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曉俊

【摘要】目的 觀察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肺心病急性發作期的療效。方法 將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肺心病急性發作期患者53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比采用常規治療(對照組,26例)與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增用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觀察組,27例)的療效差異。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接受了中西醫聯合治療后,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92.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4%,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臨床上在治療肺心病急性發作期患者時,可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增用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可予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肺心病急性發作期;葶藶大棗瀉肺湯;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2..01
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發病患者多以老年人為主,是影響老年人群健康的一項主要疾病類型,若患者在急性期未能夠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將很有可能會致使患者的心肺功能進一步惡化,甚至致殘、致死[1]。本文將以我院所收治的肺心病急性發作期患者53例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增用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的療效情況,現將具體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肺心病急性發作期患者53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肺心病的診斷標準,排除風濕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以及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將其依據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齡51~75歲,平均(66.2±2.6)歲;病程8~25年,平均(13.2±5.4)年。對照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齡52~77歲,平均(67.5±2.3)歲;病程8~24年,平均(13.5±5.1)年。兩組患者的各項常規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止咳、抗感染、強心利尿與吸氧等綜合治療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用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方劑構成為:葶藶15 g,大棗20 g。并依據患者的具體癥型指導用藥,廢棄腎虛:可給予患者甘草、灸麻黃各6 g,瓜蔞、半夏、貝母、萊菔子各10 g,生石膏30 g;寒痰壅盛:可給予患者蘇子、白術、當歸、半夏、陳皮、厚樸各10 g,茯苓30 g;脾腎陽虛:可給予患者陳皮、半夏、豬苓、貝母、桂皮、桔梗、白術各6 g,白芍、茯苓、澤瀉、車前子各10 g。煎制服用,早晚各1次,持續給藥2周。
1.3 觀察指標
依據《中醫藥管理局綜合療效判斷標準》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顯效:經臨床治療后患者心肺功能改善至Ⅱ級,呼吸困難、咳嗽、紫紺等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經臨床治療后患者心肺功能改善至Ⅰ級,呼吸困難、咳嗽、紫紺等癥狀顯著改善;無效:經臨床治療后患者心肺功能無任何改善情況,病情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將上述統計資料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在對兩組患者分為采取了相應的治療措施后,其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2.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65.4%,且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肺心病的病程進展往往較為緩慢,常見臨床癥狀表現主要有肺、心功能衰竭為主。在祖國醫學理論中人為肺心病急性發作屬“肺賬”、“喘證”范疇,因咳嗽、肺癆、哮喘等病癥的長期影響所引發。在中醫典籍《千金方衍義》中便有記載“肺癰已成,吐如米粥,故用葶藶破水瀉肺,大棗護脾通津” [2]。
在本次研究中對肺心病急性發作期患者采用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其方劑中葶藶具有強心,減小患者心率的功效[3]。結合以辯證施治,對不同臨床表現的患者采取以相應的加減方給藥治療,能夠實現對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的有效改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臨床上在治療肺心病急性發作期患者時,可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增用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可予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寶恩.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急性發作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6):110-111.
[2] 侯藝鋒.34例肺心病急性發作的臨床治療[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3):319-320.
[3] 周 勤.葛根素輔助治療肺心病急性發作效果及血液流變學臨床探究[J].中國醫療前沿,2013,(9):33.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