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慕寧
宋人洪巽的小說《旸谷漫錄》中有一則《京師廚娘》,文前先有一段話,說京城(杭州)中下等的人家,不看重生男孩,生了女孩反而像捧著寶貝一樣珍愛。稍微長大一些,就根據她們的資質教導技藝,準備伺候士大夫之家。她們有各種各樣的名稱,如:身邊人、本事人、供過人、針線人、堂前人、雜劇人、拆洗人,還有琴童、棋童、廚子,等級分明。其中廚娘是最下等的,但不是極富貴人家也用不起。
而后,講了一段很有趣的故事:一位出身寒素的讀書人經過刻苦努力通過科舉步入仕途,逐漸成為地方上的高級官員(太守)。有一次奉旨回到故鄉祭祀祖先,宴請族親,可身邊沒有像樣的廚師。不由想起曾經在一位官員家里吃晚飯,有位京師廚娘做的菜極為可口,于是托人從京城物色一位廚娘來主廚,許諾高價酬勞。不久,收到回信,說已物色到一位,二十多歲,長得端正,手藝也好,能寫能算。太守非常高興,立刻回信聘請。
過了二十天左右,廚娘果然來了。到離家五里的碼頭,廚娘先派了個腳夫送來一封親筆小楷的函件,文筆優雅,要求派轎子來接。該太守看了信,覺得一個廚娘這么大排場,實在可笑。等到她進了家門,一看果然長得端正,舉止靜雅,禮貌周到,太守覺得挺滿意,于是與她商量明天宴會的菜品。太守開了個單子,第一道食物是羊頭簽(扒羊臉),第一道菜叫蔥齏,其他的都比較容易做。廚娘用小楷寫明需要羊頭十個、蔥齏五斤。太守覺得用料太多,但唯恐讓她看出小氣,就打算暗中監視她。
第二天早晨,家里的傭人們備齊了物料,廚娘開始操作,只見她打開行李,拿出一件件鍋銚盂勺,都是白金所制,璀璨奪目。旁觀者都嘖嘖稱嘆。再看她系上圍裙,切抹批臠,真有運斤成風的氣勢。她處理羊頭,只用刀片去臉上的兩片肉,剩下的都扔掉。太守家的傭人問她:“為何整個羊頭都不要了?”她回答:“這不是貴人該吃的東西。”她處理蔥齏,把外邊的皮都一層一層剝掉,只留最里面的一條像韭黃般的芯,其他全扔掉。等到宴席開始,她做的菜馨香脆美,好到沒法形容,被來客搶食一空。
席散以后,廚娘拿出賬單,開列十分清楚,無一毫作弊。但價格昂貴得讓太守連連咋舌,心說:“我輩沒那么厚的財力,這種宴席不能常辦,這樣的廚娘不宜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