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人三千
人間最美不過鯨落
□鹿人三千
你知道嗎?當一頭鯨魚死去的時候,龐大的尸體會慢慢地沉入海底,然后在深海里,用自己的死亡,創(chuàng)造出一套完整的、可以維持上百種無脊椎動物生存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成為孤獨海洋里最溫暖的綠洲。
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叫做“鯨落”。一念山河成。一念百草生。
一個朋友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大涼山深處,有一所簡陋的小學。有一天,山火蔓延,直接燃到了學校。有三個小孩子嚇壞了,只號啕大哭,卻一動不動。這時,年輕的老師沖進來抱起一個就往外跑,然后回來又抱起一個。火勢如狼,房屋倒塌。我問朋友:“你就是這最后救出來的?”“嗯。”他點頭。
“沒啥,老師也盡力了,最后一個沒救出來,也是命。”我說道,“是個大恩。”
他抬眼盯著我,眼中有血絲,不做聲。
我有些尷尬,難道是我說錯話了嗎?他沉默半晌,一字一句:“沒救出來的,是我們老師的孩子。”
“這就是你不離開的原因?”
“嗯。他教了我什么,我就教給那座山。”他抬起頭看看月亮。這是那次我去西昌聽到的所有故事里印象最深的。
一個天水老師,他的愛人在一所最多的時候只有十二個學生的學校里上課。二十一年,最后積勞而去。
我問他最后悔的是什么?“當初填支教志愿的時候我沒去。”他倚靠著車窗,神色淡然。“有什么難言之隱嗎?”我問道。“沒有,我這邊當時有一個殘疾學生,心理也有點問題,我不放心,后來就一直沒去成。”他憨厚地笑了笑。
我沒說話,看了看他在火車上還在趕的教案,笑了笑。
給恩師打電話,他說了一個短語,叫“年年依舊”。于是,想起了這兩個故事。以一己之力哺育一方生命,以菩薩之心善待世間魂靈,鯨落如此,師德如此,皆如此。
孫國基薦自《高中生讀庫》201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