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布爾庫什
被亞馬遜以超10億美金收購的Zappos公司已經成為業內流傳的經典,這家公司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果新員工在培訓后立即離職的話,會獲得4000美元的獎金。
這種文化從招聘環節就已經開始體現。公司對造就文化的核心價值非常明確,并表達在招聘過程中。因為這個條款,Zappos公司放棄了很多優秀的人才,但是培訓階段幾乎沒人拿錢走人,如果面試流程順利,大多數人會留在他們選擇的崗位。
即使少數人在培訓后選擇離職,這聽起來依然花的是一筆冤枉錢。但是,很多特別有效高妙的手段,恰恰都是聽起來有點荒唐的。
亞馬遜收購Zappos后,也把離職獎金收入其中。該制度的實行方式也隨之改變,員工們不僅僅在培訓中可以選擇接受離職獎金,亞馬遜的員工每年都有這樣一次機會,每一年的離職獎金水漲船高。第一年的離職獎金是2000美元,此后每年上漲1000美元直至5000美元,一直持續下去。
看到這里,你會不會覺得這家公司瘋了!員工流動是必然的,如果一位員工不想為公司服務,憑什么還要付他“離職獎金”呢?
面對股東們質疑給員工5000美元離職是一種浪費時,亞馬遜高管如此解釋:“我們的目標是讓員工有機會思考真正要的是什么,”他寫道,“長久來看,把員工留在不情愿的地方無論對于他本人還是公司,都不是一件有益的事。”
他認為瀆職員工會為公司帶來經濟和情感上的損失,即使付給這些員工5000美元讓其自行離開都不是件吃虧的事。然而亞馬遜只有很少一部分員工接受該條件離職——說明員工對公司的評價相當高。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來自“后決定失調”的效果,拒絕該條件加強了亞馬遜員工關于公司是個好的上班地點這一信念。要不然,為什么不拿著錢離開呢?但是和Zappos的員工不同的是,亞馬遜員工每年都要做出這個決定,所以他們的“后決定失調”每次都會刷新。因此,亞馬遜獲得了最佳結果:員工繼續投入,他們投入的效果讓工作中的高效率更為持久。
實際上,亞馬遜只是希望員工能留在公司更為積極地工作,而不希望有人離開。當員工拿到這份合同時,第一頁就寫著“請不要接受這份獎金”。在每一年提供離職獎金的過程中,收獲了更投入的工作和高效,幾乎從未真正付出5000美元。
支付5000美元給離職員工看上去很多,但是有一家公司把這個數字又提高了一步。制作《英雄聯盟》的游戲公司會為新員工提供最多高達25000美元的離職獎金,更允許新員工在60天內離職。
游戲公司的領導者認為,現在就付給那些未來會變得消極并最終離開的人10%的薪水,遠勝于用一年的薪水換來糟糕的表現和不適應。與其讓不適合的人固定下來,還不如讓他們盡早離開。
無論提供4000美元、5000美元還是25000美元,這些公司用實踐證明了為員工提供有償離職有其合理性。
(摘自《新管理革命:知識經濟如何重塑組織和管理》中信出版社 圖/陳明貴)
種一畝地一年能賺多少錢?如果我告訴你,有人種一畝地一年能掙5萬元,3年內靠種田賺了將近百萬,你會相信嗎?在廣州,有一位賦閑在家的大學畢業生,就靠種地創造了這一奇跡……
今年28歲的馬先生是廣州人。2008年夏,他從某農業大學畢業后,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便決定發揮專業特長,回老家幫父母種菜。
2009年2月的一個晚上,馬先生在網上遇到一個名叫“小菲”的城里女孩。“小菲”很希望有機會能帶些朋友到菜地里做一回周末農民……
3月的一個周末,“小菲”真的和她三位朋友開著私家車從廣州市區專程來到了馬先生的菜地。在馬先生的指導下,“小菲”還親手種下了十幾棵茄子秧,臨走時,她提議說:“今天我們玩得太開心了!我種的茄子能不能歸我呀?平時你來管理,周末有空我就來澆水施肥。我可以付給你地錢和工錢……”說著,她便從口袋里掏出200元錢,硬要塞給馬先生。
此后,馬先生經常在QQ上向“小菲”反映茄子的生長情況。而“小菲”也常常利用周末等空余時間來看自己的“寵物”。馬先生靈光一閃:“小菲”領種的這些茄子,賣出去至多也就10多元錢,但她給了200元錢,我何不多開辟一些“出租菜地”,專門吸引那些城里的白領來“認養”呢?不靠賣菜而靠給白領們種菜賺錢……
沒多久,馬先生就開始實施他的想法。他在自己的蔬菜地附近重新租了1畝地,然后用田壟把那塊地隔成兩百多個小塊,每小塊約3平方米,他最初定的價格是每小塊年租金150元,另加年管理費50元,即顧客租一小塊地一年總租金是200元。這樣,如果能把那塊地都租出去,他一年的毛收入就是近5萬元!
他寫了一篇名為《大量招聘“周末農民”》的帖子,發在廣州白領聚集較多的網站論壇。不到一個月,他的菜地就被預訂完了!
考慮到顧客大都繁忙,馬先生還申請了“都市農夫”QQ群,建立了專門的論壇。大家可以在QQ群里交流種植經驗,也可以在論壇里注冊為會員,享受打折優惠。馬先生還利用論壇對租出去的田實行“網絡化管理”,或者發布田地的招租信息,或者不定期地在論壇上發布農作物生長的圖片或者視頻,并向它們的主人匯報其生長情況。他還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向會員傳授種植訣竅。這樣,城里人在家就能體驗“種田”的樂趣了。
一系列的宣傳和改進后,前來租種的人越來越多,馬先生的租地很快擴展為6畝。
后來,馬先生又推出了“網上種植”服務,在網站下訂單后,顧客就可以租到一塊地。輸入會員密碼,屏幕上會立即出現顧客承包的那塊地,輕點鼠標,就可以進行施肥、灌溉等操作,農莊里的農藝師會根據顧客的網上指令進行實際操作。農作物成熟后,可以自己去采摘,也可以委托農莊送貨上門,或者委托農莊賣掉,真正實現了忙碌的白領們在家享受田園勞作樂趣的夢想……
經過網絡與現實的不斷磨合,不停地擴大經營范圍,馬先生的生意變得更紅火,光是“私家園區”,面積就已達到10畝,出租率90%,每平方米一年租價是80元,每畝(約667平方米)一年能賺約5萬元,10畝一年就賺約50萬元,兩三年下來他賺了100多萬元!
(摘自“百度閱讀” 圖/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