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江萍
信念責任性格
□許江萍
《大江南北》作為一本紅色期刊,我原先對它并不熟悉,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無意中翻看閱讀,卻一下子沉浸了下去,并被期刊中講述的革命故事深深吸引、感動。
在《大江南北》期刊中,我最喜歡的是“緬懷篇”這個版塊,借助此版塊,我知道了很多鮮為人知的革命戰爭故事,并且一次次地從這些故事中感受到心靈的洗滌。每一次閱讀都非常感慨,感慨革命先烈們的大無畏精神、感慨他們的滿腔愛國熱情、感慨他們一心為民的無私奉獻。后來,我想明白了:那是因為他們心中充滿了信念,信念鼓勵他們舍生忘死投身革命;那是因為他們不怕吃苦,堅毅的性格支撐他們克服無數困難;那是因為他們敢于負責,救國救民的職責激勵他們勇往直前,救民于水火。
2012年,我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官”,分配到丁堰鎮紅橋村工作,開始和基層老百姓打交道,為老百姓服務。來紅橋村工作之后,才發現做農村工作需要懂得的東西太多太多,遠不如自己想得那樣簡單,對于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學生來講,困難很大。但在一步步的摸索學習中,我同時感受到做好最基層的工作——農村工作原來是如此的神圣和偉大,它直接關系到我們國家的穩定與和諧,關系到我們民族的繁榮與昌盛。“村官”的工作,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為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排憂解難。在與老百姓交流的過程中,我受到過感動,體會過辛苦,也受過委屈;完成工作任務時,笑過、哭過,甚至猶豫徘徊過……在徘徊猶豫中,是革命先烈們的堅強的信念、堅毅的性格、堅實的責任教育了我、鼓舞了我。
為了能更快地融入工作,我主動要求分工聯系村民小組。一有空我就到村民家里走訪,了解村民基本生活情況,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困難,例如幫助困難群眾申領殘疾證、申報低保等。這些努力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村里的籌資籌勞工作我也積極參與,為了方便農戶,我們上門收繳,有些農戶白天上班,我們就起早貪黑到戶收繳。遇到少數不配合工作的,我不厭其煩多次上門做工作,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成功完成收繳任務。
2015年下半年,我村參與了特高壓線拆遷工作,沒有規定的朝九晚五,沒有規定的節假日,隨叫隨到,起早貪黑是家常便飯,我認真學習有關拆遷政策,并不厭其煩地和老百姓交心,力求把工作落到實處。至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只要一得空,就到村辦公室加班,有時還會帶到家中完成。在這一過程中,我學會了主動工作,工作是我想做,我要做,而不是領導讓做;在這一過程中,我學會了負責任;在這一過程中,我懂得了什么叫不怕苦、不怕累,什么是持之以恒。
2016年,我村又迎來了國投土地整治項目,我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多了一項土地整治項目部的工作。從一開始的灌溉工程到如今的道路工程,我跟著工程組的領導一起去測量,拿標尺、扛水準儀。在這一過程中,我學會了讀水準儀、做測算,更懂得了堅韌。在灌溉工程推進中,我母親遇到交通意外事故,那段時間我需要醫院、村里兩頭跑,常常會感到力不從心。每當我想要放棄時,腦海里總會憶起《大江南北》里那些驚心動魄的革命事跡,跟前輩們比起來,這都不算事兒,每每此刻我總是這樣激勵自己,讓我變得更堅強,也讓我能更好地處理好生活和工作中的事。
如今,社會進步了,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人的見識廣了,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多種多樣,但不管社會如何發展,我們必須有堅強的信念、堅毅的性格和堅實的責任。對于我,扎根基層就是信念,不畏困難就是堅毅,為民服務就是責任。
(編輯 徐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