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中樞神經感染患者血腦屏障通透性與腦脊液IgG的臨床關系探討
李艷
目的探討中樞神經感染患者中血腦屏障通透性與腦脊液免疫球蛋白G(IgG)的臨床關系。方法分別選取結核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和病毒性腦膜炎各20例,另選取排除中樞神經感染的患者20例作為對照組。對比相關數據。結果3種中樞神經感染患者和對照組患者腦脊液IgG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每兩組之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種感染患者中通透性損害越嚴重,腦脊液IgG水平越高(P<0.05)。結論腦脊液IgG可用來鑒別中樞神經感染類型,且和血腦屏障通透性損害程度存在明顯的正向相關性。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血腦屏障通透性;腦脊液;免疫球蛋白G
中樞神經感染是指中樞神經系統由于受到致病微生物的入侵導致患者出現感染癥狀的一種疾病,也是神經內科臨床上的常見病。研究顯示[1],中樞神經感染患者中血腦屏障通透性往往會隨著病情變化發生不同程度的異常改變,腦脊液蛋白質成分改變明顯,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可造成嚴重損傷。另有研究指出[2],中樞神經感染患者腦脊液免疫球蛋白G(IgG)可以用來鑒別感染類型,預測患者的預后效果。由此可以推測,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者血腦屏障的通透性與腦脊液IgG存在明顯的關聯。為了進一步探討二者的臨床關系,筆者特選取3種常見的中樞神經感染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展開試驗研究,詳情如下。
自醫院神經內科門診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結核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和病毒性腦膜炎患者中分別選取20例作為甲組、乙組和丙組,另根據配對原則選取同時間段內收治的20例需要進行腰椎穿刺但是排除中樞神經感染的患者,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甲組、乙組和丙組均符合中樞神經感染指征,且經相關檢查確診為相應疾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存在其它類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者,存在臟器病變者,罹患惡性腫瘤者,合并全身性或者其它系統性疾病者。甲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42~68歲,平均(53.6±5.4)歲;乙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齡43~69歲,平均(52.9±6.1)歲;丙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40~70歲,平均(53.4±5.2)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齡40~72歲,平均(53.3±5.4)歲。組間性別和年齡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均常規進行腰椎穿刺,留取腦脊液標本,并按照15 000 r/min的轉速進行離心分離處理,處理時間為5 min,取上清液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測定腦脊液IgG水平,并采用酶聯免疫法測得腦脊液白蛋白水平,所用儀器為日本強生公司生產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另抽取空腹靜脈血,按照上述方法測得血清IgG,將腦脊液測得結果與血清測得結果進行對比,可得白蛋白指數。
血腦屏障損害嚴重程度判斷標準:白蛋白指數>7且≤14者記為輕度損害;白蛋白指數>14且≤30者記為中度損害;白蛋白指數>30且≤100者記為重度損害。
(1)對比不同疾病類型患者腦脊液IgG的差異。(2)對比3種中樞神經感染患者中不同血腦屏障通透性損害程度者IgG的差異。
3種中樞神經感染患者和對照組患者腦脊液IgG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甲組患者水平最高、乙組患者水平稍低、丙組患者水平更低、對照組患者水平最低,詳見表1。
表1 不同疾病類型患者腦脊液IgG比較(±s)

表1 不同疾病類型患者腦脊液IgG比較(±s)
注:與結核性腦膜炎比較,aP<0.05;與化膿性腦膜炎比較,bP<0.05;與病毒性腦膜炎比較,cP<0.05
?
