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磊
摘 要:圖書館的根本性目標是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學生深度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能夠有力構建學生成長、成才基礎。本文從學生深度參與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新的方法和實踐入手,深度解析圖書館育人目標的經驗和思路。
關鍵詞:服務創新 圖書館 學生參與
網絡信息環境打破了傳統圖書館被動坐等讀者上門的格局。圖書館用戶不必再專門去圖書館獲取相關的資料和服務,而是通過網絡在任何環境中直接從圖書館獲得資料,開展學習、教學和研究。圖書館服務由此必須“走出去”,使更多的服務內容被大眾知曉,進而形成圖書館服務嵌入用戶空間的新服務模式。這種嵌入式的服務產生了拓展型圖書館員的新職業狀況,并成為用戶和圖書館進行溝通的橋梁。這種方式不但可以向外拓展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的空間;同時將圖書館的形象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至此,圖書館不但要“走出去”,還要將讀者請到圖書館深度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這一做法根本的目標是展開與讀者之間的深層次互動,使圖書館服務更具針對性。讀者也脫離了傳統被服務、被教育的角色,發展成為深度參與圖書館服務設計、組織實施等的一一份子。因此學生讀者深度參與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新,是網絡時代催生的新的圖書館服務模式。
1學生參與管理與服務的一般性做法
以傳統清華大學圖書館管理為例:從《清華大學年鑒》(1921)來看,清華大學圖書館當時的14名工作人員中,有三名為學生助理。清華大學在延續圖書館管理學生助理這一角色傳統的情況下,時至今日,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已經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和改進。不但有力的緩解了圖書館人力資源壓力,同時使學生在發揮個人特長,深度了解圖書館的過程中,借助于圖書館為自己創造了更好的學習成長條件。
1.1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基本形式
當前清華大學主要以勤工助學圖書館分隊、助教助管助研崗位參與以及學生顧問團隊等三種形式引導學生讀者參與到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中。這些崗位和團隊包含了本科、碩士和博士生所有階段的學生身份。勤工助學崗位是清華大學一直以來延續的學生讀者參與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傳統性制度。并且這一工作已經發展成為常規性工作,成為圖書館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顧問則是在網絡環境下最新形成的學生讀者參與圖書館管理的模式。雖然在探索和發展階段,但是已經能夠見到一定的實效。比如本科生參與到學生顧問的團隊當中雖然工作量和工作時間沒有量化,但能夠積極參與到宣傳推廣,收集意見和建議的很多管理活動中。
除上述的基本形式以外,還有一些學生團隊也參與到清華大學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工作中。比如圖書館會定期招募臨時志愿者,進行手機圖書館應用測試等之類的工作。
1.2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現狀
1.2.1勤工助學分隊
勤工助學分隊進入到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當中,其主要的工作模式以輔助性崗位和臨時性崗位為讀者進行服務。因此,具有學生參與不穩定的問題。由于勤工助學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性,因此其在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比較小。并為清華大學圖書館組織管理帶來一定的不便。隨著大學開放意識的不斷增強,近年來新的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模式應運而生。通過落實管理目標責任和目標考核的形式,由勤工助學學生自主管理。這有力的促進了清華大學圖書館勤工助學分隊日常工作中的圖書館上架、整架工作的高效性。并且通過學生的自發組織形成了合作效能極高的勤工助學團隊,逐步在圖書館管理中獨當一面形成了管理組織的重要構成要素。同時清華大學圖書館管理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大賽、體驗讀書文明周等特色活動,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也為勤工助學分隊增強了凝聚力。并使圖書館管理工作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勤工助學崗位。有的同學在采訪中說道:“勤工助學團隊讓我找到了與自己相適應的一群人。并且在這一群人中,我們擔當共同的使命和責任。不但培養了責任感,同時鍛煉了自己。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意識和工作思維。”
1.2.2學生顧問
