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井林
(廣西上思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上思縣 535599)
豬圓環病毒病與傳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的診斷與分析
梁井林
(廣西上思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上思縣 535599)
廣西上思縣某豬場育肥豬近期發生疫病,主要表現在病豬發熱、咳嗽、呼吸困難、體表發紺和急性死亡等癥狀。剖檢發現病豬氣管內積聚血樣粘液,肺臟充血腫大,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脾臟腫大等典型病變。結合豬群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測結果最終確診該病例是由豬圓環病毒病和傳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引起的。
豬圓環病毒病;傳染性胸膜肺炎;診斷;混合感染
豬圓環病毒病是由豬圓環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疫病。該病可以感染各年齡段的豬,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豬皮炎腎病綜合癥、豬呼吸道疫病綜合征、母豬繁殖障礙、肉芽腫性腸炎和仔豬先天性震顫等多種癥狀[1]。豬圓環病毒感染的豬可以導致機體免疫系統受損,使其易于繼發其他病原,從而引發更為嚴重的臨床癥狀。該病的流行給我國養豬生產帶來巨大威脅。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ia,PCP)是由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的一種細菌性呼吸道疫病。該病的急性型主要表現為急性出血性纖維素性肺炎,慢性型則以纖維素性壞死性胸膜肺炎為特征[2]。該菌可以感染各年齡段的豬,但是以2~5月齡的育肥豬最為多見。隨著現代養豬密度的增加以及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干擾,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已經成為阻礙我國養豬業發展的重要病原之一。
近年來,由于圓環病毒疫苗的廣泛使用,使豬圓環病毒病在大多數豬場中得到了較為有效的控制,但是部分豬場尤其是散養戶由于生物安全措施不健全以及疫苗免疫不合理等原因導致圓環病毒在豬群中循環傳播,豬群總體抗病能力低下,從而易于繼發細菌性疫病。筆者近期就診斷了一起豬圓環病毒病和傳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的病例,現將診斷過程報告如下:
2017年7月初,廣西上思縣某豬場育肥豬發生疫病。主要表現為育肥豬發熱,咳嗽,腹式呼吸,體表發紺等癥狀。急性發病豬在出現癥狀后半天內即死亡,且死前鼻孔流出血樣液體。據養殖戶介紹,該豬場存欄育肥豬100頭,屬于自繁自養模式。在母豬配種前和仔豬斷奶后各免疫一次豬圓環滅活苗,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沒有進行免疫。待筆者前去豬場會診時,該豬場已有6頭育肥豬表現嚴重呼吸道癥狀,其中2頭豬已發病死亡。本次病例只波及4月齡的育肥豬,母豬和仔豬沒有出現臨床癥狀。
病死豬臀部、腹部、耳根等部位發紺,鼻孔流血。剖檢發現病豬氣管積聚血樣泡沫樣液體。肺臟高度充血腫大,呈紫紅色,肺間質增寬(圖1A)。胸腔積液,呈淡黃色。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尤其是腹股溝淋巴結腫大3倍左右。脾臟腫大(圖1B)。其他器官未見明顯病變。筆者采集病豬肺臟、淋巴結、脾臟等部位進行實驗室檢測。

圖1 病豬典型病變照片
用無菌接種環采集病豬肺臟接種到含NAD(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因子和5%犢牛血清的TSA培養基上,置于37℃培養箱中培養約48h,觀察到光滑、半透明,針尖大小的菌落。無菌采集單個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在顯微鏡下看到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參考張建新等[3]建立的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PCR診斷方法對所分離的菌落進行PCR鑒定。結果顯示,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陽性(圖2)。

