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宏
古今中外,任何國家的統治集團為了鞏固其權力,防止國內外現實的或潛在的威脅,掌握敵人的實力、企圖和弱點,都要進行秘密的間諜活動。通過用間,敵方的一切行動都了然在胸,戰爭自然勝券在握。
覽諜史,筆者發現有許多精彩至極的“用間”故事,特擷取四則。
公元788年,吐蕃興兵10萬侵擾唐朝的四川西部地區,同時脅迫云南王會同出兵。當時云南王雖然已經表示歸附唐朝,可是又不敢得罪吐蕃,于是出兵數萬駐扎瀘水之北,一邊觀望,一邊準備配合吐蕃作戰。鎮守四川的唐朝將領韋皋獲悉云南王這種猶豫心理,決心分化瓦解吐蕃王與云南王的聯盟。他用自己的名義寫了一封假信給云南王,信中稱贊云南王背叛吐蕃歸附唐朝的誠意,并表示絕不虧待云南王。然后,他用銀匣將信裝封后設法使之落入吐蕃王手中。吐蕃王對此信深信不疑,因而與云南王反目成仇,派兵兩萬扼守險要,控制了云南到四川的要道。云南王亦不甘示弱,立即針鋒相對地撤回了支援吐蕃的人馬,同時更堅定了歸附唐朝的決心。吐蕃失去云南的援助,力量頓時減弱了,因而在以后與唐朝的戰爭中多次被韋皋打敗。
宋朝開國以后,為了統一全國,宋太祖趙匡胤著手逐步消滅各地的割據政權。對此,南唐后主李煜非常害怕。為了保住偏安江南的地位,他派人去朝見宋太祖,自求削去南唐國號,貶稱江南國主,以示臣服。當時宋太祖出于全局戰略的考慮,同意與南唐和好。
南唐大臣林仁肇,常想收復被宋朝占去的江北土地。有一次他奏請李煜:“淮南(今江蘇揚州地區)宋朝駐兵很少。宋朝前些時候滅了后蜀,現在又奪取南漢,已經是兵馬疲憊了,臣愿領兵數萬收復江北舊境。出兵那天,主上可以宣稱我反叛了,并故意讓宋朝知道。這樣,成功了是國家得利,失敗可殺臣的全家,也不致得罪宋朝?!崩铎蠙嗪饬穗p方力量之后,沒有聽從林仁肇的計謀。宋太祖得知此事后,十分忌恨林仁肇,決心除掉這個滅亡南唐的障礙。公元972年,宋太祖派間諜去南唐買通林仁肇的隨從,盜取了林的畫像。然后將畫像掛在一間屋子內,引南唐的使者來觀看。宋太祖問使者:“你認識這是什么人嗎?”使者說:“這是林仁肇。”宋太祖接著告訴使者:“林仁肇要來投降,先送來這張畫像作為信物。”又指著一座空著的公館對使者說:“這座公館是為林仁肇準備的。”使者回到南唐后,將此事匯報給了李煜?;栌沟睦铎闲乓詾檎?,于是狠心地用毒藥毒死了林仁肇。3年后,宋朝滅了南唐。
1943年,西班牙人在韋爾拔城海域發現一具尸體,死者身上的證件表明,此人是英美聯合行動司令部參謀“馬丁少?!?,是因“飛機失事”落海身亡的。這位“少?!鄙砩蠋в忻塑娐摵献鲬鹚玖畎皖D寫給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和英軍副總參謀長的信。信上說,盟軍為了迷惑敵人,擬以進攻西西里島為假象,掩護從希臘登陸作戰的真實目的。西班牙當時與納粹德國關系密切,便迅速將此情況通報給德國。德國人如獲至寶,速將駐西西里島的兵力調往希臘,僅留下少量駐軍。
其實,這是英軍精心設計的圈套。他們把一具無名尸體打扮后并“授予”少校軍銜,起名“馬丁”,口袋里裝著馬丁少校的證件。為了讓他把角色演活,還在他袋子里塞了許多零碎物品,最重要的是在他的手腕上鎖著一個信使專用保密包,包里裝著許多文件,大多是假造的密級不高、價值不大的中等機密。然后英國人將“馬丁少校”拋入海中,海潮不久就將他漂到西班牙海岸。為把假戲演真,英軍同時宣布,一架軍用運輸機在地中海上空不幸失事,機上數人喪生,其中包括一位“馬丁少?!?。數日后,西班牙政府發現“馬丁少?!笔w,并通知英國政府。英國駐西班牙使館人員還煞有介事地要求西班牙當局幫助尋找“飛機殘骸”,大使館海軍武官還特地趕到西班牙海軍部進行交涉,并把“馬丁少?!卑苍嵩诋數氐囊粋€公墓里,禮儀頗為隆重。這一系列舉動,德國間諜都一一報告給了柏林,希特勒得知后欣喜若狂,更加堅信其從西西里島撤兵是正確的。盟軍因此輕易地從西西里島登陸,一舉攻占了這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島嶼。
第四次中東戰爭前,埃及特工部門利用“假間”傳遞虛實結合的情報欺騙了以色列王牌特工組織摩薩德,使以軍在突然襲擊面前措手不及,在戰爭早期遭受了慘重打擊。
這個埃及“假間”是埃及政府的一位高級官員,據說還是當時埃及總統薩達特的親信。20世紀70年代初的一天,他在英國訪問時,與以色列駐英使館的摩薩德特工接上了頭,表示要向以色列提供情報。在核實了他的身份后摩薩德特工大喜過望,答應了他的金錢要求。不久,這個間諜提供的情報源源不斷地被送到以色列總理、國防部長、總參謀長和軍情局局長的案頭,使以色列及時了解了埃及的許多情況。事實證明,這個埃及間諜提供的情報是準確的,久而久之,他成為摩薩德信得過的“王牌間諜”。
這個埃及間諜所擔負的特殊使命實際上是埃及特工部門安排的。埃及方面通過他,故意向以色列透露,埃及將在1973年5月15日向以色列發動進攻,為此埃及在當年春天舉行了一次大規模軍事演習,并征召了預備役人員。摩薩德從其他渠道也證實了這個消息,于是以色列宣布全國進入戰時總動員。雖然后來埃及軍隊沒有發動進攻,但摩薩德還是對埃及間諜的情報堅信不疑。同年8月19日,以色列軍隊出于同樣原因再次進入緊急備戰狀態,但埃及軍隊還是沒有發動進攻。兩次備戰使以色列官兵疲憊不堪,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達4500萬美元,也使以色列認為,埃及方面不過是在故弄玄虛,不敢向以色列真正發動進攻。就這樣,埃及和敘利亞等國在以色列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完成了戰備部署。
為了進一步迷惑以色列,埃及特工部門指示那個間諜在1973年10月5日,即埃及、敘利亞等國軍隊發動進攻的前一天,與摩薩德特工頭目在倫敦舉行了一次緊急會面,告訴其一個“十萬火急”的情報:埃及和敘利亞等國軍隊將在10月6日下午6點向以色列發動進攻。摩薩德以為這又是埃及方面“狼來了”的詐唬,沒把埃及間諜的情報當回事。結果,10月6日下午,埃、敘等國軍隊突然向以軍發動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僅用6個小時就突破了以軍苦心經營多年的“巴列夫防線”,收復了大片失地,取得了戰爭早期的輝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