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萍
(黃淮學院動畫學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藏獒多吉》是中日合拍的一部動畫電影。影片改編自作家楊志軍的長篇暢銷作品《藏獒》,講述了少年田勁與藏獒多吉相識,并成為摯友的故事。影片中廣袤美麗的高原風景,充滿冒險的敘事展開,以及對人與動物之間情誼的渲染,是其最為獨特之處。影片采用二元對立的敘事模式,展現了田勁與藏獒多吉面對艱難和兇險時的勇氣、智慧和擔當,既有鮮明的成長主題,也有對人與自然的思考。這些主題的闡釋,都與影片豐富的情感表現有著重要關聯。本文從空間的情感表現、豐富的情感書寫以及對觀眾情感審美期待的滿足三方面,討論《藏獒多吉》的情感空間。
電影空間是電影創作者以聲畫語言,通過各種場面調度與剪輯技術建立起來的人物活動場所。電影空間在表現人物思想性格、表現影片基調以及渲染情感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雖然空間的情感表達通常是感性的和間接的,但其具有的感染力和審美效果,與其他電影語言相比,卻并不遜色。一部成功的電影,其空間必然是與敘事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并帶給觀眾豐富的情感體驗。在《藏獒多吉》這部影片中,電影創作者通過精心的空間布置,不僅提升了電影的視覺審美效果,也明確地表達出特定的情感與主要立場。
首先,空間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敘事基調。在影片中,空間總體上可劃分為兩種:其一是城市空間,主要以田勁回憶的形式展現。由于記憶中是田勁和媽媽在一起生活的片段,所以具有溫馨浪漫的色彩。影片以溫暖的色調,展現了田勁與媽媽在一起的重要片段,尤其是對江南水鄉風景的描繪,使觀眾沉浸在溫柔的情感中,也理解了田勁媽媽為何無法適應高原生活。其二是青藏高原,這是影片中出現的主要空間,影片的絕大多數情節都在這里展開。青藏高原廣闊蒼涼的景色,與影片的敘事基調相吻合。總體而言,影片可歸為悲劇之列,無論是小田勁與多吉的情感,還是多吉的結局,都具有悲劇色彩。但悲劇中也蘊含著溫暖的力量,藏族人的熱情好客、田勁與父親拉格巴的和解,都讓這種溫暖通過影像傳達給了觀眾。
其次,空間與電影敘事結合在一起,使情感的抒發更具力度。以影片中雪山上多吉與羅剎的大戰為例,這里的空間是雪山,敘事的主體包括多吉與羅剎,其他藏獒以及母藏獒那日是敘事的輔助。當多吉與眾多藏獒在雪山下時,從山巔上傳來了低沉、闊大的吼叫聲,山巔與羅剎的咆哮結合在一起,詮釋了羅剎的強大。面對兇猛的“惡魔”羅剎,獒王不再顧忌多吉,而是與眾多伙伴一起進攻羅剎,但它們的進攻只能傷及羅剎的毛皮,藏獒們紛紛倒下。多吉與羅剎展開最后的對決。多吉利用自己的靈活性引誘羅剎進攻,使羅剎撞到山石上損傷了一只眼睛,但多吉還是被它咬成重傷。當那日眼看要落入羅剎的血盆大口中,多吉發動了又一次沖鋒,并猛力咬住羅剎的脊柱。羅剎在疼痛難忍的情況下,只能狂奔以求甩掉背上的多吉,但疼痛使它慌不擇路而撞上了巨大的錐形山石,羅剎這頭惡魔也就此殞命。人跡罕至的雪山之巔,使這場對決更具雄渾氣魄。多吉為舊主報仇的勇氣,使它敢于向羅剎發動進攻。而他的機智和頑強,使勝利的天平最終向自己傾斜。影片對多吉的態度無疑是頌揚的,而高原上壯美的雪山正好與多吉相契合,情感與空間在這里完成了融合。
