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杰,孟濤疆
武警部隊處突維穩官兵專項療養模式探討
孫敬杰,孟濤疆
武警部隊;專項療養;療養模式
近年地震、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災害頻發,新疆“三股勢力”活動日益猖獗[1],武警部隊處突維穩任務不斷增多,一線執勤官兵長期處于高度緊張警惕狀態,身心健康受到了極大挑戰。對于執行處突維穩等重大任務的官兵,在任務結束后,通過健康療養調整身體的生理機能,緩解或消除不健康因素對身體的損害,對維護和提高部隊戰斗力十分重要。本文就武警部隊處突維穩專項療養模式進行探討。
處突維穩事件具有突發性、破壞性、危險性等特征,多數任務持續時間長、強度大、危險性高,不可預知因素多,部分任務還因保密需要長時間不能與家人、朋友聯系,個人負性情緒得不到及時宣泄。任務官兵身心長期處于應激狀態,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高強度體力負荷,易引發強迫癥狀,影響人際關系,產生心理障礙[2]。執行災害救援的官兵因長時間在危險地區執行搜救、搬運、清理等高頻度高強度的體力工作,體力得不到恢復,各種急慢性疾病發生率高。施云星等[3]對1123名汶川地震時駐映秀地區伴隨保障的部隊調查顯示,所有受調查人員身體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近年,武警部隊推行的以官兵家庭為單位的專項療養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通過有效的健康管理,運用中西藥物、康復理療、營養指導、心理疏導等多種方法,使療養官兵疾病得到及時有效治療,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會突發意外事件的自救互救措施及心理調試方法,以促進身心全面康復。
2.1 以嚴密的組織流程為前提
2.1.1 成立療養保障組織 根據《武警部隊療養工作規定》和療養院實際,成立由院長、政委任組長,業務副院長為副組長,各部門領導為成員的療養保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各方力量,調配資源。在醫務部設立辦公室,負責制定療養計劃,組織協調、安排各項療養醫療活動;政治部負責組織好文體娛樂活動、療養座談會;院務部負責院務后勤,重點做好車輛保障、安全警衛、設施設備維護。由業務科室成立專項療養保障小組,做好接送站、療養查房、醫療急救、健康宣教、康復治療等具體工作。明確責任、各司其職,確保政令暢通,各項活動任務組織順暢。
2.1.2 制定標準化療養流程 結合武警部隊療養院功能特點、工作特點和處突維穩官兵任務實際,制定完善的療養工作流程(圖1),由辦公室和療養保障小組具體完成。
2.2 以綜合療養因子為基礎 自然界可供醫療、保健的物理化學因子稱為自然療養因子[4]。療養院所在地空氣清新、風光綺麗、氣候宜人、負氧離子含量高,充分發揮自然療養因子作用,促進身體和心理充分的調整和放松,有利于軀體相關癥狀的改善[5]。同時把太極拳、八段錦等人工療養因子融入到療養過程中,動靜結合,相得益彰。凌昆等[6]研究證實,練習八段錦能使情緒趨于穩定平衡,緩解大腦的疲勞,調整情緒,保持人體身心平衡,對心理健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3 以健康管理為核心
2.3.1 定制個性化體檢服務 入院后安排護士5 min健康宣教,醫師24 h內首診,通過個人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行初步健康評估,包括有無吸煙史、酗酒、不良飲食習慣、家庭矛盾、睡眠障礙、情緒障礙等。整理分析資料后,根據年齡、性別、駐地環境、任務特點、性格特點制訂個性化的體檢套餐。通過體檢收集個人全面精確的身體狀況數據,針對存在的健康隱患,從藥物、物理治療、運動、營養膳食等多方面入手,制定個人治療保健方案,一對一的做好健康宣教,增強健康素養,真正做到有病早治。在此基礎上利用體檢信息平臺建立個人電子健康檔案,做好后續健康跟蹤服務。

圖1 療養工作流程