3種中樞神經感染患者中血腦屏障通透性不同程度損壞者腦脊液IgG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重度者最高,中度者次之,輕度者最低,詳見表2。

表2 中樞神經感染患者中不同血腦屏障通透性損害程度者IgG比較
中樞神經感染患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中樞神經系統受到致病微生物入侵,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組織出現炎癥反應[3]。此類疾病患者大多病情發展迅速,病勢洶涌,臨床治療難度較大,且預后差等特點。此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者在發病早期并無明顯的特異性癥狀,容易出現漏診和誤診等,已經成為臨床醫生困擾的對象。有研究顯示[4-5],對中樞神經感染患者來說,血腦屏障的結構和功能均很容易受到炎癥因子的破壞而出現異常,然而血腦屏障作為中樞神經組織最為關鍵的保護層,主要有血管內皮細胞、基底膜和毛細管周圍膠質細胞突起組成,一旦被損害,則大分子物質很容易進入腦內,對腦組織和中樞神經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傷性刺激,最終可導致嚴重的預后不良。
腦脊液主要存在于蛛網膜下腔和腦室內部,具有調節顱內壓、保護腦組織、參與腦組織物質代謝等積極作用,是維持正常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重要的動態代謝活性物質,能夠通過腰椎穿刺取得[6-7]。中樞神經感染患者不管致病微生物類型和感染部位,只要存在炎癥反應便可導致血腦屏障的結構和功能損害,進而影響其通透性,使得白蛋白以及IgG等大分子物質也可進入腦脊液中,因而白蛋白常作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者血腦屏障通透性損害嚴重程度的評估指標,且腦脊液IgG也可作為一項輔助評估指標[8]。腦脊液白蛋白與血清白蛋白的比值即為白蛋白指數,能夠準確顯示出中樞神經感染患者血腦屏障通透性的損害程度[9]。由此可知,在理論層面而言,中樞神經感染患者血腦屏障通透性越強,腦脊液IgG水平也越大。
本研究結果中,不同疾病類型患者腦脊液Ig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甲組患者水平最高、乙組患者水平稍低、丙組患者水平更低、對照組患者水平最低,提示在臨床實踐中可根據腦脊液IgG水平評估中樞神經感染的致病微生物類型;血腦屏障通透性損害越嚴重,腦脊液IgG也越高,證實中樞神經感染患者中血腦屏障通透性與腦脊液IgG存在明顯的正向相關性。
綜上所述,不同中樞神經感染類型患者腦脊液IgG存在明顯差異,其中結核性腦膜炎最高、化膿性腦膜炎其次、病毒性腦膜炎最低,可用來鑒別感染類型,且二者均和血腦屏障通透性損害程度存在明顯的正向相關性。
[1] 邵春青,李兆倫,劉志偉,等. 血腦屏障完整性及鞘內Ig G合成率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2):164-166.
[2] 傅玨,周月平,余莎莎,等. 吉蘭-巴雷綜合征患者血-腦脊液屏障損傷與24小時鞘內免疫球蛋白G合成率的關系及其臨床意義 [J]. 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4):1638-1641.
[3] 鄭玉明,孫志寶,安慶華,等. 中樞神經感染患者血腦屏障通透性與腦脊液IgG的相關性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8):1724-1726.
[4] 張玉琴,李煌,許文,等. 栝樓桂枝顆粒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的血腦屏障通透性及神經保護作用[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15,30(5):1410-1417.
[5] 王翊飛,張李濤,褚正民,等. 微創穿刺引流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療效及血腦屏障功能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7,24(3):249-252.
[6] 鄒海,彭道榮,吳永昌,等.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腦脊液中免疫球蛋白與IL-6 的表達與意義[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30):5897-5900.
[7] 周月平,朱德生,胡斌,等. Guillain-Barré綜合征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內源性免疫反應與腦脊液蛋白的相關性[J]. 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7,30(1):13-15.
[8] 張緒偉,王友培,馬艷平. 寡克隆區帶與免疫球蛋白G指數監測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的臨床研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3):2886-2888.
[9] 王秋麗,楊碩,劉暢,等. 40例顱內感染患者腦脊液病原菌培養結果及腦脊液相關指標變化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82-84.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meability of Blood-Brain Barrier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IgG in Patients With Central Nervous Infection
LI Yan Electroencephalogram Room, Neurology Department, Hu’nan People's Hospital, Changsha Hu’nan 410005,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meability of blood-brain barrier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immunoglobulin G (IgG) in patients with central nervous infection.Methods20 case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purulent meningitis and viral meningitis were selected, and 20 patients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Comparing related data.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IgG between 3 kings of patients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very two groups (P < 0.05). The more serious the permeability damage in the infection patients, the higher the CSF IgG level(P < 0.05).ConclusionCSF IgG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type of central nervous infection,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rmeability of blood-brain barrier and the extent of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serebrospinal fluid; immunoglobulin G
R742
A
1674-9316(2017)23-0071-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3.035
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腦電圖室,湖南 長沙 4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