,逐步加強對國外市場的控制。工程咨詢企業的國際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在對投資國市場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結合工程咨詢企業自身特點,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在國際化探索初期,工程咨詢企業可以與東道國的工程咨詢企業合作,借助本土工程咨詢企業的社會網絡關系等資源,了解東道國行業狀況和客戶需求;進一步在深入了解東道國市場和客戶需求的基礎上,工程咨詢企業可以吸收當地工程咨詢企業成為聯系所,逐步加強對當地市場的控制;最后,在對海外市場足夠了解且企業工程咨詢水平較高的基礎上,工程咨詢企業可以選擇設立分支機構,形成對東道國市場的直接控制。
3.2 客戶市場視角:提高國際化業務綜合水平
1)提升服務質量,樹立國際品牌。對依托服務對象開始國際化擴張的工程咨詢企業來說,樹立良好的品牌和口碑是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手段。調查研究顯示,來自同行和其他工程咨詢提供者的推薦對專業服務企業業務拓展極其重要,甚至比專業服務企業的專業技能更能影響客戶企業的選擇[4]。品牌和口碑是工程咨詢企業長期積累形成的,需要工程咨詢企業提供質量過硬的業務服務,堅守職業道德,逐漸形成企業的優勢項目。中國本土工程咨詢企業國際化程度不高,應重視企業內部的修煉,提升業務質量,滿足客戶企業的需求,先在國內形成良好口碑和聲譽,再逐步向國際市場擴張[9]。
2)促進內部知識流轉,形成國際服務社區。面對具有挑戰性的國際業務,工程咨詢企業應全面提升團隊業務水平,拓展企業的服務維度。對工程項目前期、建設期、運營期的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工程造價等進行全面深入的咨詢服務,并適當拓展設計、監理等相關專業方向[10],逐步形成復合組織結構。多維專業團隊是把工程咨詢企業的所有資源整合,為服務對象建立專屬的半永久性團隊。
不同的企業擁有不同的專業團隊,而業務水平較高的專業技術人員則可以同時在不同的專業團隊里進行業務咨詢,由此在企業內部可以逐步形成以專業團隊為單位的工程咨詢社區。工程咨詢社區的建設有利于專業技術人員之間的相互交流,促使知識流在企業內部有效流轉。一方面同一領域內不同專業團隊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進行縱向的經驗交流,另一方面同一專業團隊內不同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進行橫向交流,激發創新思維。
3)開展全球協作辦公,提供全天候服務。及時提供客戶所需要的服務是客戶滿意度的重要指標。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化辦公已經成為現實。國外不少工程咨詢企業都采取這種連續式的商業模式。EC.哈里斯(EC.Harris)造價咨詢公司在全球44個具有戰略位置意義的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這使他們能在全天24 h都有機構處于工作時間[11]。Verico咨詢公司提供連續式服務,在挪威、休斯頓、上海實行8 h輪換班模式,為客戶提供全球24 h的服務以應對緊急業務[12]。
這種全球化、全天候的辦公模式能為工程咨詢企業帶來極大優勢。工程咨詢企業在面對一些緊急業務時,可以利用時間優勢充分調動智力資源,按照客戶的時間要求和質量要求完成咨詢業務。同時這種辦公模式也為工程咨詢企業創造更多的獲利機會。客戶通過工程咨詢公司的業務咨詢效率和質量保障建立對咨詢公司的業務信任,使其愿意委托更多的業務,甚至主動向同行企業進行推薦。但是全球化的服務意味著企業要提供全球標準一致的服務和工作程序系統,這需要企業逐步探索。
3.3 人才市場視角:重視核心人才并長期培養發展
1)建立股權激勵機制,重視專業核心人才。專業服務企業可以制定長期的股權激勵機制,促使專業人才不斷致力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專業服務企業的社會性質決定了其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與一般制造型企業相比,工程咨詢公司的建立和發展除了需要物質資金的支持,更離不開具有創新性、積累性、社會性等特征的高素質人才的凝結。其中具有長期專業知識積累和項目咨詢經驗的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則是企業獲得長期發展的核心。長期性的激勵機制一方面能保證包括專業服務企業和專業技術人才在內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發專業技術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性,從而提高工程項目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實現企業業務的良性循環。
