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力源 劉艷亮
摘 要:分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并給出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水稻旱育秧;死苗;對策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032047
水稻旱育秧技術簡化了水稻育秧技術環節,具有秧齡短、秧苗壯,管理方便、省種、省水、利于高產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在墾區水稻生產上,但每年各區都有不同程度的死苗現象發生,很不利于水稻豐產,死苗也是目前水稻早育秧的老大難問題,為此技術人員做了大量的調查,除去稻種質量問題,具體從幾方面進行分析。
1 施肥量不均勻、過大、過濃引起肥害死苗
過多施用未完全腐熟的有機肥,施肥不深,肥料與土壤沒有混勻,以致肥料在土壤中發酵,產生了大量熱量和過高肥力,大量熱量會灼傷幼芽和幼根,使根芽受損出現死苗;過高肥力會燒苗,導致幼嫩的秧苗無法在苗床生存,成片或呈帶狀死亡;苗床的肥料用量通常是水育秧的2~3倍,別是有機肥,加之肥料自身在干旱土壤中遷移性小,由于技術原因,種植戶施入的底肥過量,或追肥時施肥量加大,使得土壤的濃度上升而導致稻苗出現脫水、死苗現象。
2 肥水管理不當造成的干枯死苗
干枯死苗主要發生在1葉1心期至3葉期,播種時氣溫高,底水不足,土壤水分蒸發量大,植株水分供需失調,會造成干枯死苗;播種量偏高、播種過密,導致稻株出苗后群體過大、單株根系范圍小,肥水等養分供求矛盾突出,水分過多或過少,斷奶肥過早、過量都會造成小苗、弱苗突出,抗旱力下降,更宜發生死苗;苗床耕作層淺,表土易形成板結層,在水分補給時水分無法透過板結層,使土壤蓄水力差,稻株根系不能下扎,無法吸收土壤深層養分,造成秧苗干枯死亡。秧苗一般是葉片從下向上逐步干枯而死。
3 水分供應不平衡導致的青枯死苗
苗床濕度較大的情況下,稻苗根系往下扎根的能力不強,往往會導致地上部分的秧苗比較脆弱,在秧苗現青后揭膜過遲,如遇大風或晴天中午揭膜,周圍空氣濕度急劇下降,秧苗葉面蒸騰過速,極易造成嫩弱秧苗的水分供應不平衡,尤其是根部水分供不應求而出現苗根變黃,根毛、根冠脫落、枯萎,葉片失水迅速卷曲,葉色由淺綠色變為深綠色發生青枯,嚴重田塊呈連片大片死苗,青枯死苗一般都是揭膜2~3d后開始發生。
4 高溫燒苗導致的死苗
育苗期間,膜內溫度超過40℃以上時,就會發生高溫燒苗現象,日平均溫度在20℃以上時,膜內溫度可達50~60℃,若未及時采取降溫措施:揭膜、通風、遮陽,或仍然堅持蓋膜,均會造成高溫燒苗,葉片灼傷失綠,枯萎死亡。另外,出苗后早晚膜的蓋、揭不及時,也會造成高溫燒苗。 膜內高溫、高濕條件易于病菌侵入,發生葉稻瘟病、惡苗病,造成死苗。
5 病蟲危害所致的死苗
稻苗培育過程中發生的病蟲害直接影響稻苗種植。病害:北方稻區水稻旱育秧期間晝夜溫差大,氣溫不穩定,冷暖空氣交替活動,時冷時熱,影響秧苗正常生長發育,低溫使種谷中胚乳轉化效率降低,進而出現爛種、爛芽、現象,秧苗遇低溫,抗逆性降低,易發生立枯病、綿腐病,病害主要發生在秧苗1葉1心至3葉1心期,此時正是種子胚乳營養耗盡,秧苗開始吸收土壤中養分的營養交替“斷奶期”。 蟲害: 旱育苗床土壤肥沃,膜內土壤溫度高,地老虎、蠐螬、螟蟲、蚯蚓等地下害蟲活躍,咬傷、咬斷或翻動土壤常常造成稻苗芽、根系受傷、失水死亡。
6 預防水稻旱育秧死苗對策
6.1 苗床地選擇
選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土層肥沃疏松的老秧田作苗床地。必須堅持秧田肥、松、厚的原則。
6.2 選種及種子處理
要提高稻苗出苗率,必須保證種子的純度和精度,應選擇顆粒飽滿、純度高、發芽勢強、無病蟲害的優質稻種;用25%施保克乳油2000~3000倍液浸泡種子3~5d,進行消毒,可以有效抑制病蟲的危害。播種前將種子浸水20min,用旱育保姆800g拌種1kg后播種。
6.3 提高苗床地的培肥質量,預防肥害死苗
苗床地的肥力高低是培育旱育秧壯秧的基礎。堅持冬前培肥,提高培肥質量,將秋季作物的秸稈稻草等均勻翻入土中,任其自由發酵,充分被土壤吸收,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才能施入苗床,并要多次精耕細耙,耕深要達15cm以下,使床土熟化,土肥攪拌均勻,達到床地廂平土細、通氣、保墑、疏松,苗床質量的提高,可有效防止肥害產生,經過這樣培肥的秧田播種至5葉前基本不用施追肥。若秧苗確實需要少量使用“斷奶肥”或“送嫁肥”,可與秧苗2~2.5葉期、起秧前7d澆施。
6.4 適時揭膜,防止青枯死苗
為增強秧苗抵抗力,減輕和防止青枯死苗,播種后5~7d,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揭膜,利于培育壯苗。盡量不要在溫度較高時揭膜,特別是晴天的中午,晴天須在傍晚前揭膜,最好是邊揭膜邊澆水,澆透水;遇溫度較低、空氣濕度大的陰雨天可在上午10:00前揭膜,可有效防止青枯死苗的發生。發現秧苗出現卷葉時,可以噴清水或者及時再覆蓋膜,減少稻苗體內水分流失,避免造成青枯。
6.5 適時控溫,防止燒苗
春天氣溫變幅較大,播種至出苗期,要注意控溫降濕,膜內溫度控制在在35℃以下視為適宜,日均氣溫達到20℃以上,膜內溫度在35℃以上又不到揭膜時間時,為防止高溫燒苗,必須用遮陽網或在薄膜上加蓋稻草等遮蔭,使膜內溫度穩定在35℃以下;晴天膜內溫度超過25℃時要揭開膜的兩頭通風透氣,若床土干燥要及時噴水。
6.6 防治病蟲害
主要是防治地下蟲和早期秧苗立枯病,對土壤進行消毒,可破壞害蟲的生長環境;防治立枯病的發生可在揭膜后噴灑敵克松2000倍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