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艷 徐正軍 王相子 開 妍 周 偉 陳昌海
(江蘇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南京 210036)
2016年江蘇省豬口蹄疫監測結果分析
徐小艷 徐正軍 王相子 開 妍 周 偉 陳昌海
(江蘇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南京 210036)
為了解江蘇省豬口蹄疫感染和免疫情況,采用熒光RTPCR和ELISA方法,對收集的8000份豬組織樣品和2718份豬血清樣品分別進行口蹄疫病毒核酸和O型口蹄疫抗體檢測。數據顯示,口蹄疫病毒核酸陽性率為0;O型口蹄疫抗體合格率為68.95%。結果表明,江蘇省規模場和屠宰場豬口蹄疫防控情況較好;O型口蹄疫抗體合格率略低于70%,說明仍有個別場戶的口蹄疫免疫工作存在瑕疵。
口蹄疫;監測;分析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臨床上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膚發生水泡和潰瘍為主要特征,主要侵害豬、牛、羊等偶蹄動物[1]。該病傳播迅速,發病率高,可引起幼畜死亡,成年畜生產性能下降,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并嚴重影響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流通貿易,是世界上危害最嚴重的豬病之一[2]。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必須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是國家強制免疫動物疫病之一。
按照《2016年江蘇省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方案》要求,為了解江蘇省豬口蹄疫感染和免疫情況,開展了口蹄疫病毒核酸、O型口蹄疫抗體檢測,以便準確了解當前口蹄疫防控效果,為科學防控豬口蹄疫提供科學依據。
2016年采集并保存的豬組織樣品(豬扁桃體或淋巴結)8000份,豬血清樣品2718份,覆蓋全省13個市70個縣(市、區)。
高通量組織破碎儀(QIAGEN Tissuelyser Ⅱ);全自動核酸提取工作站(QIAsymphony SP);熒光定量PCR儀(ABI 7500);全自動洗板機(Bio-Rad 1575);酶標儀(ELX808IU)。
QIAsymphony Virus/Bacteria Mini Kit,購自上海賽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口蹄疫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購自深圳生科原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口蹄疫O型液相阻斷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豬口蹄疫病毒O型IgG抗體檢測試劑盒(酶聯免疫法),購自深圳芬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采用磁珠法提取病毒核酸;采用熒光RT-PCR方法檢測口蹄疫病毒核酸;采用液相阻斷ELISA方法檢測O型口蹄疫抗體,合成肽疫苗則采用VP1結構蛋白ELISA進行檢測。具體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檢測豬扁桃體樣品564份、豬淋巴結樣品7436份,檢出口蹄疫病毒核酸陽性樣品0份,陽性率為0(表1)。

表1 不同場點類型豬口蹄疫病原學檢測結果
檢測豬血清樣品2718份,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合格1874份,合格率為68.95%。
2.2.1 不同季度檢測結果。一至四季度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合格率分別為83.37%、77.68%、65.78%和52.92%(表2)。四個季度的檢測結果差異極顯著(X2=189.77,P<0.01)。

表2 不同季度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檢測結果
2.2.2 不同地區檢測結果。13個地市中,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檢測結果差異較大(表3),合格率最高的為80.45%,最低的為32.16%;達到國家規定標準70%以上的有8個市,占61.54%(8/13)。

表3 不同地區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檢測結果
2.2.3 不同場點類型檢測結果。規模場、散養戶、屠宰場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合格率分別為:68.67%、67.95%和84.44%(表4)。三種不同場點類型的檢測結果差異極顯著(X2=138.59,P<0.01)。

表4 不同場點類型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檢測結果
2.2.4 不同監測形式檢測結果。采用定點監測和飛行監測的形式對豬O型口蹄疫進行免疫抗體監測,合格率分別為72.52%和65.81%(表5),差異極顯著(X2=14.21,P<0.01)。

表5 不同監測形式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檢測結果
2.2.5 不同免疫情況檢測結果。對免疫情況明確的樣品按照使用的疫苗種類和接種次數進行分類統計,不同免疫情況下,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檢測結果差異較大(表6、表7)。免疫O型合成肽苗和O型滅活苗后,抗體合格率分別為73.27%和62.34%,差異極顯著(X2=31.41,P<0.01);免疫1次和免疫2次及以上的合格率分別為65.03%和69.78%,差異顯著(X2=5.60,P<0.05)。

