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風+馬鐵鍵
摘要:高校學生黨員責任區制是明確學生黨員發揮作用的崗位、職責和目標,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的有效制度。其對學生黨員意識強化、黨性修養提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黨員、積極分子教育管理,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學生黨員責任區制的構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合理設置責任區,明確相應的崗位職責與功能定位,并建立責任區的監督考核機制,保障責任區的有效運行。
關鍵詞:黨員責任區;學生黨員;高校學生
2017年4月16日,習近平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抓住‘關鍵少數,抓實基層支部,保證廣大黨員以身作則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如何抓住好這“關鍵少數”,保障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高校學生黨員責任區制為抓住這“關鍵少數”,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辟了新途徑,研究建立高校學生黨員責任區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學生黨員責任區制的含義及特點
(一)學生黨員責任區制的含義
近年,全國各地多所高校探索實行黨員責任區制度,取得了非常不錯的建設成效。綜合而言,學生黨員責任區制一般指:依據《黨章》中關于黨員“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的規定,在高校大學生黨組織的統一組織、協調下,以校園為主要區域,以大學生群體為主要服務對象,明確大學生黨員發揮作用的崗位、職責和目標,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制度。
(二)學生黨員責任區制的特點
高校學生黨員責任區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以學生黨員為主體,責任區的工作人員為學生黨員中的優秀骨干,有的也包含特別優秀的積極分子。二是以普通學生為主要工作、服務對象,責任區開展的工作主要是為了普通學生。三是以主動溝通聯系、關心幫助和教育引導等方式開展工作。四是以普通學生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為基本工作內容,圍繞這四個方面開展工作,提供服務。
二、建立高校學生黨員責任區制的必要性
建立學生黨員責任區對推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具有很強的必要性。其能夠為學生黨員意識強化、黨性修養提升必要的載體,為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提供必要的陣地,為學生黨員、積極分子教育管理提供必要的抓手,為學生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提供必要的平臺。
(一)學生黨員意識強化、黨性修養提升的必要載體
黨員意識是共產黨員思想覺悟和黨性修養的集中體現,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高校學生黨員往往由于入黨時間較短,對黨的理論知識掌握不夠深刻,社會經歷較少,缺乏黨性磨練,而容易產生理想信念動搖、黨員意識弱化的現象,這也致使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和戰斗力有所降低。如何讓學生黨員時刻意識到自己的黨員角色,保持作為黨員主體的良好形象,激活學生黨員細胞,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需要通過一定的制度規定、組織方式作為載體來保障。開展黨內教育學習、組織活動、實踐鍛煉是提升學生黨員意識、加強黨性修養的有效途徑。建立學生黨員責任區制,基于明確的崗位職責和規范的運轉體系,可以讓學生黨員在責任區的工作中磨煉黨性,強化黨員意識,發揮主體作用,服務于師生群眾。
(二)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必要陣地
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僅僅是一種思想境界,更是在實踐中的積極參與及奉獻行為。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彰顯需要一定的陣地,只有參與到一定的陣地實踐中,黨員的先進性和先鋒模范作用才能夠更好地凸顯出來。近年,隨著高校學生黨員比例的不斷增加,學生黨員發展質量有下滑之勢,學生黨員與普通學生之間的差別在逐步縮小,黨員的先進性,模范作用發揮缺乏有效的途徑。建立學生黨員責任區制,通過為學生黨員搭建陣地和舞臺,讓學生黨員在責任區中亮明黨員身份,履行相應崗位職責,承擔一定的工作任務。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黨員在實踐中得到黨性鍛煉,快速成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讓黨員在學生中發揮模范表率作用,從而帶動周圍同學進步成長,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三)學生黨員、積極分子教育管理的必要抓手
