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組織靠不住。可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是緊緊依靠著組織,如藤兒纏著樹一般。尤其是在婚姻大事上,組織也會幫你解決。
結婚是個人的事情,也是一樁較為私密的事情;為什么需要組織出面來解決呢?以這樣的方法來操作一個人的終身大事,事實上是有因可尋的。
從客觀上講,它是特定環境的產物。譬如,在戰爭年代,或者是處在一個與外界接觸不多、較為封閉的空間等。就主觀上看,也是與個人有關系的。譬如,因個人的性格導致不善言語、不善與別人,尤其是女性打交道等。對于以上這些婚姻的“老大難”和困難戶,那只能靠組織拉一把了。
由組織出面來幫助解決個人的婚姻問題,這一尋偶形式在建國初期是比較多的。當然,它是可以上溯到革命戰爭時期,但在那時,組織幫忙解決的人是沒有那么多的。因為一是身處緊張繁忙的戰爭歲月,組織面臨的頭等大事不是解決同志們的婚姻大事。另一個原因是要想組織伸出援手是有條件的,不是只要你到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之時,組織就會瓜熟蒂落般地幫你包辦的。
一位老同志告訴我:在抗日戰爭時期,在革命軍隊工作的男性,結婚的門檻是“二五八團”:就是要同時符合三個標準——年滿25歲、參軍8年以上、團級干部。缺一不可。他就是符合了這些條件,在抗戰的日子里就結了婚。
其實,我黨我軍的不少高級干部的婚姻,就是靠組織解決的。還有自己看中的,再請組織去當紅娘。也有這樣的例外:因為工作的需要,組織給你安排了個老婆,讓你們扮假夫妻,到最后弄假成真,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到了革命勝利,環境安定的時候,個人問題在議事日程里所處的位置就自然而然地提前了。不光個人是這樣想的,組織也是這樣考慮的。有時,你這個“王老五”還不好意思說,可組織已經替你物色好了。有組織,真好。
代表組織的,出任這樣的角色扮演者,一般是做組織工作的同志,還有是領導同志的夫人,甚至也有領導本人親自出馬的。作為組織的化身,他們找你了解情況,了解你對配偶的要求。或者就是帶著具體的人選而來,甚至讓你點個把的秋香,過個小癮。
靠組織來幫助自己的婚姻,是有利有弊的。
有利,不僅是不用你操心費力,滿世界地找朋友;只要對著姑娘的玉照,點頭YES,搖頭NO。更為有利的,可能就借此與某領導結親、走近,就有極大的可能在“不走黃門走紅門”的道上實現了仕途的升遷。在看到有利的同時,還要看看不利之處。實際上,你對這姑娘并不十分中意,但是因為有礙于領導、有礙于組織的面子,也就不那么欣然地接受了。還有就是組織拿出的對象,你是接二連三地搖頭,搖到最后你自己也不好意思,當你停止搖頭時面對的那位姑娘,她就成了你白頭到老的伴侶。沒有最好,也沒有更好,只有恰好。
也有精明的人。自己先偵察好了對象,有了實在的方向,然后請組織出手相助,遂成好事。或是自己在女方那里碰了壁,或是看在眼里卻沒機會接觸。靠組織去打開僵局,靠組織做破冰之旅,靠組織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后擁得佳人歸。誰對他們說一句“組織是靠不住的”,小心你腦袋開花。
(摘自“上海袁念琪新浪博客” 圖/王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