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央宗
摘 要:西藏不僅是中國最大的行政區域之一,也是極為重要的民族地區和邊界地區。隨著近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保護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精細化和科學化的基礎。面對縣級環境監測站能力的空白,地級環境監測站急發揮其承上啟下的中堅監測作用。本文分析了西藏環境監測工作的現狀,同時以個援藏干部的視角提出了地級環境監測站能力建設的幾個有效途徑。
關鍵詞:西藏 環境監測站監測能力援藏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報告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動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環保工作面臨著新挑戰,要跟上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強化環境管理,必須依據環境監測的實測數據。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精細化和科學化提升監測站的監測能力,是國家和社會對我們的要求。目前關于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方面有了不少探討。只有讓監測站具備了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監才能為當地的生態文明建設出份力!
目前,地級環境監測站面臨較為嚴重的資金,人才和儀器短缺,大部分站只能開展少部測工作甚至不能開展工作,絕大部分監測站未通過計量認證。由于監測能力跟不上,監測工不能發揮其應有作用,給環境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
縣級環境監測站是西藏地區環境監測的主力軍。西藏自治區幅員遼闊,交通不便。自治區中心站雖然具有較強的實力,但也無力進行監測力量全覆蓋,而縣級監測站監測能力又是一片空白,這就尤其需要地級環境監測站發揮其承上啟下的中堅作用。環保部周生賢部長要求環境監測在環境監測工作定位轉型務必做到三個說得清,是實現說得清環境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實現說得清污染物排放狀況;三是實現說得清潛在的環境風險。環境監測站靠什么來支持三得清,當然監測業務能力的轉型升級。同時,企業排污申報,污染源總量控制,污染源集中,都需要監測站提供準確的監測數據,否則就無法實施;依法強化管理,不僅要提高環保意廣泛進行環保法規的宣傳教育,要嚴格執法,更主要是叫排污者心悅誠服、以理服人。執法必須拿出充分、準確的環境監測數據,達到公平公正執法的效果;排污收費是環境保護項工作,按照國家有關排污收費政策法規要求,企業交納排污費,可以是促進企業污染治理,
尤其企業在治理整頓、節能減排期間,需要環境監測站隨時對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進行監測,做到公正、公開、合理收費。
全國環保建項是促進當地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需要西藏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跟內地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為達到年奔小康的目標,地區經濟發展任務很重。目前都在積極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經濟快發展,要先行。
維護生態屏障,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需要青藏高原具有“亞洲水塔”之稱,我國的長江、黃河、瀾滄江以及國際河流雅魯藏布江都發源于青藏高原,這些河流給我國和亞洲地區提供充足的水資源。同時,青藏高原承擔著保護上游水資源安全的重要工作,既要為我國提供安全的水資源,又要為周邊國家如印度孟加拉國等提供安全的水資源,意義重大。這就需要環保先行,做好監測和預警工作。同時,環境監測還承擔著重要的環境應急突發事故的監測工作,為人民群眾的安全健康筑起道強有力的安全防線!
加強地級環境監測站能力建設的建議健全機構,能獨立行使職能隨著全國經濟形勢的迅速發展,環保工作巳成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極為重要的內容,各地區環保工作巳經進入政府序列,地級監測站機構也亟待加強。地級監測站應積極爭取成為獨立法人和財務獨立,同時成立相關業務科室,如大氣室、水室、綜合室、現場室等,這樣有利于專業化,現代化管理。人員編制按照國家二級站的要求,全部納入地級財政體制管理。在業務管理上可實行條塊雙重管理,業務上直接受上級監測站領導。行政上受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領導,實行條塊結合,雙重領導。監測站業務性、科學性、技術性很強,直接受上級監測站領導,有利于科學管理。
爭取行署及各方的支持,解決軟硬件不足西藏地處祖國邊疆,人員稀少。受制于財政供養人員的比例問題以及財政供養資金問題,人員編制直面臨較大瓶頸。但環境保護是新興行業,是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支持行業,同時歷史欠賬較多,地方政府有理由在資金和編制上給予傾斜。同時,地市環保局監測站還可以向對口援藏省市,環保廳及環保部爭取支持,幾方形成合力來共同解決資金問題。有了編制和資金的傾斜,爭取在硬件和軟件上逐步進行解決。
爭取第三方支持,積極推進計量認證工作計量認證是監測站的生命,只有通過了實驗室計量認證,監測站出具的數據采合法有效。同時,通過計量認證這個工作也能很好的推動監測站的能力提升以及質控水平。目前西藏地區絕大部分監測站都因為人員編制及資金問題,以及技術積累問題沒有通過計量認證。各地級站可以嘗試和有能力的第三方實驗室合作,在第三方的培訓以及幫助下提前為計量認證評審做準備。
目前,西藏個地市環保局基本都有分配援藏干部。援藏干部分為環保部委派的短期技術援藏,同時又有各省市組織部委派的三年期援藏干部。這些干部基本來自內地相對發達省市,管理能力及技術能力較強。各地市環保局要充分利用好援藏技術干部的優勢,為監測站的技術能力提升出把力。同時,還可以發揮援藏干部人系兩頭的優勢(頭系內地環保系統,頭系西藏環保系統),聯系內地專家來西藏指導工作。加大培訓力度,及時更新技術知識多年來,由于西藏拉孜縣特殊情況,監測人員知識結構不,很少分配環保專業人員,大部分人員沒有經過專業技術培訓,監測人員的業務能力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環保工作的需要。所以,必須提高地級級監測人員業務水平,應分配具有環保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到地級環保監測站,對現有人員有計劃的進行業務培訓。堅持崗位練兵,培訓技術骨干,選派業務骨干到先進站學習,交流經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提高監測人員的整體業務素質。
理活機制,提高監測人員的積極性西藏地區的環境監測站面臨編制不足及財政資金傾斜不夠的問題,再加上沒有監測能力自然導致沒有委托業務,所以相對局機關及其他行業從業人員待遇不高,表現就是留不住人。這種現狀導致了環境監測站的惡性循環,監測能力不夠導致待遇較差,待遇較差導致人員流失,從而又反過來使得監測能力下降。可以考慮建立(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效率優先)的分配激勵制度。各地監測站應該借事業單位改革東風,理順機制,不僅能讓站里留得住人,更讓站里的監測能力得到提升。
小結
西藏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不僅地處邊境地區,又是重要的民族地區,同時是國內大江大河及國際河流雅江的發源地,是我國重要生態屏障。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環保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地級環境監測工作是地區環境管理工作科學有效的基礎保障,相信在十八大生態文明建設大潮的推動下,在地委行署的支持下,通過全體環保人堅持不懈的努力,環境監測站會有更美好的明天,能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