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麗
【摘要】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動脈粥狀硬化班當中含有脂肪核心以及纖維組織,從過去的動物實驗以及臨床研究已經證實高膽固醇血癥會造成血管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的產生。血管生物醫學的進步,更進一步探索細胞激素與生長因子在動脈粥狀硬化的病理機轉,最近已經將動脈粥狀硬化的過程,認為是血管內壁發炎反應的結果。內皮細胞功能異常,平滑肌細胞的增生,乃至于動脈粥狀硬化斑的增厚,會進一步使得血管內腔狹窄,阻礙血流的運行。然而,動脈粥狀硬化斑若不穩定,便可能破裂,造成短時間內大量的血栓形成,完全阻塞住血管,而產生臨床上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腦中風等急性并發癥。
【關鍵詞】Statin;治療前后;停藥;血脂;影響
【中圖分類號】R5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2..01
不管從基礎實驗或是臨床研究,有關降膽固醇藥物statin(或(HMG-CoA)抑制劑)的治療,已經證實可以有效地降低膽固醇,并且改善心血管疾患病人的預后。從大規模的statin藥物臨床實驗作進一步分析,更發現高膽固醇血癥的病人,接受statin的治療所得到的好處,遠超過于血清膽固醇下降程度所能預期的。Statin類藥物已經證實除了可以藉由抑制HMG-CoA阻斷膽固醇的生合成,更有其他多重的、直接的血管保護作用。藉由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抑制平滑肌細胞增生、抗氧化與降低氧化低密度膽固醇濃度、抗發炎、抑制血小板活性與穩定動脈粥狀硬化斑等效能,statin類藥物不但可以防止動脈粥狀硬化斑破裂、甚至有文獻報導statin可以使得硬化斑漸漸退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總共有32位高血脂病人在經過書面同意后,加入本實驗研究。納入實驗病人的條件如下:血清總膽固醇值大于200 mg/dL以及/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大于130 mg/dL。病人臨床上若有慢性炎癥反應、白血球過高(>10,000)、血小版過高(>450,000)、結締組織疾患者,則予以排除。病人在最近六個月內若有急性心血管或腦血管病變者亦予以排除。
1.2 實驗設計
在接受過飲食控制四個星期后,病人開始接受口服atorvastatin(每天10 mg)藥物治療。病人如果有其他的藥物必須使用,則繼續投與。在經過三個月的連續atorvastatin藥物治療后,病人則被要求停藥。在治療前(baseline)、治療后停藥當天(therapy)、以及接下來連續三天,皆抽取病人的10 mL血液以作為離心取血清準備。所有血液標本都是在經過空腹12小時后的早晨取得。離心完的血清冰凍并置于攝氏-76度的冰箱內以備分析。
1.3 生化分析
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乃利用酵素分析的方式。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利用新鮮血漿經由phosphotungsticacid/MgCl2沈淀后測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利用Friedewald公式計算而得。
1.4 統計方法
有關本文獻統計分析,是采用SAS8.21版軟件。所有膽固醇、sCD40L、adiponectin以及resistin的血中濃度測量值皆以算數平均數±標準偏差來表示。所有的血脂肪測量值是用mg/dl做單位,adiponectin用μg/mL做單位,sCD40L以及resistin則用ng/ml做單位。第一部份由于statin停藥后做連續測量,統計方法是利用GEE來做分析,并根據性別與年齡作調整。第二部分有關statin治療對于adiponectin以及resistin血中濃度的影響,則采用pairt-test。所有統計方法當P<0.05時,則認為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2 結 果
Statin治療前后以及停藥后連續三天(statinwithdrawal)對于血中血脂肪測量值的影響所有病人在atorvastatin10 mg/day三個月的治療前后,以及statinwithdrawal后連續三天,所測得的血中血脂肪濃度。經過統計分析,可以發現病人血中的總膽固醇(264.94±16.23)mg/dl vs(183.44±16.34)mg/dL,(P<0.05)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83.17±34.56)mg/dL
vs(122.00±17.66)mg/dL,(P<0.05),在經過三個月的atorvastatin治療后,有顯著有意義的降低。
Statin治療前后以及停藥后連續三天(statinwithdrawal)對于血中sCD40L測量值的影響,在治療前后以及停藥連續三天后,血清測量值的系列變化。在經過三個月的atorvastatin治療,可以發現sCD40L的濃度在治療后,有顯著的降低(1.93±1.13)ng/mL vs (1.30±0.97)ng/mL;(P<0.05)。sCD40L的血清濃度,雖然好像在atorvastatin停藥后第一天與停藥當天比較時,(1.79±1.40)ng/mL;(P>0.05)以及停藥第二天(與停藥當天比較時,(1.75±1.12)ng/mL;(P>0.05),有下降的趨勢,然而此時尚未達到統計學上的有意義。
參考文獻
[1]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0》概要[J].護理管理雜志.2012(01).
[2] 血脂異常與高血壓的關聯[J].彭強.中華高血壓雜志.2007(10).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