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歡歡
在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社會,關于行動多元文化主義理論的見解成為一種既受人注目又充滿爭議的現象。而今,隨著中美之間關系的愈加緊密,國內學者對這種理論的研究也逐漸增多,進而形成了對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研究,本文特地將其進行總結陳述,以助于我們進一步地研究發掘多元文化主義。
一、多元文化主義的涵義
關于多元文化主義涵義,國內第一篇涉及多元文化主義研究的文章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阮西湖于1985年發表的《多元文化主義——西方國家處理民族關系的新政 策》一文,但文章并沒有對多元文化主義的涵義進行明確界定。一年后,阮西湖在其另外一篇文章試圖對多元文化主義進行界定:“所謂‘多元文化政策,通俗的解釋就是允許各民族保留自己的語言、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 ……但是,不應該把多元文化主義單純地理解為生活方面,還應該從政治內容和有關社會福利規定來理解。”
到20世紀末,多元文化主義涵義漸趨明確,國內學者逐漸認識到多元文化主義涵義包括多層內容:首先,它指文化和民族多樣性這一事實,即多元文化社會;其次,作為一種思潮,它指的是對不同民族、文化群體得到承認的要求給予充分肯定的哲學理論;再次,作為一項政策,它指政府為謀求民族、宗教或語言方面的少數群體對公共領域的參與而設計的處理民族、文化多樣性問題的一系列方針、原則和措施。”
就目前而言,國內系統論述多元文化主義內涵的文章,僅有中國旅美學者王希《多元文化主義的起源、實踐和局限性》一文。作者通過對多元文化主義的分類考察,提出了自己將當代美國多元文化主義分為五種情況的看法:首先,多元文化主義是一種教育思想和方法;其次,多元文化主義時一種歷史觀;第三,多元文化主義使被用作為一種文化批評的理論;第四,多元文化主義被看作是一種冷戰后的新世界秩序的理論;第五,多元文化主義也是一種意識形態。
二、多元文化主義的成因
就美國而言,其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文化多元主義”思潮的出現以及20世紀50、60年代的民權運動推動了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
首先,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美國移民因其人數、種族、國籍等因素的廣泛性構筑了美國社會的極其復雜性。在此,可將美國轟轟烈烈的移民潮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末第一批歐洲人登陸北美大陸后至美國獨立戰爭前。這一時期移民的重要特點就是以英國人為主,即盎格魯-撒克遜人種在這一時期的美國土地上占絕對優勢。第二個移民階段為美國獨立戰爭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一時期的德國人、愛爾蘭人和東南歐的新移民相繼取代了英國移民二成為美國外來移民主體。隨著英裔人占優勢的民族被打亂后,美國社會早期的相對穩定開始動搖,而如何面對新移民帶來的文化也成為美國人的一大難題。第三階段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這一時期的美國移民主要來源于亞洲和拉丁美洲。其移民增加之多、變化之快實在是令人驚訝。第三階段的美國移民對多元文化主義的產生因此也有了極大的推動.
其次,文化多元主義的產生成為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產生的第二個歷史背景。文化多元主義者要求美國接受民族多樣性的事實,尊重各族裔人民選擇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互相承認、平等的基礎上,共同履行對美國的責任與義務。當然,文化多元主義并非是完美無缺的,事實上它具有兩個致命性的缺陷:首先,它忽略了政治、經濟及教育體制對文化一體化的巨大作用,從而低估了東南歐移民融入主流文化的能力與速度;其次,他的“文化多元主義”思想排除了有色人種的文明,忽略了美國政府對有色人種的排斥與歧視,即將“文化多元主義”的實施狹隘化了。隨著其缺陷的不斷顯現,多元文化主義逐漸取代文化多元主義走上歷史舞臺。
第三,當代多元文化主義產生的直接歷史背景是20世紀50、60年代的民權運動。首先,從民權運動的斗爭方式上來看,它采用的是“以種族為基礎的‘群體斗爭的方式來爭取‘群體權利”,即相對于美國占統治的多數民族來說的少數民族為爭取本民族的權利聯合起來進行的集體抗爭。這樣的斗爭方式后來也發展成為民權運動的核心思想和策略。其次,“民權運動的結果為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奠定了政治基礎。”
除此之外,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產生有其深刻的社會支持基礎。如果說民權運動、女權運動和其他社會運動增強了少數群體的平等權利,并進而為八十年代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創造了有利的社會文化氛圍,那么,另外兩個重大變化則為多元文化主義力量的崛起提供了必要的社會支持基礎。這兩個變化一是大學生人數的成倍增長,二是拉丁裔和亞裔人口的迅猛上升。二者都代表著非主流文化群體力量的增強,預示著這些被主流社會邊緣化的亞文化群體爭取社會文化平等權利斗爭的開始。
另外,多元文化主義思潮的興起還與多元文化教育改革運動的出現互為因果。如美國大學課程設置改革、規章制度改革、招生和教師招聘改革以及雙語教育制度化。多元文化主義是教育改革的強大動力;反之,改革運動的發展又進一步促進這股思潮的深化。八十年代末期大學校園內的課程改革風潮,更直接地向美國的主流文化提出了挑戰。
三、多元文化主義的影響
多元只是同化的起點和過渡階段,文化多元主義為文化適應和同化提供了‘精神緩沖劑,保證人們在同化過程中不失去人格尊嚴和心理平衡;同時,文化多元主義提供了一種思想基礎,保證同化和融合在平等、自主的條件下逐步進行。不僅如此,多元文化的繁榮使美國文化的內涵更豐富多彩,對多元文化的重視與批評使得人們對美國文化的認識更切合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