表6 不同疫苗種類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檢測結果

表7 不同免疫次數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檢測結果
病原學檢測中,無論是規模場,還是屠宰場,均未檢出口蹄疫病毒核酸陽性樣品,說明江蘇省規模場和屠宰場豬口蹄疫防控情況較好。
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合格率為68.95%,略低于70%,說明仍有個別養殖場戶的口蹄疫免疫工作存在瑕疵。該數據較孫玉霜[3]等報道的天津地區2014年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水平監測84.97%的合格率低,較陳曦等[4]報道的安徽省2015年豬口蹄疫定點監測32.87%的合格率高,說明不同年份、不同地區間,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合格率差別很大。
時間上,一至四季度,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合格率呈現逐步顯著下降的態勢,這可能與樣品來源有關,一季度的樣品均來自規模場,其余三個季度的樣品來自規模場和散養戶,且散養戶的樣品數量占比較大;三季度開始,合格率低于70%,四季度為最低點,僅為52.92%,分析原因可能與養殖模式有關,散養戶大多在一季度引進仔豬,育肥后四季度出售,臨近出售時,有的養殖戶存在僥幸心理,能不免疫就不免疫,出現疫苗已過了有效保護期還未加強免疫的情況,導致四季度免疫抗體合格率最低。
地市間,省內13個地市的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檢測結果呈現顯著的地區差異。蘇南范圍內的市1、市8、市13,蘇中范圍內的市11,蘇北范圍內的市3合格率均低于70%,提示合格率高低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無明顯相關性,各地對該病是否足夠重視、是否將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才是重中之重。
不同監測場點中,養殖環節涉及的規模場和散養戶的合格率均低于70%,說明養殖環節是該病防控的關鍵點;流通環節中的屠宰場合格率較高,可能與監測場點的選擇有關,本年度監測中涉及的屠宰場均為大型屠宰場,各項管理措施比較規范。
不同監測形式中,定點監測在全省選擇規模場作為定點監測點,多為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控水平較高的場,每個季度進行一次采樣監測;飛行監測在全省隨機選擇規模場和散養戶,在春季、夏季和秋冬季集中防疫期間分別開展一次采樣監測。因遵循“隨機”的采樣原則,飛行監測中被采樣場戶的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控水平參差不齊,而且其中散養戶的樣品數量較多,占飛行監測樣品總數的72.73%。與規模場相比,散養戶的疫病防控意識明顯薄弱很多。因此,散養戶樣品比重大的飛行監測與全部是規模場樣品的定點監測相比,兩者檢測結果差異極其顯著,飛行監測的合格率明顯偏低。
在疫苗免疫次數相同的情況下,O型合成肽苗免疫后抗體檢測結果比O型滅活苗好。在選擇同一種疫苗的情況下,免疫2次及以上的抗體檢測結果比免疫1次好,與黃寶學等[5]報道的廣西省田東縣豬群O型口蹄疫抗體水平監測結果、高權利等[6]報道的同種口蹄疫疫苗免疫次數對比試驗中的結果一致。為了使豬群獲得較好的免疫抗體水平,應對豬群進行至少2次口蹄疫疫苗免疫。
陳曦等[4]報道的安徽省2015年豬口蹄疫定點監測中,對豬A型口蹄疫抗體進行了檢測,陽性率為25.95%。分析認為雖然出現了抗體陽性的情況,但并未發現臨床病例,說明存在隱性帶毒現象。2014年6月,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一生豬屠宰場發生A型口蹄疫輸入性疫情,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分離出了A型口蹄疫病毒,說明江蘇省應對豬A型口蹄疫給予高度重視,密切跟蹤監測。同時,需要對豬場使用的口蹄疫疫苗現狀進行調研,對目前豬群中A型口蹄疫的流行情況進行評估,從而明確豬口蹄疫免疫及監測相關策略和措施。
[1]蔡寶祥.家畜傳染病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149-156.
[2]謝慶閣.口蹄疫[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12-15.
[3]孫玉霜,李穎,李秀梅,等.天津地區豬口蹄疫免疫抗體水平監測及分析[J].動物醫學進展,2016,37(7):127-130.
[4]陳曦,王軍,占松鶴,等.安徽省2015年豬口蹄疫定點監測分析[J].中國動物檢疫,2016,33(7):4-6.
[5]黃寶學,蒙振畝,班雪花.豬群O型口蹄疫抗體水平監測與免疫接種[J].畜牧與獸醫,2016,48(4):104-106.
[6]高權利,劉陽,張智鵬,等.豬O型口蹄疫政府統購苗和市場高效商品苗免疫效果比較分析[J].中國獸醫雜志,2016,52(5):47-49.
徐小艷(1980—),女,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