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則記
摘 要:當前,鋼筋混凝土技術在建筑方面得到很好的應用,在各類的建筑主體結構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文章分析探討建筑主體結構鋼筋混凝土的施工。
關鍵詞:建筑主體結構 鋼筋混凝土 施工
1 引言
建筑主體結構鋼筋混凝土施工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通過對模板、鋼筋的加工制作與安裝以及混凝土施工與防護措施進行探討分析,可以知道,只要我們按照規(guī)定的標準與有效的方法進行操作,建筑主體結構鋼筋混凝土施工才能得心應手,才能更加有利于工程的成功實施。
2 模板設計與施工
2.1 模板的設計要求
建筑模板是一種臨時性結構,它按設計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結構、構件按規(guī)定的位置、幾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確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載。進行模板工程的作用是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加快施工進度和降低工程成本。模板的設計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混凝土的外觀效果,所以模板設計時,應該充分的按照根據(jù)《建筑工程質量驗收的規(guī)范》的標準,要保證強度、剛度、拆裝簡便,又要保證周轉次數(shù)多,操作快,支撐體系必須牢固穩(wěn)定。
2.2 模板的施工
為了增加模板的周轉次數(shù),減少模板拆模損耗,模板結構的安裝應力求簡便,盡量少用圓釘,多用螺栓、木楔、拉條等進行加固聯(lián)結。凡屬承重的梁板結構,跨度大于4m 以上時,由于地基的沉陷和支撐結構的壓縮變形,跨中應預留起拱高度。在模板施工的過程中,為了使模板的周轉使用率得到提高,在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要求新澆筑的混凝土盡早的拆模,如果混凝土的溫度大于氣溫,要準確把握拆模的時間,避免混凝土的表面出現(xiàn)裂縫,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的質量。為避免拆模時建筑物受到沖擊或震動,安裝模板時,撐柱下端應設置硬木楔形墊塊,所用支撐不得直接支承于地面,應安裝在堅實的樁基或墊板上,使撐木有足夠的支承面積,以免沉陷變形。
3 鋼筋的加工制作與安裝
3.1 鋼筋的加工制作
對于結構部位,節(jié)點復雜的構件,應認真全面熟悉圖紙,弄清其錨固方式及長度,對墻體內暗梁、暗柱節(jié)點處各構件的鋼筋排放位置進行合理安排并完全滿足設計要求。避免綁扎時發(fā)生鋼筋擠壓成堆的情況,按圖放樣,在施工前對每一編號鋼筋均應先試制無誤后,方可批量加工生產。鋼筋焊接質量滿足《鋼筋焊接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要求,焊工均持證上崗,并在正式施工焊接前試焊,試件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施工中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取樣進行力學試驗。
3.2 鋼筋的安裝
進入施工現(xiàn)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管理規(guī)定。鋼筋斷料、配料、彎料等工作應在地面進行,不準在高空操作。搬運鋼筋要注意附近有無障礙物、架空電線和其他臨時電氣設備,防止鋼筋在回轉時碰撞電線或發(fā)生觸電事故。綁扎基礎鋼筋時按規(guī)定擺放支架或馬凳架起上部鋼筋,不得任意減少,操作前應檢查基坑土壁和支撐是否牢固。
現(xiàn)場綁扎懸空大梁鋼筋時,不準站在模板上操作,必須要在腳手架上操作,綁扎獨立柱頭鋼筋時,不準站在鋼筋上綁扎,也不準將木料、管子、鋼模板穿在鋼箍內作為立人板。起吊鋼筋時,規(guī)格必須統(tǒng)一,不準長短參差不一,不準一點吊。鋼筋頭子應及時清理,成品堆放要整齊,工作臺要穩(wěn),鋼筋工作棚照明燈必須加網罩。高空作業(yè)時,不準將鋼筋集中堆放在模板和腳手板上,也不要把工具、鋼箍、短鋼筋隨意放在腳手板上,以免滑下傷人,在必須操作時,應配帶安全帶。鋼筋骨架不論固定與否,不得在上行走,禁止從柱子上的鋼箍上下。
4 混凝土施工與防護措施
4.1 混凝土施工前期
應對模板、鋼筋、支架和預埋件進行檢查。檢查模板的位置、標高、尺寸、強度和剛度是否符合要求,接縫是否嚴密,預埋件位置和數(shù)量是否符合圖紙要求;檢查鋼筋的規(guī)格、數(shù)量、位置、接頭和保護層厚度是否正確;清理模板上的垃圾和鋼筋上的油污,澆水濕潤木模板;填寫隱蔽工程記錄。
4.2 混凝土的施工防范措施
在混凝土施工中,為了保證工程質量,一般可采取如下的措施控制和預防。
4.2.1 原材料
優(yōu)先采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如大壩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等。為減少水泥水化熱,降低混凝土的溫升值,在滿足設計和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將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3。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前提下,使用適當?shù)木從郎p水劑,減少水泥用量,延緩水泥水化放熱速率,以減小水化熱。根據(jù)設計要求,混凝土中摻加火山灰、粉煤灰等活性混合材料,替代部分水泥,它具有防水劑、膨脹劑、減水劑、緩凝劑4 種外加劑的功能,能在保證混凝土強度前提下,有效地減小水化放熱量。預冷卻骨料,使混凝土拌合物保持較低的澆注溫度。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內,并不得混有有機質雜物,嚴禁使用海砂作為原料料。
4.2.2 施工工藝
(1)承臺澆注采用自由式泵送,并用塔吊配合,以免接、拆泵或堵管時混凝土出現(xiàn)冷縫。控制澆筑層厚度和進度,以利散熱。
(2)控制澆筑溫度。加強計量監(jiān)測工作,定時檢查并做好詳細記錄,如部分拌合用水以碎冰形式加進混凝土拌合物中,使現(xiàn)場新拌混凝土的溫度被限制在6℃左右。認真對待澆筑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冷縫,并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杜絕。為了混凝土的均勻性,在攪拌終了以前,應使混凝土拌合物中所有的冰全部融化。
(3)預埋冷卻水管。用循環(huán)水降低混凝土溫度,進行人工導熱。循環(huán)水是通過薄壁鋼管系統(tǒng)泵入的,并以井水為最好。
(4)表面絕熱。表面絕熱的目的,不是限制溫度上升,而是調節(jié)溫度下降的速率,使混凝土由于表面與內部之間的溫度梯度引起的引起的應力差得以減小。尤其在冷天,必須減慢表面的熱量損失,因此,常用絕熱材。
4.3 混凝土施工后養(yǎng)護措施
(1)混凝土側鋼木模板在任何季節(jié)施工,都需要鋪設保溫層。磚側模澆筑混凝土前,應回填完成。
(2)混凝土的養(yǎng)護期限:除滿足上條標準外,混凝土的養(yǎng)護時間自混凝土澆筑開始計算,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少于14d,使用其它水泥小于21d,夏天適當延長。
(3)養(yǎng)護期間,混凝土表面應保持熱潮濕狀態(tài),對摻有膨脹劑的混凝土尤應富水養(yǎng)護。如果氣溫低于5℃時,禁止?jié)菜B(yǎng)護。
建筑主體結構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較復雜,除了以上的措施之外,還要嚴格要求施工人員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和標準進行有效施工。
參考文獻:
[1] 蔣曉燕,賈錦龍.淺析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低劣的原因[J].河南建材,2017,(1).
[2] 姜作杰.鋼筋混凝土結構常見質量事故分析及處理[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