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輝
摘 要:高中物理作為一門理科類的基礎學科,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著理科生學習水平的高低,而學生的解題能力又直接反映了其物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培養學生基礎的解題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學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必要性以及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 學生解題能力 策略探究
隨著我國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更關注學生自主自覺進行學習。物理又是高中理科類的基本學科,其甚至可以直接決定著學生的理科成績。在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著重培養學生解題能力,使學生找到最適合的解題方法,快速又準確的進行解題。由于高中物理涉及難度較為艱深,再加上學習過程中還需要學生運用抽象化思維方式,這些都容易導致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遇到重重障礙。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就要求教師能正確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解題思路,還要能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
一、高中物理教學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必要性
(一)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眾所周知,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對解題思路的培養是一件尤為重要的事。高中物理以其深奧和抽象性導致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很多的問題,首先學生需要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只有在思路正確的基礎上才能確保解題的準確性。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授還要能夠培養學生的解題思路,例如,教師在拿到一道題目時,首先不是提問學生正確答案,而是告訴學生這道題涉及到哪些物理知識,需要用到哪些物理公式,怎樣的解題思路是最簡單最便捷的。學生在這種解題思路的引導下,看到一道題目大腦就飛快地運轉,立刻就能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在同類題目中,不用換算,就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思維效果。
(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學校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是“以人為本”,教育改革的所有目的也都是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中物理學習中,解題能力的提升有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模式,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忽視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難以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最后解出來的答案也錯誤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解題能力,從解題思路抓起,再從解題步驟一步步引導學生,以而形成完整正確的解題過程,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基礎的物理解題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較大的幫助。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由于其涉及的知識廣度和深度都較為大,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高中物理的抽象性決定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發散思維模式才能在實際解題中有所突破。一道物理題的解法可能不止一種,但最簡單的解題模式卻只有一種,這就要求學生在解題時,充分運用思維模式,將所學知識貫穿起來,找出最簡單快捷的解題模式。思維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學生對基礎知識公式的掌握程度,只有將所學的知識都融會貫通后,思維的優勢才會作用于解題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在日常的課堂中注重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學生更應該對自己嚴格要求,在課后積極鞏固新知識,對舊知識自行測驗,形成一個系統的完整的知識結構。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可使學生在解一道題目時,充分運用所學知識,準確知道解題的下一個步驟需要用到哪些公式,強化了解題分析能力。
(二)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的物理課堂由于教師對學生一味的進行知識灌輸,學生未能積極參與進課堂中去,導致學生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再者還由于物理知識本身的抽象、艱深等原因導致很多學生難形成良好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以外,還要充分提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促使學生真正融入進課堂,在課堂中對發揮主體作用。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就是要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性學習,準確運用已有知識充分發揮邏輯思維,形成步步嚴謹的解題過程。另外,物理教師還可以通過豐富語言來提升課堂趣味性,物理課堂因為需要運用嚴謹的邏輯思維,所以課上容易給人一種枯燥無聊之感,這時候需要教師用詼諧趣味的語言來改善課堂氛圍,教師還可以借助肢體動作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課堂學習趣味。學生在課堂中被教師肢體語言所感染,大腦就會處興奮狀態,注意力也隨著高度集中,學習能力也就更容易提高了。
(三)將基礎知識點進行整合,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在物理中題目,往往會設計到多個知識點,一個解題步驟甚至會用到多個公式,這就要求學生要注重平時的知識積累,將零散的、片面的知識進行整合,以形成完整的知識系統,從而更能夠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在物理考試中,考點往往會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也就更加說明了知識的學習要與實踐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在物理考題中,多個知識點共同存在時,學生需要根據以往的整合內容充分明白到,解題時,需要用到哪些知識點,需要那些公式相互轉化。基礎知識的有效整合會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結構框架,這些知識經過重組優化,形成新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更加熟練運用公式,從而提升解題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上才能形成的,其可直接影響學生解題能力,在解題過程中,物理圖形的立體和知識結構的復雜性都是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考驗,學生若是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解題能力自然就會隨之提高。因此,牢固基礎知識,整合知識點不僅是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需求,更是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