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恒琳
摘 要:只有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才能夠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生存。文化領域受社會政治經濟的影響,在新的社會背景下,逐漸形成了新興產物。影視文學是剛興起和發展的一種特殊文字題材。我們可以將它看作電影和電視藝術的衍生品。作為一種新的文學形式它具有自身獨特的性質。影視文學通過對人物形象的細致刻畫從而運用文字展示思想情感。本文具體闡述了影視文學的產生背景,就現今社會背景提出有效的發展措施。
關鍵詞:大眾文化;影視文學;審美觀;審美價值
前言:事物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會進行派生。影視文學能夠為影視提供腳本,其通過用語言進行細致的刻畫,從而展示我們的現實生活。影視文學和小說具有一定的差異,它不是通過閱讀的形勢被大眾了解,觀眾主要通過觀看影視作品接觸到影視文學。大眾文化視域下影視文學具有較高的文學審美價值。
1淺談影視文學
電視和電影的出現和推廣為影視文學提供了發展環境,影視文學和戲劇文學有所同也有所不同,兩者都能為表演者提供腳本,其不同之處在于兩者的性質不同。影視文學要比電影出現的要晚,影視文學是影視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演員熟讀影視文學融入自己的理解從而呈現出最終作品。影視文學主要有兩種形成方式,一種是原創影視文學一種是改編暢銷小說。我們可以發現,影視文學具有受眾廣泛的一大特點,其影響較大,不受年齡、文化、愛好、地區限制。
影視文學思想是編劇思想的表現,其思想能夠帶來一定的社會效應。金庸武俠就是一大典型代表。編劇在進行創作時一定要把握好主體,具備正確的審美價值,營造出積極向上的影響。
影視劇的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于群眾。原有的社會環境下影視作品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影視作品能夠展示優良品質。生產力決定文化的發展,現今社會大環境發展變化,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下相關單位難以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持平,過于強調經濟效益。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影視作品缺乏藝術價值,難以可持續發展。作品與現實嚴重不符,內容較為膚淺。
2具體分析影視文學的審美功能
我國和國外交流日益密切,國外文化傳入我國,影視文學受其影響其功能不斷增加,逐漸呈現出民族化、世界化、商業化發展趨勢。另外影視文學具有歷史性,當環境發生變化其中心思想也會發展變化,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發展特點。
我們所說的民族性主要是指影視文學可以在發展過程中吸收借鑒其他國家優秀文化和優秀思想,但是我們要意識到必須要保持自己原有的特色,這是開展任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影視文學相關人員要意識到民族性的重要性,重點呈現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形成自身獨特的民族風格,用自己的本土語言促使我國民眾具有民族情感。觀眾通過觀看影視作品來了解民族發展歷史,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影視文學審美價值的世界性是指我國逐漸與世界接軌,外國文化不斷傳入我國。影視作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思想學習,滲透其他國家先進理念,從而為群眾提供全新的體驗。影視文學審美價值具有商業性,主要是因為影視藝術和文學作品有所不同,其目的之一就是獲得經濟效益,它集中了全體的力量,相關人員投入時間和精力進行創作,它在提升群眾體驗的同時產生一定的商業價值。只有這樣才能收回本金,有資金進行再創作。影視作品要以一定財力為生產前提。
3我國影視文學審美價值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3.1數量與質量脫節
一些投資商進行影視作品投資,在這種情況下擾亂了原有的環境。影視作品失去了原有的創造本心,過度追求經濟利益,金錢氣息較為濃重。影視文學制作門檻較低,市場上影視文學創造數量激增。另外為了獲得更多的投資一些影視作品中穿插過多的廣告,形成了一種風向,在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保證影視文學創作質量。影視文學數量與質量之間沒有呈現正比關系,在審美方面難以達到多種因素的協調統一。另外相關人員在創造過程中嚴重脫離群眾主力,缺乏社會主流意識,沒有展現出我國真正的發展狀況,難以引起群眾的情感共鳴,這是影視文學創造質量不佳的主要原因。
3.2抄襲嚴重,盲目跟風
現今影視文學創作人員沒有自己的獨創作品,單純復制粘貼他人作品,導致市面上作品數量較多但是類型、風格較為單一,影視文學嚴重脫離現實、脫離社會、脫離人民。另外現今影視文學創作陷入了發展怪圈,過于追求明星效應,不再重視作品質量,將資金用在明星演員上,對編劇的重視度不高,編劇缺乏創作積極性,難以形成激勵,難以創作出優秀作品。
3.3如何改變影視文學創作現有局勢
培養一些專業人才,提高影視文學創造門檻,嚴控數量,緊抓質量。同時要進行合理的投資分配,脫離發展怪圈。創造人員要端正態度,深入人民群眾,展現小人物的故事。提高編劇的薪資待遇,制定激勵機制,對他們提出硬性要求,鼓勵他們進行原創,杜絕抄襲現象。編劇在創造過程中注重商業化、世界化、民族化三者之間的協調統一,以展現我國本土文化為工作重點,突顯我國民族歷史,另外還要保證作品的大眾化,要意識到只有面向廣大觀眾才能夠從根本上尋求發展。
4結束語
影視文學要通過問世不斷挖掘大眾文化,從而塑造出更加直觀、更能引發人們情感共鳴的感知形象。影視文學工作人員要認清發展主題,進行工作調整,保證作品能夠面向人民、面向社會、面向國家,展現積極向上的精神。
參考文獻:
[1]黃燕,鄧金玉.游走于文學與影視之間——從廣西作家“觸電”看“觸電”對文學創作的影響[J].電影評介,2013(11):73-74.
[2]苗壯.影視文學之影視故事模型分析[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1(01):61-63.
[3]王慧才.讓理論之花在實踐中結出豐碩之果——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研究[J].音樂探索,2014(04):102-10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沉浸式”對外漢語項目視角下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課題編號:SK2016A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