最后,某些特定的空間元素,有力地闡釋了影片的情感主題。以山崖下的石頭平臺為例,這一空間元素在影片中出現了兩次,并形成前后呼應。第一次是多吉與那日纏斗,多吉一直在躲閃,而那日則不斷進攻,最終兩條狗跌落山崖,掉在了山腰的石頭平臺上。成年藏族人索納姆認為兩條狗必死,但田勁沒有放棄,他爬到石臺上,發現它們還有氣息,就開始著手拯救它們。田勁與多吉的感情由此生發。第二次則是多吉在擊倒羅剎之后,發生了雪崩,多吉拼盡最后一點力氣救了田勁,而自己卻撞到了石頭上跌落山崖。這一次多吉躺在崖下的石臺上再也沒有醒來。它的舍命救主,也為它與田勁的情感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從田勁救多吉,到多吉救田勁,影片的敘事完成了回環,而情感則得到了升華。人與狗的友誼凝結在這一空間中,形成了震撼人心的風景。
《藏獒多吉》的情感書寫既有時間上的變遷,也有空間上的多層次性。實際上,整部影片的敘事都是以人物情感的走向與變化進行展開推進的。豐富性的情感書寫,有效地增強了影片的感染力。
首先,父子親情是影片情感書寫的重點之一。親情是文學藝術作品永恒的主題,影片中,田勁的母親因病離開人世,而作為醫生的父親卻沒有照顧媽媽,這是田勁心中的一道坎。田勁初到青藏高原,感受并不好,吃得不習慣、受到頑皮的孩子欺負,這些都可以忍受,但父親的冷漠使他感到了徹骨的孤獨。作為藏族人的拉格巴,對本民族的同胞有著特殊的情感,因此他才選擇留下來成為牧民的醫生。拉格巴不善于溝通,當兒子田勁剛剛到達高原后,他仍然忙于醫療工作,而忽略了田勁的感受。影片通過細節,刻畫出父子之間的隔閡。例如,田勁在初次遇見多吉之后,他想要和父親分享自己的新發現,但拉格巴卻打斷了他的話,并告訴田勁自己明天要出門,讓田勁好好看家。田勁也失去了向父親表達心聲的興趣,轉而狠狠地啃咸肉充饑。拉格巴并不是不愛田勁,而是不善于表達這種愛。當拉格巴送梅朵拉姆回家時,他向梅朵拉姆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對我的恨能讓他變得堅強一些,至少能讓他在草原上活下來。”可見,拉格巴期待著田勁的成長,只不過他的方式并不合適。在田勁遇到危險時,拉格巴才表現得像個父親。例如,田勁喂多吉吃肉時被咬了一下手掌,拉格巴馬上拉過田勁的手探察,并讓梅朵拉姆拿酒來消毒;田勁沖到雪山上,而多吉與羅剎正在撕咬,拉格巴十分擔心地抱住兒子。通過這些細節可以發現,父子親情是無法割舍的,只是二人的溝通還不順暢。
其次,田勁與多吉的友情也是影片刻畫的重點。在以往的以動物為主角的電影中,往往歌頌的是動物對主人的忠誠,這使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并不平等。如《忠犬八公》中,當教授不幸離世后,秋田犬“八公”無論風吹日曬,還是陰晴雨雪,每天準時出現在車站等候主人的出現。影片所歌頌的正是秋田犬對主人的忠誠。而在《藏獒多吉》中,人與狗之間的情感有互動的過程,兩者之間可以稱之為友情。多吉與田勁第一次見面,就從灰熊的掌下救出了田勁,這使田勁見識了藏獒的威力,也令他對多吉產生了好感。受傷的多吉受到了田勁的照顧,它在內心也慢慢認同田勁,并且從放羊開始,以幫助田勁的方式報恩。田勁對多吉十分信任,當眾多村民懷疑多吉就是殺人兇手時,田勁堅信多吉不會做這種事,并放走了被鎖住的多吉。在雪山上,暴風雪襲來,多吉和那日保護了田勁與諾普,使兩個孩子得以生還。影片最后,多吉舍命從雪崩中拯救田勁,為二者的關系畫上了句號。同時,藏獒的“獒性”可以說與其祖先的“狼性”相對,或者說獒性隱喻人性,而狼性則是獸性。多吉身上閃耀的人性光輝,是其與人類平等的表現。由此可見,田勁與多吉的互動頻繁以及多吉的獒性,使二者間脫離了傳統的主人與動物奴仆的關系,而形成了平等的朋友關系。此外,多吉不僅是田勁的朋友,也是自然的象征,是人與自然之間的情感聯系。田勁與多吉的關系表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才能找到自己的靈魂歸處。
