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 陳默 強潤東 孟婷婷
摘 要:高校必須要高度重視招生宣傳工作,從招生宣傳的機制建設、內容設置、隊伍建設、宣傳媒介及評價體系五位一體構建完善的招生宣傳體系,高效開展招生宣傳工作,在高考招生改革中抓住機遇,不斷提升學校知名度和生源質量。
關鍵詞:高校 招生宣傳
一、高校招生宣傳的必要性
對于高校而言,為了擴大知名度,樹立良好的學校形象,充分展現本校的實力,以確保高水平的生源質量,高效的開展招生宣傳勢在必行。
二、高校開展招生宣傳的原則
1.真實準確性原則。招生宣傳過程要注意信息發布的真實性。不論是在咨詢會現場,還是在雜志、網絡等媒介上發布的內容,均應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做到實事求是,不為了吸引生源而故意夸大宣傳、弄虛作假。高校有責任向社會發布真實有效的學校信息、特色等情況,方便考生及家長查閱,為考生和家長報考提供合理有效依據。
2.常態及時性原則。確保招生宣傳常態化開展,除了在志愿填報階段的“黃金階段”要強化宣傳,招生宣傳工作應在全年持續開展。通過學校網站、微信平臺及相關合作媒體上要及時更新發布學校的招生信息,如招生計劃、招生章程、招生簡章、招生錄取情況、招生統計數據等,以便考生及家長及時掌握學校招考動態,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3.精準有效性原則。學校要根據自身實際和往年錄取情況合理定位,精準化開展招生宣傳工作。一是學校合理定位招生宣傳目標,確定目標層次考生,充分了解考生及家長需求,針對性開展宣傳工作。二是合理確定宣傳內容,針對不同專業特色及不同省份考生興趣點,有針對性的制定各省份的宣傳內容,精準化開展招生宣傳。
三、如何有效的開展招生宣傳工作
第一,構建招生宣傳的機制體制。高校要不斷完善招生宣傳的機制體制,在城里學校招生委員會的基礎上,每年及早研究制定當年招生宣傳方案,打造以學校機關部門、專業教師、校友會等多部門協同開展的招生宣傳體系,實現全員參與的招生宣傳格局。同時,加大每年的招生宣傳力度和經費投入,建立招生宣傳激勵機制,確保招生宣傳工作高效開展。
第二,合理確定招生宣傳內容體系。在新一輪高考改革的形勢下,高校的宣傳內容從以往的宣傳學校轉變為大力宣傳專業。因此,應動員各個學院提高認識,從考生及家長的角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全面準確的介紹專業及學院特色及優勢,同時加入各專業升學就業前景,提高高校專業對考生的吸引力。還應充分考慮學生興趣、地區差別等實際,結合學校專業特色、辦學亮點等,精細把握宣傳內容和形式,針對性開展宣傳。
第三,建立專業化的招生宣傳隊伍。高校應面向全校選拔培養一批認真負責、政策性強且熱心學校招生事業的師生,組建一支穩定性高、專業性強的招生宣傳專門團隊。團隊應包含各專業教師參與其中,以便更好更準確的向考生及家長宣傳專業及院校的特色和優勢。通過專業化的宣傳隊伍能充分有效的向社會展示學校的辦學理念、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
第四,積極拓寬招生宣傳媒介。高校傳統的招生宣傳媒介有紙質宣傳材料、雜志宣傳、參加各省市招生咨詢會、開通招生咨詢電話、舉辦校園開放日等形式。在如今互聯網時代下,學校要除了重視傳統媒介宣傳的同時注重網絡宣傳,使得線上線下宣傳有機結合,加大學校招生信息網、媒體訪談、網上咨詢平臺、微信、微博等網絡媒介宣傳力度,擴大招生宣傳信息受眾面,提高招生宣傳效果。
第五,建立科學的招生宣傳質量評價體系。高校要建立科學的招生宣傳考核評價標準,形成數據化反饋機制。學校應在每年錄取情況及生源質量的基礎上對考生錄取分數、志愿率、報到率等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和對比,形成各校大數據庫,數據化反饋當年招生宣傳效果,及時發現優勢與不足,從而針對性調整制定宣傳策略,提高招生宣傳效果和效率。
招生宣傳是高校招生工作中重要環節,高校應打造全方位深層次格局的招生宣傳的長效機制,找到合適優質的招生宣傳方式,樹立良好的學校的形象和口碑,增加學校知名度,吸引更多優質生源,高質量的完成高校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