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保羅·科埃略 □ 陳榮生 編譯
請別在被請求之后再給予
■ [巴西]保羅·科埃略 □ 陳榮生 編譯
關(guān)心他人的人,總是在被請求之前就已經(jīng)給予了。我們的自私通常會讓我們用這句話來作為搪塞:“要是有需要,應(yīng)該提出來啊。”
而我們忘記了,很多人是不會這樣的,他們不會請求幫助的。
一位男人去敲他朋友的門求助。
“我想請你借給我4000第納爾,因?yàn)槲乙€債。你可以借錢給我嗎?”
他朋友叫妻子將家里一切值錢的東西都拿來,但即使是這樣,還是不夠4000第納爾。他們只好向鄰居們借錢,直至借足所需之?dāng)?shù)目。
那位男人走了,妻子發(fā)現(xiàn)自己丈夫在哭。
“你為什么要傷心呢?我們現(xiàn)在欠了鄰居們的債,你是擔(dān)心我們無法償還他們嗎?”
“根本不是這回事!我之所以哭,是因?yàn)樗俏易钕矚g的人之一,但盡管如此,我根本不知道他需要幫助。我只有在他來敲門向我借錢的時候才記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