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蕊
心有山川湖泊
◎ 代蕊
我對于冬的種種幻想是從雪開始的,對于雪的種種幻想則是從張岱的筆下開始的。我特別喜歡他寫的冬:“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怎不令人心動呢?只“一痕”“一點”“一芥”和“兩三粒”,竟將湖上天長水遠的遼闊、萬籟無聲的寂靜全都寫盡了。你想,能寫出這樣的句子的人內心得有怎樣的山川湖泊啊!
也是緣于此,我才期望每個冬天都能有一場雪,也想去終南山看一看那些隱于深山修行的人。
記得去年坐火車去西安,途中遇到一個中年男子。最初,我們彼此沉默無語,后來不知怎地就說起話來了。他說他準備到終南山修行,我心下一驚:他不正值侍奉雙親、供養子女的年紀么?
他說:“聽說終南山天兒寒得緊,剛入冬山上就鋪滿了雪。每一個深夜里都能聽到雪壓松枝的‘咯吱’聲,接著就是‘簌簌’的落雪聲。太陽出來了,就能聽到雪化成水滴下來的聲音,好聽極了。”他說他還帶了一些好茶,若是能用雪水泡,一定入口凜冽,清醇爽口。
聽他這么一說,我似乎有點兒理解他了。可能他是在無數次的輾轉中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去過這一生吧。有人喜歡熱烈的夏,就一定有人喜歡冷寂的冬。我一直認為寒冬沒什么不好,正所謂“歲寒,才知松柏之后凋也”,重要的是用怎樣的態度去迎接自己選擇的生活。
所以,若等冬來,不光要準備好入冬的棉衣、熱湯和烈酒,還要準備好我們的心。此后長夜漫漫,山寒水冷,愿你也能有用雪水煮沸一壺茶、圍著紅泥小暖爐手捧詩書的意境。如此,才不枉度過這一冬。
(摘自《廣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