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銳利武器”莫鈍化
□吳 敏
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
是“銳利武器”,就不能讓其生銹。當下,普遍性的問題是“自我批評難,相互批評更難”,難就難在為人情所困、為利益所惑,怕結怨樹敵、怕引火燒身,說到底還是私心雜念作怪,缺乏黨性和擔當。黨員干部存在怕傷和氣、怕丟選票、怕被“穿小鞋”的心理,必然對上級放“禮炮”、對同級放“啞炮”。這樣的結果就會放跑了問題,放走了原則。
是“銳利武器”,就不能總是打偏。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能庸俗化,只針對不痛不癢的問題。習近平強調,在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中,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不放松。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上,對領導干部也該“高看一眼”——有更高的標準與要求。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領導干部是“關鍵少數”,也就必然成為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焦點。黨員干部要敢于在群眾面前批評和自我批評,敢于“揭短亮丑”,做到真批評真改正,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
是“銳利武器”,就不能傷及無辜。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治病救人的“利器”,不是傷人害人的“兇器”。批評他人時,要堅持出于公心、與人為善,不挾私心、不泄私憤;指出問題時,要有理有據,防止捕風捉影、空穴來風;對待他人的批評,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做到聞過則喜、虛心接受,決不能用“批評”抵制批評,打擊報復,搞無原則的紛爭。讓批評和自我批評在陽光下運行,才能夠真正發揮“排毒祛邪”“醒腦治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