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莎
【摘要】目的 通過對48例頸部患者X線、CT片、MRI臨床檢查結果分析,對患者病變情況進行區別,為下一步治療提供影像學依據。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調查法隨機抽取臨床48例患者進行檢查。結果 通過對患者的X線、CT片、MRI進行檢查,區別三者的優劣勢,注意針對不同患者的使用情況進行不同的方法。結論 通過頸部常見的疾病的CT和MRI表現,臨床可以檢查出如淋巴結轉移癌、神經源性腫瘤、甲狀腺腫瘤、頸部動脈體腫瘤,檢查時要注意在MRI檢查時應當避免隨身帶金屬物品,X射線和CT難以區分時,可應用加強措施。
【關鍵詞】頸部X線檢查;頸部CT檢查;頸部MRI檢查;磁共振
【中圖分類號】R733.3;R730.44;R44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2..02
1 基本材料
采用隨機抽樣調查法隨機抽取我院近三年來48例頸部患者,就其病例的X線、CT片、MRI臨床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研究。其中X線患者8例,CT片患者22例,MRI患者18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
MRI(頸部磁共振)成像檢查結果分析研究。這一點對于軟組織的分辨率要比CT高,MRI成像灰階,T1值和T2值的特點呈現出如下的特點:信號強度與圖像的亮度成正比,即信號的強度越高,圖像的亮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越大,白色的程度也就越白,反之情況也是如此。而T和R值與信號強度的關系則呈現出另外方面的特點:即T1值的長度越長,則信號強度就呈現出越低的情況,則CT臨床上的圖像就會表現出越黑的情形,相反情況T2值越長,那么信號的強度就會越高,所顯示出來的CT圖像也就越白。頸部先天性囊腫經常表現為顯著的長T1和T2,頸部腫塊表現為T1長、T2短。
2 檢查方法
2.1 基本方法
臨床上采用隨機抽樣調查的方法對48例患者進行X線、CT掃描片以及MRI情況進行檢查。
2.2 臨床適應證
臨床適應證主要包括:(1)淋巴結轉移癌以及惡性淋巴細胞腫瘤的檢查;(2)神經源性腫瘤的臨床檢查;(3)甲狀腺腫瘤的臨床檢查;(4)戲部動脈體腫瘤的臨床檢查;(5)脂肪腫瘤的臨床檢查。
2.3 臨床禁忌證
臨床禁忌癥主要包括:(1)惡性病質、體質過度虛弱者禁忌檢查;(2)高血壓患者,檢查刺激可能會誘發腦出血患者禁忌檢查;(3)智力障礙的患者,不能夠理解和配合檢查的患者禁忌檢查;(4)其他比如說精神病患者、不能夠耐受檢查的患者禁忌檢查。
3 結 果
頸部常見的疾病的CT和MRI表現。
3.1 淋巴結轉移癌
MRI在T1加權圖像上表現出與周圍肌肉信號強度相似,而在T2加權圖像上較肌肉組織信號強度增高,結節中央壞死在T1加權圖像上呈較低信號,在T2加權圖像上呈較高信號強度,增強掃描以后,在T1加權圖像上與CT表現出相類似。
3.2 神經源性腫瘤
包括神經鞘膜腫瘤以及神經纖維腫瘤。在CT掃描時多呈現出圓形或者橢圓形腫塊,部分腫塊顯示腫瘤內部有囊腫性變。MRI軸位上顯示神經源性腫瘤多呈現出圓形或者橢圓形,邊界光滑,在T1加權圖像上,與肌肉組織信號相同,在T2加權圖像上呈現出稍高信號強度,中央壞死區呈現出長T2信號強度,伴有厚壁。矢狀位及冠狀位可以顯示腫瘤與鄰近大血管關系。
3.3 甲狀腺腫瘤
CT掃描腫瘤多呈現出類圓形,單發或者是多發,大小不等,邊界清楚,腫瘤內部呈現出低密度的改變,少數可以見到鈣化,注入人造影劑以后,病灶可能會有所強化,但是密度仍然低于周圍正常的甲狀腺組織。
3.4 頸部動脈體腫瘤
CT影像臨床表現出頸部動脈三角區域內部可以見到圓形或橢圓形腫塊。MRI表現在T1加權圖像上顯示與鄰近肌肉組織相等或者稍高的信號強度,T2加權圖像上顯示與正常脂肪組織信號相等或者稍高信號。
3.5 甲狀腺癌
臨床上CT掃描早期顯示多呈現出結節狀,迅速發展成為團塊狀或者分葉狀軟組織影,腫塊內相應密度呈現不均勻狀態,邊界不是十分清楚,可以見到有鈣化情況,增強掃描強度不均勻,壞死區域尤其強化。MRI臨床上表現在T1加權圖像上稍高、稍低或者相等信號的情形,如果說有腫瘤內部出血情況,可以為高信號,在T2加權圖像上,信號呈現出不均勻增高情況出現。
3.6 惡性淋巴細胞腫瘤
CT掃描早期呈現出單個或者多個結節情況的出現,后期經常融合成較大的腫塊,與周圍的組織分界不十分清楚,常常有壓迫推移表現,腫塊密度不均勻,增強后多表現為不均勻的強化情況。MRI臨床上表現出T1加權圖像上呈現出低信號或者等信號強度情況,在T2加權圖像上呈現出不均勻的高信號強度情況。
3.7 脂肪瘤
臨床上CT值表現為80~100 Hu,這是脂肪腫瘤在CT上所呈現出的獨特表現,與周圍正常的脂肪組織分界不清楚,其內可以見到有分隔情況出現,鄰近組織可以有受壓迫而移位的情形,小的脂肪腫瘤沒有明顯包膜情況出現,CT上有可能與正常的脂肪組織難以區分,需要與對側同一部位進行比較分析研究。MRI臨床上表現出T1和T2加權圖像上顯示出與正常脂肪組織信號相等或者稍高的情形。
4 結 論
頸部患者通過對X線、CT片、MRI臨床檢查結果,并進行相關的分析研究,可以為治療提供幫助,值得注意的是在MRI檢查時應當避免隨身帶金屬物品。頸部X射線可能是CT檢查時難以區分結構時,可以應用加強X射線或者CT。所有這些情況臨床檢查上只要我們注意就可以避免。
參考文獻
[1] 苗英章,等主編.《耳鼻喉頭頸外科速查手冊》,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4,682.
[2] 賈宜民.主編.《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64,852.
本文編輯:王 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