2)開展定期培訓計劃,促進專業人才知識及時更新。對工程咨詢企業而言,專業技術人員是企業正常運行的基礎,只有培養符合工程咨詢企業國際化需求的人才,才能加快企業的國際化進程。面對人才供給與人才需求的矛盾,在無法決定外部市場人才供給的條件下,企業應從自身出發,重視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內部培訓,且這種內部培養應當是連續性、體系化的,而不是現階段國內通常選擇的一天式臨時性專項學習。在具體人才培養過程中,企業應當逐步建立人才培養體系,如采用知識輸入、技能輸入、實踐積累、配置支持的培養體系[13],促使專業技術人員在持續學習中實現知識更新,在不斷實踐中提升業務水平,實現專業技術人員與企業的同步國際化。
3)人才交流培養,提高專業團隊國際化水平。工程咨詢企業要實現國際化發展,關鍵是要擁有足夠的國際化人才。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工程咨詢企業意識到高端人才對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紛紛采取多種方式引進、培養國際化專業人才。許多工程咨詢企業都會邀請海外高級專業人才到企業內部進行授課交流,部分企業則直接引進擁有海外相關工作背景的人才。
此外,國內外工程咨詢企業可以實行人才交互培養。一方面有助于為雙方工程咨詢企業國際化做鋪墊,拓寬高級專業人才的國際化視野和思維,通過學習國外的生產和管理技術,更深入地了解國外市場,從而對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產生積極的影響[14];另一方面交互培養的雙方企業在實施國際化戰略初始階段可以進行戰略聯盟,節約雙方市場進入成本。
4 小結
選取業務具有一定代表性的6家典型工程咨詢公司,從企業本身、客戶市場以及人才市場三個視角對中國工程咨詢企業國際化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究。值得指出的是,本研究經過大量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對案例工程咨詢公司的業務分布范圍進行統計;并且對比分析了各大公司提升業務水平的交流方式以及員工學歷、職稱的分布統計。基于此,提出了中國工程咨詢公司國際化的發展戰略,并針對企業本身、客戶市場、人才市場等三個視角闡述了具體戰略措施。
工程咨詢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主要協調好企業、客戶、人才這三個方面資源。在“一帶一路”戰略指導下,工程咨詢企業“走出去”有了較為明確的方向和路線。工程咨詢企業可以結合原有客戶資源,拓展海外市場,發展國際化業務。這就要求企業必須重視業務能力的國際化提升,培養儲備符合國際要求的綜合型人才。為適應全球服務專業化發展的趨勢和“一帶一路”所提出的倡議和理念,工程咨詢公司應及時調整企業戰略,放眼全球市場,主動迎接客戶企業國際業務的挑戰,協調現有專業人才資源,并積極培養企業長期人才資本,以應對越來越復雜的國際業務。
參考文獻:
[1] 周海煒,鄭愛翔.專業服務企業涵義與組織特征:國外相關研究述評[J].華東經濟管理,2014(11):144-149.
[2] 張慶民.我國工程咨詢管理與創新研究[D].天津大學,2009.
[3] STUMPF S A,DOH J P,CLARK K D. Professional services firms in transition: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J].Organizational Dynamics,2002,31(3):259-279.
[4] SULLIVAN.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 firm[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4,25(2):325-342.
[5] 鄭琴琴.開放市場下中國本土專業服務企業的定位于成長[J].經濟管理,2007(21):37-40.
[6] 金恩東.國內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化選擇[D].杭州:浙江財經學院,2009.
[7] 石弘華.我國本土專業服務企業的現狀、成因與出路[J].商業現代化,2010(7):74-75.
[8] 李秀菊.基于網絡關系視角的專業服務企業全球市場參與戰略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0.
[9] 張 呈.會計師事務所國際化發展的路徑選擇[D].武漢:湖北大學,2013.
[10] 金德民,鄭丕諤.工程咨詢企業向項目管理企業轉型的探討[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47-51.
[11] 鄭 宇,黃 聰.英國的工程咨詢外包市場[J].建筑經濟,2005(1):92-94.
[12] BREUNIG K J,KV?魦LSHAUGEN R,HYDLE K M,et al. Knowing your boundaries: Integration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4,49(2):502-511.
[13] 楊 勇.大型企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研究[J].經濟師,2007(10):198-199.
[14] 陳 磊.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高管團隊特征與其國際化水平的關系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