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忠
每個企業里都有那么幾個“怪人”,與其他人格格不入,甚至難以和諧相處,難道怪才全身一無是處?不,一般情況下,怪人也有怪才,若是巧加利用,定能收奇效。
一般來講,“怪人”性格的怪大都是由于其內在的特異稟賦造成的,這特異的稟賦使他們做事一般不守常規,而是表現出超常性,所以才顯得“怪”。
但是沒有特異的才能,就不會有特異的表現;沒有個性鮮明的人才,就不會產生獨具特色的商品;沒有超常的性格,也就不會有超常的創造。
因此深通用人之道的領導,往往特別注意使用“怪才”。
日本的本田技術研究社,就專門招收個性不同的“怪才”。本田的職工一般分為兩類人:一種是“本田迷”,即對本田車喜歡到入迷的程度,這些人不計較工資待遇,而是想親手研制、發明或參與制造新型本田車,他們熱衷于為其所熱愛的東西奉獻;一種則是一些性格古怪的人才,他們愛奇思異想,愛提不同意見,或熱衷于發明創造。本田在對職工委托工作的時候,從來都是只提出高目標,至于如何達到,讓那些怪才們自己去想辦法。在美國獲汽車設計獎的本田新車型,都是那些被視為“怪才”的人發明的。
有一次,公司在招收優秀人才時,主持者對兩名應征者取舍不定,向本田請求指示。本田宗一郎隨口便答:“錄用那名較不正常的人。”本田宗一郎認為,正常的發展有限,“不正常”的人反而不可限量,往往會有驚人之舉。這種用人方法對本田公司創業不到半世紀,就發展成為世界超級企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怪人”對問題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個性都比較鮮明。有的愛苛求挑剔;有的是“麥秸火”脾氣,動不動就發“火”;有的內向深沉,城府頗深……所以管理者要使用“怪人”,必須要有寬闊的胸襟。
日本的索尼也曾因選用“怪才”而創下輝煌業績。起先索尼的計算機在市場上落后于人很多,只有及早拿出新產品、新設計,才能后來居上。按常規,讓科研部門研制新產品至少需要兩年時間,顯然不利于市場競爭。于是,索尼領導出人意料地決定,在企業內進行公開招標。
結果,三位被認為“怪才”的職工中標。盡管不少人反映,他們自尊心太強,點子太多,清高而不合群,但索尼的管理者卻放手讓他們“組閣”。課題、經費、時間、設備一切由他們自主決定。結果只用了半年,印有“索尼”商標的NEMS型微型計算機便出現在商店里,其性能高于同類產品,價格卻便宜一半,索尼占據了大片市場。一年以后,索尼又推出高速度大型計算機,其研制速度使其他計算機公司大為驚訝。
這就是使用“怪才”所獲得的奇效。當然,對于任何領導者,使用“怪才”,必須具有超常的度量,要有珍惜人才之心,同時也要注意尊重“怪才”之“怪”,要注意自己的目標是使“怪才”的“才”得到發揮。
(摘自《管人用人厚灰學》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