圖2 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PCR檢測結果
采集病豬肺臟、脾臟和淋巴結的少量組織進行充分碾磨,加入適量的PBS后攪拌均勻并分裝到1.5mlEP管中,將組織勻漿反復凍融3次后置于普通離心機中進行適當離心,取離心后的上清液進行病毒學檢測。分別參考羅廷榮等[4]建立的豬瘟病毒RT-PCR檢測方法、韋瑩等[5]建立的藍耳病病毒RT-PCR檢測方法和李瑩瑩等[6]建立的豬圓環病毒2型PCR檢測方法對組織病料進行豬瘟、藍耳病和圓環病毒2型的檢測。檢測結果顯示,豬瘟和藍耳病陰性,豬圓環病毒2型陽性(3)。

圖3 組織樣品病毒檢測結果
結合豬場發病情況、病豬剖檢病變以及實驗室檢測結果最終診斷出該病例是由豬圓環病毒2型和傳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引起的。豬圓環病毒病是危害養豬業的一種重要免疫抑制性疫病,該病的病原感染機體后,可以在抗原遞呈細胞如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上進行復制,從而導致這些細胞的抗原遞呈能力下降,進而影響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的充分激活[7]。同時有研究表明,PCV2可以上調機體IL-10的分泌[8],而IL-10是一種強免疫抑制性細胞因子。因此,PCV2感染可以導致機體的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全面受損,最終為其他病原的入侵提供了便利。
PCV2在豬群中普遍存在,一般情況下單獨感染不易引發臨床疫病,只有在其他刺激因素的影響下才能促進疫病的發生。今年7月初,廣西普遍出現炎熱多雨的天氣,而該豬場并沒有采取有效的防濕降溫措施,導致豬出現高溫應激,且豬舍潮濕易滋生細菌,豬群面臨巨大的感染壓力,導致豬體內的PCV2活躍,從而引發臨床癥狀。PCV2感染機體后,豬群的抗病能力大大降低,使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乘虛直入,最終導致豬圓環病毒病和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混合感染。
當前,防控豬圓環病毒病和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主要依靠健全的生物安全措施和有效的疫苗免疫。豬場要采用自繁自養,全進全出的養殖方式,若要引種或外購仔豬,需將引進的豬進行隔離飼養,并做好各項血清學和病原學檢測,確保引進豬群健康后方可入場。同時要做好豬場的日常消毒工作,防止病原的擴散。豬場可以根據本場的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豬圓環病毒苗和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菌苗,同時要定期檢測豬群抗體水平,從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若暴發豬圓環病毒病和傳染性胸膜肺炎,應及時將臨床健康豬進行緊急免疫接種并隔離飼養,將發病嚴重或病死的豬進行焚燒或深埋,同時對豬場環境和飼養工具進行全面消毒,最后選用敏感藥物拌料飼喂一周,防止細菌的繼發感染,降低豬場損失。
[1]覃一峰,季程遠,吳桂杰,等.豬圓環和偽狂犬混合感染引起育肥豬腸炎和呼吸道疫病的診斷與分析[J].廣西畜牧獸醫,2017,33(3):137-139.
[2]鄧舜洲,張貽傳,全木華,等.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的分離鑒定[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3,25(6):913-915.
[3]張建新,朱巖昆,馬金友,等.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PCR診斷方法的建立與應用[J]. 中國畜牧獸醫,2013,40(4):69-72.
[4]羅廷榮,波丹,黃憲高,等.RT—PCR檢測豬瘟病毒初探[J].廣西農業生物科學,2001,20(1):17-20.
[5]韋瑩,洪紹鋒,覃艷然,等.一株Nsp2蛋白自然缺失123個氨基酸的PRRSV分離和鑒定[J]. 動物醫學進展,2015,36(10):34-38.
[6]李瑩瑩.廣西陸川豬呼吸道疫病綜合征的流行病學調查及豬圓環病毒2型的分離鑒定[D]. 廣西大學,2014.
[7]林文君,黃明慶,殷海鵬.豬圓環病毒2型對豬的免疫抑制機理[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0,(8):17-18.
[8]史利軍,任林柱,李剛.豬圓環病毒2型免疫抑制機理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09,30(3):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