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伯庸
吃貨改變歷史
◎ 馬伯庸
你或許不知道,一個愛好美食的吃貨,在無意之中對中國疆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漢高祖開始,中原不斷向南越國派遣使節和軍隊,且打且撫。可是當時的南越國氣候惡劣,瘴氣遍地,地形又特別復雜。南越國軍隊只要封閉幾條北上的通道,漢軍根本沒辦法南下。
在幾十年的時間里,漢代始終沒找到一條能徹底拿下南越國的通道,只好任由它保持獨立狀態。
南越國和漢朝的這種微妙關系一直保持到了漢武帝時期。建元六年,一位叫唐蒙的漢朝使者來到了南越國。南越人對大國使者既盛情款待,又心存提防。
唐蒙也不著急,到處游山玩水,吃喝玩樂。南越人見這位使者好吃,就準備了山珍海味伺候著。
有一天,唐蒙無意中吃到了一種醬,口感非常好,就好奇地問接待的人:“這是什么食物?”南越人回答:“這叫做枸醬,是一種用蔞葉和枸樹果實熬成的酸醬。”唐蒙覺得它實在是太好吃了,就想知道這是哪買的,一問才知道,原來這不是南越國特產,而是蜀中的,所以當地人都叫它蜀枸醬。
作為一個資深吃貨,唐蒙敏銳地想到,南越國和蜀中之間,一定還存在著一條大漢朝廷不知道的貿易路線!他趕緊詳加詢問,南越人也沒多想,告訴他說:“我們番禺西北有一條牂柯江,江面有數里之寬,適宜行大船,直接可以通到番禺城下。蜀中的商品都是順著這條江運來的。”
南越人只當唐蒙是在打聽食物來源,隨口就說了。可萬萬沒想到,唐蒙腦筋轉得太快,立刻從食物聯想到了其他方面——大船能運食物,就能運兵,而且能一直運到番禺城下。
唐蒙趕緊上書武帝,建議說咱們可以設法控制夜郎國的這條水路,順流而下,出兵攻擊到南越國首都。武帝對這個計劃十分贊同。
沒過幾年,南越國爆發呂嘉內亂,隨即在元鼎六年被漢軍滅亡。當時巴蜀方向足足動員了八個校尉,他們沿唐蒙設計的路線,順牂柯江一路行軍。南越國滅亡之后,這支軍隊回程途中,順手滅掉了包括且蘭、頭蘭、夜郎國在內的幾個西南夷,設立了牂柯、犍為兩郡,嚇得諸多部族內附,又設立了越巂、沈犁、汶山郡、武都等郡。
從南邊的番禺到西南的牂柯,萬里疆域歸于漢朝。這一切,竟然都是源于一罐小小的蜀枸醬和一個吃貨的好奇心啊。
(摘自《南都周刊》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