學生黨員、積極分子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高校學生黨員隊伍的不斷壯大,黨員、積極分子的教育管理任務越來越艱巨。在現實中,常常見到發展黨員過程中積極分子主動退出,學生黨員入黨前和入黨后判若兩人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黨員、積極分子對黨性的認識理解不夠深入,不能很好地做到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是基層黨組織輕視了對黨員、積極分子的教育管理,缺少必要的抓手,沒有為其提供必要的學習提升舞臺。建立學生黨員責任區制,讓學生黨員、積極分子在班級、課堂、宿舍等責任區域負責相應工作,通過這種分任務、壓擔子,在實踐中培養考察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的活動,有利于加強基層黨組織對黨員、積極分子的教育管理,提升教育針對性,也利于黨員、積極分子在實踐中增強組織觀念和責任意識。
(四)學生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必要平臺
群眾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群眾路線也是我們黨的基本工作路線。密切聯系群眾、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高校學生黨員成長成才的重要指標。然而,隨著網絡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學生集體觀念淡化,以及多元化思潮的不斷沖擊,高校中部分學生黨員出現了利己主義傾向,有些學生入黨前十分積極,能夠熱心幫助周圍同學,而入黨后宗旨觀念淡化,以黨員自居,多為自己爭取榮譽,忽視集體和群眾的利益。建立學生黨員責任區制,以班級、宿舍等為單位劃分責任單元,為學生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建立平臺。責任黨員、積極分子多出于本班級、本宿舍,一方面便于加強黨員與學生群眾的溝通與聯系,讓黨員融入學生群眾之中,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見與訴求,另一方面通過責任關系的紐帶,黨員能夠直接為學生服務,幫助其解答思想、心理上的迷茫與困惑,解決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
三、高校學生黨員責任區制的構建
高校學生黨員責任區制的構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合理設置學生黨員責任區,明確相應的崗位職責與功能定位,并建立責任區的監督考核機制,才能保障責任區的有效運行,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遵循原則,合理設置學生黨員責任區
1.基層黨組織主導與黨員主體相結合的原則
建立學生黨員責任區制,需要在高?;鶎狱h組織的主導下進行,特別是基層黨委、黨總支要統籌規劃,合理設置責任區域,制定相關運行機制,加強統一組織領導。黨支部、黨小組負責具體落實執行,亦可成立專門學生黨員組織,如黨員先鋒領航團隊、黨員先鋒服務工作組等,由其專門負責具體工作的落實。此外,還要注重發揮學生黨員的主體作用,學生黨員是責任區每項工作的具體執行者,要通過黨員責任區的運行,讓學生黨員明確理論與實踐、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性,這樣黨員主體才能將客觀規定的責任工作由最初的被動行為轉化為主動行為,由最初的自發行為轉化為自覺行為,從而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激發其黨員意識和責任意識。
2.多類型交叉全覆蓋原則
學生黨員責任區開展的工作主要是為了普通學生,因此,應圍繞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設置責任區。學生黨員責任區的設置應包含多種類型,如學習責任區,開展學業幫扶、科研實踐等學風建設工作;課堂責任區,負責學生課堂行為規范引領和督查;學生宿舍責任區,負責學生宿舍文化、安全衛生等工作;新生班級責任區,協助輔導員、班主任做好新生班級管理建設工作;黨員發展責任區,協助黨支部做好積極分子培養考察工作……不同類型的責任區交叉互補,做到工作內容全覆蓋,涵蓋學生思想引領、學業幫扶、工作實踐和生活幫助等多方面。此外,要做到工作主體與工作對象全覆蓋,將所有的黨員、積極分子和普通學生都納入到一個或多個責任區之中。
3.帶動與服務相結合的原則
學生黨員責任區既是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陣地,也是聯系、服務群眾的平臺。因而黨員責任區的設置要以學生黨員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輻射面為依據,要做到點面結合、以點帶面,即每一名學生黨員都要有自己對應的責任區,有的對應多個責任區,讓每個黨員都感到肩上有擔子、心中有責任、工作有目標、行動有要求。同時每個責任區中至少要有一名學生黨員,保證黨員與責任區同學能夠做到課上能見面,課下能交流,情況能反饋,思想能溝通。在責任區運行過程中,責任黨員要基于崗位職責,積極開展工作,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從而帶動責任區中的積極分子和普通學生,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同時在帶動的過程中聯系和服務于普通群眾同學,從而共同提升成長,做到點面結合,同向推進。
(二)明確學生黨員責任區的崗位職責與功能定位