學生顧問采取學生主動報名參與的模式,對學生進行篩選后,協助圖書館的資源管理與服務工作。這些學生相比較于一般的同學,更加了解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并能夠為廣大學生進行資源建設和專業咨詢等工作。不但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研究意識和能力,同時交到了很多的朋友。
2項目式的學生參與實踐
2.1“愛上圖書館”項目案例
2006年開始,清華大學每兩年舉辦一次圖書館大型服務宣傳月活動。傳統活動組織內容中開展主題展覽、專題講座等,但很難引起學生廣泛的參與和關注。隨著當前大學生已經發展成為數字原住民的新時代的到來。“愛上圖書館”項目借助于新媒體,將圖書館需求和學生的創意技術結合起來。在學生中獲得了普遍的共鳴。圖書館主頁、微博、社交網絡、移動圖書館等,對學生參與活動的各類作品進行深度解析。使學生從圖書館豐厚知識資源的服務過程中,領略到了圖書館對于自身學習生涯、職業生涯的重要價值所在。因此項目組織過程中,用戶不但參與圖書館微營銷活動,也為圖書館提供了大量的學生作品,將圖書館資源與學生實際學習生活緊密的結合到一起。使學生讀者深度參與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新的工作得到了升華和改進。
2.2新研究生課題研究案例
研究生是清華大學重要的圖書館管理學生參與的資源。圖書館具有其他各類知識服務機構和組織無法比擬的知識資源,因此引導研究生嘗試深入課題的研究支持性學科服務成為圖書館專業化、深層次引導學生參與管理和服務的又一方法。在利用圖書館知識資源方面,傳統的管理模式往往因為人力資源的緊缺,靠一般的工作人員無法勝任該項工作。引入研究生參與新課題研究后,形成了較為廣泛的專業人員的支持。一般的本科生能夠借助于研究生對圖書館資源的深度了解,獲得課堂以外的更多知識。研究生自己也通過自身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對圖書館資源進行不斷的深度挖掘而獲得益處。因此這一項目獲得了多贏的結果。
3對學生讀者深度參與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新的思考
3.1共同成長,獲得普遍的價值和意義
從上述清華大學的實踐中,研究發現在網絡時代,圖書館并不是向各類型讀者單向兜售知識的管理和服務模式。而是形成了圖書館需要成長,讀者也需要成長,從雙方成長中找到共性的根本價值和意義所在。引導學生走進圖書館,借助于圖書館獲取更多的知識;通過學生有效的學習生活的改善,將圖書館推向更為廣闊的人群當中。使雙方在共建共生的情況下,傳遞圖書館知識載體的人文價值。最終促使圖書館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中最具影響力的信息知識集散地。
3.2努力構建學生讀者深度參與的渠道和機制
努力構建學生讀者深度參與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新的渠道,首先要確立學生為主體的圖書館共建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就要發掘學生不同的興趣特長,并開發領先型圖書館用戶對于圖書館服務的要求。以此為關鍵突破口,形成學生顧問總能在第一時間滿足不同學生個人和群體的知識資源的需求。這一渠道借助于移動互聯網時代,通過學生能夠通過移動圖書館后臺的主動建設與參與,形成滿足所有學生興趣愛好的知識融合焦點。從而創造更大的圖書館知識資源利用價值。
構建學生深度參與的機制,則需要通過學生自主管理、自主維護的模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效能感。將責任意識、工作思維等灌注到學生的頭腦中,使學生在完成既定目標的情況下,可以根據自身對圖書館資源的認識,開拓出更多的知識發布渠道和機制。
3.3以協同創新為核心,努力開發體驗式服務
單向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往往具有不全面、不客觀等諸多問題。因此在引入學生深度參與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的過程中,依據學生與圖書館知識資源互動體驗,開發新的圖書館服務創新模式。這需要圖書館和學生協同創新工作。在橫向上構建短期的小項目或興趣小組;在縱向上建立利用圖書館資源進行長期研究和學習的課題組。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能夠為圖書館現有知識資源的深度挖掘帶來積極的建設性價值。
總 結
學生讀者深度參與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新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將圖書館資源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形成學生與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之間的雙向互動,成為構建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王波,吳漢華,姚曉霞,朱本軍,宋姬芳,朱強. 2015年高校圖書館發展概況[J]. 高校圖書館工作. 2017(01)
[2] 雒虹,陳斌,高文莉,肖小勃. 從新《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頒布看大學圖書館規章制度建設[J]. 圖書館雜志. 2016(08)
[3] 吳建平. 地方高校移動圖書館服務現狀及啟示——以常熟理工學院為例[J].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6(03)
[4] 依托高校信息資源構建江西省企業競爭情報服務體系[J]. 劉雪蘭,梁紅妮,郭韞麗,王小雄. 圖書情報導刊.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