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偉
經濟高速發展,房價必然高漲,如今高房價的上海,身價百萬,等于癟三(滬語讀,才有韻);超越萬千,不算有錢;身價上億,富人圈里小弟弟,煩惱卻接踵而來。
人人有錢,必然引起通貨膨脹,3%屬于低通脹,1元錢你感覺不到通脹,因為公交車票不漲,地鐵車資不漲,電費不漲,水費不漲,糧食不漲,大眾生活必需品不漲,每年工資底線在漲,跳廣場舞免費的,走環江(黃浦江)散步道免費的,生活在平均線上下的你、已經退休的你,還會感覺到“今天天氣哈哈哈”。
但懷揣著上億資產, 3%就意味著:1億鈔票,300萬沒了,幾乎1天1萬,1小時耗資幾百。更恐懼的是,睡著了也照樣撕鈔票。我的一位朋友,早年在日本打工,辛苦所得一筆日元,統統存入銀行,十幾年來,先受到日幣通脹后的貶值,相當于春天的冰磚,好比搔癢兮兮。之后人民幣升值,映襯出日幣的墜崖式貶值,相當于夏天的露天冰磚,開始加速度。當年買一套房的日幣,現在只能買一間廁所。
物資豐富了,需要印更多的貨幣,你的錢因貨幣擴張而占比縮小,通脹是必然的,也是抑制坐享其成、不勞而獲食利階層的撒手锏。如果說存銀行是買冰磚,那么買房子是抱金磚,但限購啊!投基金吧,你要他的利息,他要你的本錢。你要他錢,他要你命。投資奢侈品吧,好比投資酒肉朋友:“有茶有酒兄弟在,急難何曾見一人。”急難時兌不了現。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進退失據,焦慮失態。沒錢的痛苦可以治愈:給錢!有錢的痛苦難以治愈,只能以麻痹求回避,毒品就來了,沒錢吸煙,有錢吸毒,有錢有時真可怕。
錢多了,麻煩多了。
第一關,不是山海關,而是借錢關。親朋好友上門告貸,不借吧,鄉里鄉親的,充滿了負罪感。沒錢的時候,不借的理由遍地都是,隨便可以找到理由:“要么今天買米的錢借給你?”以攻為守,一句話堵住你的嘴。有錢了,不借的理由沒了,九牛一毛,居然不借,背地里會咒你:積攢那么多錢,買老鼠藥吃。一下子,親戚成冤家。借吧,不僅無利息,而且無抵押,到了還貸時刻,上演“立著放債,跪著討債”的喜劇,你就是劇中男一號,充當第一戇。從此以后,受惠者不僅躲著你,而且詛咒你,盼你死,一筆爛賬一筆勾銷。
借貸的不歡而散,理財的接踵而來。說辭出人意料,盡在情理之中,顯示出“知識”的高明之處:百萬是自己的,千萬是孩子的,億萬是人民的。到了億萬,他告訴你:生,用不了;死,帶不走。有錢本是開心的事情,經他一說,變得四大皆空。既然用不了、帶不走,就應該做些資產配置,什么叫配置?就是錢多了,買些生死之外的浮財,說是投資。但規則令人憤慨:贏了利潤提成,輸了手續費照付。
一旦有錢,永無寧日,連手機都不放過你。起床開了手機,各種保險、中介、融資的騷擾電話絡繹不絕,窮追不舍。人生閱歷告訴我:官大了,小人多了;錢多了,壞人多了。小人和壞人是一票里貨色的不同稱呼。小孩時,有首贊美詩:“讓陽光撒遍你所有的日子,讓鮮花開遍你所有的旅程。”一旦有錢,也可以套用:“讓小人環繞你所有的日子,讓煩惱占滿你生命的旅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