2.3.2 加強心理干預 有研究表明,救援人員在救援早期普遍存在創傷后應激反應癥狀[7]。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可減輕或消除官兵在執行任務過程中所產生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盡快恢復其社會功能。通過設計不同主題的團體心理活動,可使官兵疏泄負性情緒,釋放緊張和壓力,提高抗挫折能力,增強團隊歸屬感和凝聚力[8]。部隊官兵長期與家人分居兩地,執行重大任務時甚至長時間不能與家里聯系,開展以家庭為單位的親子游戲,組織集體生日主題晚會等活動,有利于維護和促進家庭和睦,激發官兵歸隊后的工作熱情。
2.3.3 學習自救互救技術 有針對性開展自救互救技術培訓,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運、溺水、一氧化碳中毒、蛇傷防治、心肺復蘇等內容,有效加強單兵救護能力。在第一時間正確的自救或施救,可大大減輕傷害后果,減少部隊傷亡率,保證執勤官兵生命安全。
2.3.4 開展康復治療 療養人員不僅希望在療養院得到修身養性,更希望得到綜合康復治療,以達到療養康復、增進健康的目的。全面體檢結束后,醫師應結合療養員病史及體檢數據,進行針對性的藥物、物理治療,傳授日常保健方法及預防措施,同時開具營養、運動處方,綜合康復治療,盡快恢復療養員身心健康。
2.4 以療養效果評價為督導 療養效果是療養質量綜合效應的集中體現[9],依據《軍隊療養院療養質量主要評價指標》,參考《療養技術常規》[4],結合武警療養院實際情況及專項療養官兵的特點,綜合定性評價和量化評價,采用德爾菲法,去粗存精,確定評價指標分級,建立一套處突維穩官兵專項療養效果評價系統(表1),既便于了解療養員健康狀況、療養效果,又有利于療養院總結經驗、提高療養服務質量。

表1 處突維穩官兵專項療養效果評價系統
處突維穩官兵專項療養是武警部隊黨委對一線官兵的關愛,是近年新出現的療養模式,我們感覺以嚴密的組織流程為前提、綜合療養因子為基礎、健康管理為核心、康復治療為補充、療養效果評價為督導的專項療養模式,有利于迅速的恢復官兵身心健康,達到提升部隊戰斗力的效果。作為部隊療養機構,應牢記改革強軍目標,以任務為牽引,以療養員為中心,進一步優化服務質量,拓展服務內涵,充實和加強專業人才隊伍,不斷提高醫務人員業務技能,為廣大官兵提供一流的服務。
[1] 岳亞麗,王永順,金 娟.駐疆武警部隊反恐維穩衛勤保障要點探析[J].武警醫學,2015,26(4):423-425.
[2] 車海燕,張曉峰,劉志宏.武警官兵職業壓力、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3,22(8):698-701.
[3] 施云星,許 恒,邱 杰,等.駐映秀部分抗震救災部隊的傷病分析及防治對策[J].海軍醫學雜志,2009,30(4):333-336.
[4] 曹國英.療養技術常規[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3-11.
[5] 徐奎誥,陳永忻,姜 明.療養在亞健康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療養醫學,2003,12(5):323-324.
[6] 凌 昆,王 艦.八段錦輔助治療50例原發性高血壓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雜志(原中國醫藥學報),2011,26(8):3025-3026.
[7] 崔 紅,牛 晟,顧克勝,等.重大災難救援人員心理應激狀況的質性研究[J].中華保健醫學雜,2011,13(1):26-27.
[8] 張月娟,段曉彥,王進禮,等.救援官兵戰斗應激反應心理干預工作模式的建構[J].武警醫學,2015,26(8):771-775.
[9] 李 芳,吳志彬,李秀增.國內療養效果評價現狀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雜,2011,9(4):63-64.
孫敬杰,本科學歷,主治醫師。
572000,武警三亞療養院
孟濤疆,E-mail:mtj.74@qq.com
R197.7
(2017-05-15收稿 2017-08-27修回)
(責任編輯 尤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