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在推動法治國家建設的過程之中,經濟法的法律責任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為經濟法理論中的重要分支,經濟法的法律責任理論所涉及的內容和環節相對比較復雜,同時,實踐界和理論界在對其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開始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進一步的界定,經濟法的法律責任理論問題分析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對此,本文站在宏觀的角度,結合我國目前的法律建設的實際情況對經濟法中的法律責任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關鍵詞:經濟法 法律責任
一、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經濟法律責任,是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公民個人以及其他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規范、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經濟法律義務或濫用經濟法律權利時,應當對國家或受損害方承擔的法律責任。經濟法強制力的體現。追究違法者的經濟法律責任是一種法律制裁措施。在我國,這種法律制裁措施主要有責令違法者賠償經濟損失、支付違約金、罰款、沒收財物、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等。主體的經濟違法行為產生經濟法律責任,而經濟法律責任則是違法主體依法應承擔的否定性經濟義務,這種否定性經濟義務應當是經濟法律責任的內容。經濟法律責任只能通過國家對違法主體實施一定的強制措施或者違法主體接受一定的法律制裁來實現或完成。
二、經濟法法律責任的特點
法律責任本身是一種法律義務,但并非所有的法律義務都被定性為法律責任,同時,法律責任又是一種消極的、否定的法律義務。在經濟法領域,經濟法法律責任的特征有:
1、經濟法律責任是一種消極的、否定的法律義務,具有否定性。
2、經濟法律責任是一種單向的、非對等的法律義務,具有單向性。
3、經濟法律責任是一種法定的強制性義務,具有法定性、強制性。
4、經濟法律責任是因經濟主體的違法行為所引起的因果性、后續性義務,具有因果性。
5、經濟法律責任是在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和經濟管理過程中產生的經濟義務,具有經濟性。
三、經濟法責任的分類和地位
結合上文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經濟法的法律責任所涉及的內容相對比較復雜,為了實現對該理論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必須要站在宏觀的角度對經濟法責任進行準確的分類,明確經濟法律主體在法治國家建設之中的社會地位。
如果以經濟法責任的不同標準和相關的特點來對其進行分類,那么大部分的責任都必須要以現有的市場經濟條件為切入點,將微觀調控與宏觀調控相結合,積極的明確不同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優勢,更好的實現經濟法責任內容和責任主體的有效互動,保障分類的準確性。
如果以法律責任內容進行劃分,則主要包括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兩種經濟法責任的性質和內在表現有所區別。財產責任主要是指現實存在的客觀物質,財產是法律責任的主要內容,如果站在內容的角度進行分析,那么主要包括懲罰性責任和補償性責任,補償性責任主要是指退還罰款而導致的各類經濟損失,懲罰性責任則主要是指因為加倍懲罰而導致各類違法產品的銷毀,非財產責任主要包括管理責任,清理責任和行為責任,行為責任主要以吊銷營業執照號,停業整頓,責令整改為依據和重要組成部分,清理責任制主要包括警告和賠禮道歉,管理責任則主要以撤銷法律文件和責任處分為主。
如果以主觀的過失來進行分類,則主要包括無過錯責任,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公平責任主要是一個人的主觀過錯來進行重要的判斷依據,有過錯則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后果,無過錯責任則主要是指對于產生行為人來說,在主觀意識上沒有相關的工作行為,因此不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只需要履行一定的社會道德義務,如果行為人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之中嚴重影響到他人的權益,那么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是我國現有的經濟法并沒有對公平責任進行準確的界定,同時還存在許多模糊之處,如果行為人個人的過錯而導致他人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的損失和影響,那么在對其進行性質界定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保障公正性和公平性,其中公平責任主要以現有的行為人過錯方式為依據,實現真正的合理分擔。
四、經濟法責任理論的構建
法律責任理論在經濟法總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對法律責任理論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法律責任的概括和總結的相關要求,因此在實現其法責任理論體系構建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深入考慮不同的影響要素。其中經濟法責任的理論基礎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主要包括法理學基礎,經濟學責任理論和經濟學基礎構建要求。如果站在法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那么,兩者之間的相關性與社會公共性存在緊密的聯系,其中社會公共性假日經濟規范關系建立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這兩者相關性的分析可以更好的實現宏觀調控與微觀調控之間的緊密配合,刑法之中宏觀調控與微觀調控之間的關系非常的復雜。另外對于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員來說,如果在行政管理的過程之中產生了一定的經濟行為那么則需要結合宏觀調控的現實要求和標準,針對經濟發展的實質情況實現行政管理關系的有效協調,在推動國家經濟建設的過程之中,我國的經濟總實力實現了快速的提升,在推動經濟發展時我國開始結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的實現經濟法理論的進一步完善,這一點對推動經濟發展責任理論的有效實踐有著關鍵的作用和價值。
五、結語
經濟法的法律責任的有效界定對實現我國的法治化進程有著關鍵的作用,其中參與者必須要綜合考慮不同的行為性質,了解不同的經濟行為和經濟影響要素,真正實現經濟與法律的共同發展和共同推進,為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做出應有的貢獻,保證我國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B%8F%E6%B5%8E%E6%B3%95%E5%BE%8B%E8%B4%A3%E4%BB%BB/11003185?fr=aladdin
[2] 歐陽俊琪. 淺析經濟法的法律責任[J]. 商, 2012(17):144-144.
[3] 王茂生. 論經濟法的法律責任及實施機制[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3, 16(4):70-73.
[4] 徐孟洲, 伍濤. 論經濟法責任的內涵與基本權義關系[J]. 理論月刊, 2011(4):117-120.
[5] 徐楠軒, 陳乃新. 論懲罰性賠償--經濟法具體責任研究[J]. 南華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4, 5(1):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