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吳勇毅
Intelligent Refrigerator與智能碰撞,智能冰箱掀開大廚房互聯網新時代
文_吳勇毅
如今冰箱早已不是一個硬梆梆的物件,而是集“硬件+軟件+服務”于一體的“小智者”,自帶了中小屏幕的電視+Siri,用戶不僅能用此屏幕追劇、看電視、聽音樂、查看天氣情況,同時冰箱自帶的攝像頭和傳感器等智能設備,還能提供食材新鮮度提醒、菜譜推薦、現有食材營養是否和家庭成員相匹配等一系列新功能,令人耳目一新。
如今,智能家電成為家電業未來趨勢,國內家電巨頭已在智能家電道路上成為先行者,并將主戰場選擇在了廚房。如果說智能電視是開啟大客廳經濟新時代的經濟核心,那么智能冰箱則將是開啟大廚房互聯網新時代的經濟核心!
居然可以指導孩子作業、給老人制定膳食!
冰箱竟然有如此智能!
自從智能化的熱潮被卷起,各大行業就都紛紛唱響了智能化的口號,家電行業自然也不例外。而此時智能冰箱作為一個新興細分行業,同樣以不可抵擋之勢迅速崛起。
在如今手機紅利早已不復存在、傳統的電視渠道又不能吸引用戶的時代,再打造一塊“能吸引用戶的屏幕”來吸引消費者,打造品牌新形象,無疑是廠商們共同的訴求。而能承載這個重任的則應是用戶使用頻率高、物件大的智能設備,作為廚房中唯一全天候待機的產品,又在人們傳統觀念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的冰箱,無疑是再合適不過。
相比空調、洗衣機等產品,冰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唯一一種24小時不間斷工作、始終處于工作狀態下的家電,與人們的“互動”最多,而智能功能則可以讓互動的過程更具備人性化,為智慧廚房帶來極大的想象力。
作為冰箱的“招牌”技能,冰箱的智能功能同樣為最核心的保鮮功能服務。目前大多數智能冰箱都在內部搭載了攝像頭,可對內部的食材進行實時監測,可使用手機與冰箱連接,看一看家里都有哪些食材,以免自己買的食材重復或是落下了別的商品;還可進行食材管理,食材的最佳賞味期限是否到期,隨時提示用戶,讓食材可在最佳狀態下被烹飪。
綜合來看,作為人們接觸最多的一類家電,冰箱在未來智能廚房的布局中將是一個最好的中心產品,有著足夠的理由向智能方面發展,可作為智慧廚房的聯結中心、指揮向導——作為用戶在廚房中最常用的操作端,智能冰箱將監控和操作整個智慧廚房生態下的其他電器,諸如電飯煲、抽煙機、洗碗機等。比如用戶可通過向冰箱喊話就能讓電飯煲煮飯,以及壓力煲關火。
在廚房,用戶的時間經常是碎片化的,比如炒菜等待菜熟、等待粥熟,在這些碎片時間中可看看視頻,聽聽電臺,上上網。這就是智能冰箱中的娛樂功能,就是保證人們在烹飪時,同樣可以進行一定娛樂。目前大多數智能冰箱都加入了娛樂功能。在冰箱與手機連接后,人們可以適當忙中取樂。
除了發揮用戶碎片化時間的娛樂意義,智能冰箱在配送購買上同樣有想象空間。通過智能互聯功能,智能冰箱可以為用戶推薦菜譜、食譜,讓用戶在智能冰箱上的購買行為更貼近消費場景、利于消費轉化。可以說,冰箱智能化屬性亦是白電中最具社交和電商屬性的(通過菜譜打通社交,通過生鮮打通電商,由電商送新貨),而冰箱智能生態圈的建成將給冰箱普及冰箱智能化前景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很有可能改變原有冰箱盈利模式,從低頻次的硬件銷售到“硬件+軟件+服務”多擎模式改變。這樣的過程意味著賣出冰箱才是一個開始,隨后的增值服務,以及對整個智能家居業界、互聯網業界的幫助和導流,將會是一個源源不斷的“金礦”,也是進入整個智慧廚房生態的伊始。
如今,智能家電成為家電業未來趨勢,國內家電巨頭已在智能家電道路上成為先行者,并將主戰場選擇在了廚房。如果說智能電視是開啟大客廳經濟新時代的經濟核心,那么智能冰箱則將是開啟大廚房互聯網新時代的經濟核心!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冰箱/冷柜市場仍然未見大的起色,是白電行業各品類中現階段最為艱難的一個行業。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最新的數據顯示,2017年1-6月,冰箱零售量同比增長1.69%,零售額同比增長4.81%,冷柜零售量同比增長2.08%,零售額小幅下滑0.37%。目前國內冰箱市場低端產品競爭非常激烈,中小型冰箱企業面臨嚴峻挑戰,但高端化、智能化成為了增長的主要動力。中怡康數據顯示,多門、對開、高端智能冰箱的零售份額已經達到了整體多門冰箱的60%,同比增長13.09%。
市場滲透率最高的美國智能家居市場僅達5.8%,同期中國智能家居市場滲透率僅為0.1%,可見,目前國內市場上智能家居設備的市場滲透率很低。占領市場、入口圈地,以物聯網為核心技術的智能家居未來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300億元,未來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48%左右。研究機構中怡康預計2020年智能冰箱滲透率將達到30-35%,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智能冰箱作為傳統家電廠商互聯網化,互聯網企業落地的重要場景,成為了各大企業爭奪的高地,打造更為人性化、智能化的產品將會是企業占領行業風口的關鍵。
