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娃用上高技術
孩子們一放暑假,往往會愁壞還要上班的父母。
針對暑假孩子的何去何留,一項調查顯示,四成孩子不在父母身邊過暑假;與孩子分開后,三成父母會選擇用智能攝像頭掌握孩子情況;四成父母認為,暑假有必要安裝智能攝像頭,方便隨時隨地了解孩子動態。
調查顯示,假期孩子不在身邊,56.95%的父母會以打電話的形式了解孩子動態,以軟件視頻聊天的方式隨時了解孩子動態的占比為38.64%,選擇安裝智能攝像頭的父母為32.54%,另外還有11.86%的父母選擇了其他方式。
打電話依然是當前親子異地溝通中最常用的方式,但隨著高科技的快速發展,很多家長表示,他們更傾向于在電話溝通的同時,搭配安裝智能攝像頭,多渠道做好聯系措施。
年輕一代戀愛觀
一項關于當代年輕人對戀愛看法的調查發現,雖然年輕人常常嘴上抱怨著“戀愛好麻煩,一個人也不錯”,心里卻仍然對愛情有著十分天真質樸的憧憬。
大多數年輕人的浪漫,既不是把“我愛你”說成“今夜月色真美啊”的含蓄,也不是甘于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比起花里胡哨的情書玫瑰和鬧哄哄的快閃喜宴,他們更愿意相信簡單平實的“在一起”。
比起鋪滿玫瑰花瓣的燭光晚餐,當代年輕人對“親密關系”的理解更傾向于“執子之手”式陪伴。這種“牽你手牽到老”的戀愛模式得到了大多數調查對象的支持。
此外,當人們要向對象傳達愛意時,比起“我愛你”這種正式又古老的表達,多數人更愿意用“在一起真好啊”,來向對方的“陪伴”表達感激之情。
發木棒防御家暴
印度中央邦部長戈帕爾·巴爾加瓦計劃向新婚新娘發放上萬根木棒,作為應對丈夫酒后家庭暴力的自衛武器。
在政府組織的集體婚禮上,首批木棒已經發放給700多位新娘。這些木棒都是傳統洗衣店用于捶打臟衣服的,可當作防范丈夫虐待的武器。每個木棒上都寫著“用于棒打醉鬼”“警察不會介入”。
戈帕爾·巴爾加瓦告訴新娘們,首先要嘗試與丈夫溝通,如果她們的配偶拒絕傾聽,那么就應該讓“木棒來解決問題”。
出國小費怎么給
美國的小費占餐費的15%至25%,如果你吃完抹抹嘴就走,會被認為粗魯無禮。在加拿大,餐廳小費為餐費的20%。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小費為餐費的10%至15%。德國、意大利、印度、墨西哥、土耳其、南非、西班牙、葡萄牙都是10%左右。埃及5%至10%。在法國,餐廳賬單雖然已經包含服務費,但如果另加10%作為小費會顯得很禮貌。巴西、日本、荷蘭沒有給小費的習俗。尤其是日本,如果你餐后留下小費反而是對服務員的冒犯。
高鐵影響航空業
京滬高鐵提速之后,京滬之間坐高鐵的時間將會和飛機接近,而且基本不會延誤:就是非常穩定的5小時。
而且,飛機票的價格是浮動的,京滬晚8點之前的航班票價,三大航基本要賣到1200元以上,在緊張時還要更高?;疖嚻倍茸鶇s是穩定的553元。
航空業很早就開始擔心火車的競爭。
2009年就有成都至重慶、太原至北京部分航班停止運營。2015年則有合肥到福州的航班因為合福高鐵開通而停航。而北京和上海之間的1200公里距離,正好在高鐵的影響范圍之內。
此外,全國所有城市中,高鐵火車站建造的時間均比較晚,對地點要求低,交通都比機場更加方便。
取消食物保質期
最近,英國政府表示,超市必須停止使用“過于謹慎”的保質期,因為這樣會造成很大的浪費。
英國的食品標準署,環境、糧食和農村事務部和食品慈善組織最近聯合撰寫了一份指導草案,英國每年有730萬噸食物被扔掉,其中有200萬噸食物是因為過了保質期而丟棄的。他們希望能改善這種浪費的現象。
這份指導草案說,如果不是高度易腐爛或是放置太久之后會危害人體健康的食物,那么建議零售商刪掉其使用期限。
慈善機構說,他們常常會收到一些臨近保質期的東西,只要一積壓就無法捐助給需要的人,因為使用過期食品是違反食品安全法和標簽法的。如果適當地調整一下標簽,就能把很多食物從垃圾場里拯救出來,送去更需要它們的地方。這樣一來他們一天就能節約20萬噸被丟棄的食物,并減少6億美元的浪費。
孩子聽不進的話
嘮叨型:嘮叨是一種重復刺激,會對大腦皮層產生保護性抑制。因此,家長越說,孩子越聽不進去。
揭丑型: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甚至攻擊孩子的人格和自尊,會使孩子喪失自尊和自信,產生自卑感。
提審型:剛剛發現一些現象,便大驚小怪地對孩子進行審問,并根據主觀臆斷,把可能性說成現實性。這種草率的做法,極易激起孩子的抵觸情緒。
遷移型:把別人身上出現的不良傾向和行為,不分青紅皂白地遷移到孩子身上,易把孩子的情感推向對立面。
諷刺型:諷刺的語言,因為刻薄會使孩子長期不忘,孩子對父母的抗拒性也長期不能消失。
威脅型:威脅的話,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和反感,久而久之,會在他們心靈上烙下抵觸、逆反的深深印痕。
公司只招老年人
“永遠年輕”是總部設在韓國首爾的一家科技公司。這家公司在用人方面有一項不同尋常的嚴格規定——新員工年齡須在55歲以上。目前,這家公司共有420名員工,員工年齡在55歲至83歲之間。
“永遠年輕”的創建者鄭恩盛希望通過行動證明,對企業而言,老人和年輕人一樣有價值。
盡管大多數人認為老人行動遲緩,尤其是科技方面欠缺太多,但公司里的老年員工充滿了激情和活力,總是渴望學習新知識。而且,他們表現出更多的專注力,不像年輕人那樣容易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