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士安 口述 胡興臣 整理
我當交通員的一段經歷
姚士安 口述 胡興臣 整理
我原籍江蘇睢寧馬淺村,出身貧寒,全家靠租種幾畝薄地為生,受盡剝削和壓迫。我聽了共產黨地下黨員周彬在貧苦農民會上的演講,懂得許多抗日道理,萌發了參加革命的念頭。我表叔周陽計是隴海南進支隊獨立三中隊中隊長,帶領軍民抗擊日偽軍,更堅定了我參加抗日隊伍的決心。1938年冬我便加入了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
領導看我機靈,安排我到八路軍運西辦事處做交通員,投遞機密信件、情報。從此,我經常在淮北軍區三分區所在地聚山、銅山縣支隊所在地楊集、睢南支隊駐地老埝頭、邳縣支隊所在地王屋子以及靈北我黨政軍駐地之間來往活動。我為當時在皖東北活動的黨政軍領導人張愛萍、韋國清、胡炳云、趙匯川、李云鶴和吳云培等送信送情報,一次又一次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大家稱我為“紅色交通員”。1939年底,我被吸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1年3月的一天,我遵照九旅三大隊二營營長陳新然的安排,到雙溝北溫樓子將信送給我黨統戰對象、開明紳士溫克臣,請他讓其子在徐州為我軍購買一批騎兵戰刀。我在返回途中被一叛徒發現,叛徒向頑軍告密,我不幸被捕。敵人將我吊起來,打得我遍體鱗傷。我依然只承認自己是走親戚的,始終沒有泄露我黨我軍的機密。后經家人找親朋多方周旋,我才被釋放。
為了迷惑敵人,隱蔽自己,我經常身穿破爛衣服,打扮成討飯的、拾糞的,睡老百姓的鍋門,鉆草垛,學唱“蓮花落”(一種說唱兼有的曲藝),有時則裝成啞巴。一次遇到敵人盤查,我便裝起“啞巴”,“啊啊”亂叫,弄得敵人無奈,只好把我放走,任務得以完成。
1941年5月的一天,部隊首長要我送信給睢寧桃園區委書記金展。天黑時,我途經靈北卓圩敵據點北邊,遭遇睢寧縣頑縣長劉天展哨兵的盤查,他們硬是把我捆綁起來關進一個黑屋,等待第二天審訊。我不甘心坐等受審,更怕信送不到會耽誤大事。于是我趁夜深敵人熟睡之時,利用房屋基石棱角磨斷了捆綁我的繩子,從窗口逃了出來,連夜把信送交給金展書記。
1941年7月的一天,運西辦事處李云鶴主任要我把信送給銅山縣委。當我走到羅城時,碰上正在“掃蕩”的鬼子追趕逃難的群眾。我感到難以逃脫,便順勢加入了逃難群眾的行列,得以脫離險境。
1942年6月的一天,李云鶴主任寫了封信,要我送給九旅第三大隊大隊長田寶瑚。第三大隊駐地在吳莊,從辦事處到吳莊,要走幾十里路。我冒雨把信送到田寶瑚手里,抓緊往回趕。途經黃河故道,河水已暴漲,河中便道被淹沒,天逐漸黑了下來,周圍靜悄悄的,我看不到一個人,又不識水性,怎么辦呢?我邊觀察邊思索,后在河岸邊一處蘆葦叢里拔了幾根粗大的蘆葦稈,試著水的深淺,一步步地往前蹚,終于到達河對岸。
我不但克服重重困難,一次又一次完成送信送情報任務,還積極參加戰斗。1942年10月的一天,部隊首長獲得情報,隴海鐵路大許家車站駐守著十多個鬼子,當晚要為其中一人舉行婚禮,于是作出趁機消滅敵人的部署。因為我路熟,首長便安排我作向導。部隊按時趕到目的地,首先逮住兩個哨兵,隨后對正在大吃大喝的鬼子進行突然襲擊,結果打死鬼子9人,活捉了2人,并繳獲了小鋼炮1門、輕機槍1挺、步槍10多支和許多子彈,大家更加堅定了抗戰必勝的信心。
內戰爆發后,我隨領導機關撤到洪澤湖地區,1947年初調到邳睢特委,同年9月調到銅睢縣委,1948年又調到宿縣郵電局,一直為著黨的地下交通工作奔忙著。
(口述者為96歲高齡的抗戰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