1.學生思想引領與學風建設功能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首要內容,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的提升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黨員責任區工作也應當把責任區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崗位職責的設置要與宣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相結合,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四個正確認識”,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引領學生思想。此外,責任區工作職責的確定還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與學風建設相結合,在引領學生思想的同時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強化學風建設功能定位。
2.積極分子教育培養與黨員歷練功能
學生黨員責任區是黨員、積極分子教育管理的必要抓手。開展責任區工作必然要把黨員的歷練和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考察工作納入其職責范圍。一方面,黨員在責任區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經常與責任區內的積極分子聊天談心,把握其思想脈搏,了解其思想進步程度,同時教育其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為其解答思想困惑,協助黨支部對其進行教育培養和考察;另一方面,學生黨員在責任區內以黨員主體地位開展工作,也是對黨員自身的考察歷練,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提升工作能力,錘煉黨性,促進黨員快速成長亦屬于責任區工作的職責范圍和功能定位。
3.服務群眾,接受群眾監督功能
學生黨員責任區是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必要平臺,是黨員與群眾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服務群眾是責任區的重要功能,也是責任區工作的落腳點。建立學生黨員責任區制,讓學生黨員深入到普通學生群眾之中,主動聯系責任區內學生,了解普通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引領學生思想,為其學習加油鼓勁。主動關心和幫助,解決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心理困擾等問題。拉近黨員與普通學生的距離,讓學生群眾感受到黨員就在身邊,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此外,黨員在履行責任區工作的同時,也是接受群眾監督的一個過程,工作開展的方式方法如何、成效好壞,都能夠直接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是黨員監督的新途徑。
(三)建立學生黨員責任區的監督考核機制
1.強化責任區日常監督考核機制
學生黨員責任區的有效運行離不開日常的監督及定期的評價考核,高?;鶎狱h組織要認真研究責任區的運行,并制定合理的監督考核機制,做到時時有監督、月月有檢查、年度有考核。一要亮明黨員身份,自覺接受監督??赏ㄟ^責任區公布、責任清單公示、黨員佩戴黨徽、黨員宿舍掛牌、簽訂責任書和公開承諾等方式亮明黨員身份,讓師生知曉責任區的工作和責任黨員,便于接受監督。二要強化日常的監督檢查。基層黨支部或專門學生黨員組織要從黨員是否履行崗位職責、履行程度多少、取得成效如何等方面進行日常監督檢查。三要多種檢查考核方式并舉。可采取責任黨員述責、黨員自評與互評、責任區學生滿意度評價、座談會聽取意見、查課堂查宿舍等多種渠道相結合方式,以便對黨員開展責任區工作情況作出客觀、真實的評價。
2.監督考核與獎懲評優相結合
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離不開合理的獎懲評優機制,學生黨員責任區監督考核的落地生效,必須配以相應的獎懲評優措施予以保障。一是可以將黨員責任區的考核評價作為民主評議黨員和黨員年度考核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也可以作為評比各類獎學金、榮譽稱號等的參考依據。二是對責任區工作考核優秀的黨員要大力宣傳表彰,號召向其學習;對考核不合格的黨員進行通報批評,取消各類評獎評優資格,并警示其他黨員。三是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出現明顯問題的責任區要及時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時間表、任務單,并在日后的運行過程中重點監督檢查,確保整改落實成效。只有將監督考核與獎懲評優以及整改落實聯動起來,形成閉環,才能保障黨員責任區制的有效運行。
參考文獻:
[1]劉澤義.建立大學生黨員責任區制度的探索[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1).
[2]陳金龍.做合格黨員需要強化黨員意識[N].南方日報,2016-04-18.
[3]王麗娜.學生黨員責任區制度建設價值探析[J].黨史縱橫,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