滿足情感的宣泄與精神上的愉悅是一部影片滿足大眾審美需要的基礎。觀眾走進影院不僅有視聽審美需求,也有更高層次的審美期待。一部能夠獲得商業與口碑雙贏的電影,不僅能夠給人帶來獨特美感,也必然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藏獒多吉》在情感表現方面,是影片最突出的審美特征之一。影片具有獨特的視聽美感,不僅對多吉樸素的道德感、多吉與田勁的友情,以及田勁與父親之間的情感表現等令人印象深刻,也通過這些,清晰地闡述了電影本身的情感立場。
首先,美感是觀眾對電影最基本的情感需要。一部電影要獲得成功,首先就要激發觀眾的觀看的熱情,而美感無疑是博取觀眾注意的重要手段。《藏獒多吉》具有令觀眾賞心悅目的美感,且具有吸引觀眾的民族風情。《藏獒多吉》的情節來源于藏族的民間故事,而藏族的民間故事中有不少民俗文化的身影,正是這些地方性民俗文化的融入,促進了藏族民間故事的本土化,增添了民間故事的藝術魅力,推動了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把民俗融入民間故事中,還促進了民俗的符號化,為展現地方性民族文化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影片中多次展現了藏民們的民俗生活風情。例如,藏民穿衣的方式,在天氣不冷的情況下,他們右臂通常袒露在外邊,右邊的衣袖則空著。還有藏族人的佛珠、耳環等飾品,以及男性藏族人的紅色頭巾等,充滿了異域風情。而藏族群眾住的地方,是搭建在草原上的帳篷,在開闊的草場上,一派綠意盎然,遠處是云霧繚繞的雪山,這對久居城市的觀眾來說,無疑具有賞心悅目的美感。
其次,影片在展現了多吉與田勁所經歷的種種磨難后,為人物的情感歸屬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田勁與父親的情感隔閡消融了,田勁欣喜地看著眾多小藏獒,而拉格巴則用慈愛的眼神看著田勁,并輕拍著田勁的肩膀,父子之間的情感變得融洽。田勁最終選擇在高原上留下來,繼承了父親的事業,作為藏族群眾的醫生繼續服務,說明他已經理解父親當年的苦衷,他心中的那道坎消失了,轉而變成了對父親的愛。而田勁與那些淘氣的孩子也相處融洽,他與多吉的故事使那些藏族孩子再也不敢輕視這個從城市來的孩子,他們圍在田勁的身邊,聽他吹奏美妙的樂曲。此外,對多吉的思念也是田勁的情感焦點,在多吉死后,那日產下了眾多的狗仔,這些金色毛皮的小家伙兒,是多吉生命的延續。影片以充滿浪漫主義的方式,展現了多吉再一次在高原上奔跑的鏡頭。這些鏡頭看似冗余,然而卻余味悠長,是人物肢體、語言表演之外的另一種言說形式,雖然沒有情節的推動,卻對整部影片純美藝術氣息的營造,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觀眾在看到多吉的身影后,對多吉的緬懷之情油然而生,多吉與田勁的友情也在這里得到了升華。此外,電影創作者通過講述多吉的故事,也清晰地表明了其電影創作的情感立場,即對美好事物的愛與對邪惡事物的憎惡,并揭示了勇敢、責任和善良是人們戰勝困境的力量源泉。片中的惡勢力最終都得到了應有的下場,羅剎死于雪山之上,而殺人的強盜嘉洛死于羅剎的口中,他們的滅亡印證了善惡終有報的因果關系。
綜上,《藏獒多吉》以兒童的視角講述了少年田勁與藏獒多吉之間真摯而深厚的友誼。影片的情感表現是獨特和豐富的,對于提升電影的審美價值而言自然不可或缺。就目前的國產動畫電影而言,很多創作者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如何使畫面更絢麗、更美觀,而忽視了敘事這一核心要素。能夠把一個好的故事用恰當的電影語言去表現,激發和滿足觀眾最樸素的情感需要,恐怕是目前國產動畫影片需要解決的最緊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