智能冰箱會是下一代智能家電的中心。如果說,智能電視是客廳經濟的最佳詮釋者,那么智能冰箱無疑是廚房經濟的最優載體,智能電視行業火爆,智能冰箱也將不遜色,先后一大批傳統家電廠商進軍該領域。
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14年智能冰箱占比不足0.4%,美菱CHIQ2014年2月發布“云圖像識別”的智能冰箱,無奈使用體驗不好和較高價格沒有引爆智能冰箱市場。進入2015年,海爾、美的領先行業布局冰箱生態圈,分別發布智能冰箱系統,將智能冰箱從WIFI控制升級到生態智能,打開智能冰箱新局面。海爾馨廚和Blomberg帶有大屏智能生態冰箱上市,打通了“硬件、平臺、應用、內容”,同時兼具價格親民,智能冰箱立即引起消費者的熱情購買,據奧維云網(AVC)統計:2015全年智能冰箱銷售數量超過80萬臺,而2016年冰箱超過200萬臺,今年預計280萬臺以上。去年11月美菱電器公布定增預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5.7億元,分別投入智能制造,智能研發以及智慧生活三大平臺建設,建設智能生態圈,年產新增60萬臺智能冰箱。海爾冰箱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研發出人工智能語音技術,實現了智慧冰箱+人工智能的完美融合。冰箱不僅能提供智能生活應用,還擁有學習人類語言和情感的能力。隨后美的也與騰訊推出智能生態冰箱,可以連接騰訊智能云屏,通過手機QQ遠程查看和控制冰箱。三星品道智宴冰箱,可通過三星SMART HOME APP,消費者可以通過冰箱內置攝像頭與手機的實時互聯,隨時隨地查看冰箱內部狀況,下班路上就可一鍵掌握食材狀態,需要采購什么食材也能一目了然。與此同時,食材可儲存天數、臨近保存期等多種食材狀態也能隨時掌控。
新的風口浪潮下,從來不單單只是“土著”選手的機會,智能冰箱這一利基市場的門口迎來了不少“野蠻人”——京東、阿里、騰訊等零售企業。對于阿里,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進軍智能冰箱領域,更多的是搶占用戶購物場景,踐行多終端,多場景覆蓋的戰略。
今年5月22日,京東首款智能冰箱面市。據悉,這款智能冰箱聯合了格力、美的、惠而浦、三星、松下、LG等18家家電企業共同參與,京東用軟件服務搭建生態系統,硬件仍然是由老牌廠商來制作完成。
而早在2016年,阿里分別聯手美的和惠而浦,以及天貓電器城、天貓喵鮮生,推出兩款智能冰箱。隨后美的又與騰訊推出智能生態冰箱,可以連接騰訊智能云屏,通過手機QQ遠程查看和控制冰箱。今年年初百度人工智能則與海爾、美的同時合作,推出了搭載Duer OS能夠人工對話的智能冰箱。今年3月AWE展會期間,小米生態鏈企業云米科技也發布了一款互聯網智能冰箱。
騰訊當然也不甘示弱,聯合美的推出了一款型號為BCD-230WTGZM(E)的智能生態冰箱,用戶不僅能用這款冰箱的屏幕上QQ,還能用手機QQ來反向控制該冰箱。
智能冰箱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統家電廠商帶來了巨大商機,各大冰箱廠商加速布局搶占市場,但如何制造出讓消費者眼前一亮、真正的爆品,仍任重道遠。
整體來看,在推動智能冰箱的浪潮中,智能冰箱的普及之路仍然還有較長之路要走,還面臨著不少挑戰與問題。
一是用戶體驗差。當前我國的冰箱市場,是以替換購買為主的消費市場,大多數消費者在二次購買冰箱產品的時候不僅僅是滿足有產品用。也就是說,只有在智能冰箱創造更多的使用場景,提升用戶體驗,實用實效,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才會被釋放出來。
二是物聯網技術標準不統一。目前,智能冰箱市場入局者眾多,為自主研發的產品設置的接口、通訊等標準不盡相同,不同品牌之間往往難以順暢連接。這就妨礙智能冰箱作為廚電中心實現各個家電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三是平臺較為封閉,終端數據無法打通。未來智能冰箱的大部分功能的實現前提是大數據,也就是說冰箱需要成為一個源源不斷的數據提供者。但目前來看,智能冰箱和其他數據終端的連接仍然沒有好的解決方案。
四是產品價格高。“價高和寡”,冰箱自添加了智能模塊后出現了大幅度的提價,但智能化引起的溢價并不能被消費者接受,這也直接導致智能冰箱的銷量并不是很好。

五是智能安全隱患。多數冰箱企業過分地追求各種功能而忽視了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同時由于這些智能設備非常容易被攻破,而消費者又沒有可選擇的安全保護手段,所以如何保障智能家電設備的安全是一個挑戰。
從目前趨勢來看,家電智能化已經成為必然,而作為一天中與人們接觸最多的冰箱產品要想達到更人性化的使用效果,勢必會進一步智能化。但其在智能化的進程中,也并非所有功能一股腦加進其中就可以,在此還需要根據用戶的痛點、需求進一步篩選,不讓智能冰箱的功能成為僅僅是一次性的“嘗鮮”功能。在智能進化之路上,智能冰箱需要破除前進路上幾大癥結,才能迎來柳暗花明。
未來幾年,中國家電行業勢必要迎來一次全新的智能升級,進入下一個賽程。不管下一站究竟是拼技術、拼硬件、拼流量還是拼生態,能夠讓用戶享受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實用的冰箱產品體驗才是贏得市場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