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雷紀
“要不遺余力地為弘揚黃大年精神鼓與呼”
——專訪南寧市關工委主任林恩材
本刊通訊員 雷紀
我們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017年5月25日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

林恩材在整理搜集的黃大年事跡資料(圖/賴有光)
今年以來,有一個名字響徹南寧、響徹中華大地,這個響亮的名字就是黃大年。
黃大年1958年出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1996年在英國利茲大學以排名第一的成績獲得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曾在劍橋ARKeX地球物理公司任研發部主任、博士生導師、培訓官。2009年12月,他放棄了在英國的優厚待遇,懷著一腔愛國熱情返回祖國,受聘于吉林大學,從事尖端科學研究。他帶領一支包括外國院士在內的300人的科研團隊,為我國“巡天探地潛?!碧钛a了多項技術空白,在航空地球物理領域有的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局部處于國際領先地位。這位功勛卓著的地球物理學家于1月8日因病逝世,享年58歲。他以令世人景仰的至誠情懷、敬業精神和高尚情操,踐行了1982年大學畢業時給同學“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留言。5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7月23日,中共中央作出了追授黃大年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決定。
從南寧走出的黃大年,是南寧人的驕傲。在南寧,很多老一輩人都對他充滿了欽佩之情,最有代表性的要數83歲的老人、南寧市關工委主任林恩材。林恩材德高望重,人們都尊稱他林伯。筆者來到新民路65號林伯家,就此進行了專訪。
“黃大年是從我們南寧走出去的,他的事跡真的感人肺腑。很久沒這樣感動了,為南寧走出這樣一位優秀的人物特別驕傲!”林伯雖已是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鑠,提起學習宣傳黃大年,立刻來了興致。他告訴筆者,雖然他和黃大年沒有見過面,但可以說精神相通,自從在媒體看到對黃大年的報道就感動不已,覺得很有必要把這一先進事跡宣傳出去,特別是要讓南寧的青年一代好好學習這一楷模,讓其崇高精神在家鄉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弘揚光大。
林伯從書柜中拿出厚厚的一冊剪報,都是國家、省以及《南寧日報》《南寧晚報》等地方媒體報道黃大年事跡的文章,是他幾個月來收集剪貼的。他說,這里的每一篇文章他都仔細讀過,有的讀了好幾遍。為了宣傳好黃大年,他曾到其就讀的園湖路小學,了解其少年時期的學習和生活故事,探詢其成長軌跡;還看了其從事的高端科研課題的文章,因為這樣才能真的將其讀懂。他還拿出一篇題為“以黃大年為榜樣 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的宣講稿,這是為宣傳黃大年反復推敲精心準備的。
談到學習宣傳黃大年精神活動的進展情況,林伯向筆者介紹:在中共中央作出追授黃大年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決定之前,南寧市委就作出了在全市廣泛開展學習宣傳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活動的決議。市關工委積極響應。7月24日召開了關工委辦公會議,就發揮關工委和五老作用,廣泛開展學習黃大年精神活動,專門進行了學習討論,并提出了以下五點意見:向全市關工委系統發通知,布置學習宣傳黃大年工作;收集黃大年的先進事跡,整理成書面材料供開展巡回報告使用;召開全市家長學校講課專家座談會,把宣傳黃大年精神納入家長學校授課內容;聯系市教育局共同到園湖路小學調研,建議該校建立校友黃大年展覽室;發動五老,積極參與到學習宣傳黃大年精神活動中來。這五點意見,大都是他這段時間深入思考得來的。7月28日,市關工委將這次會議情況向市委作了書面報告,得到了市委的認可。現在,這五點意見基本得到了落實。林伯從書柜中又拿出了一封信,是他在9月初以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名義寫給市委書記王小東的。信中就如何深入開展這一活動提出了四點建議:舉辦黃大年事跡報告會,重點報告對象是科技教育界和青少年;指派專人收集有關黃大年的文字、圖片、音像等資料和實物,建立黃大年展覽館,并組織開展故事會、演講會等活動;充分發揮南寧媒體在開展學習黃大年精神活動中的作用,加大宣傳報道力度;對全市前段學習黃大年事跡活動情況作一次調研和檢查,各有關單位作一次書面匯報。談及這些,林伯很興奮,他說:“這幾點建議,得到了王書記的首肯。其中涉及關工委的工作,我們老同志正在積極落實之中?!?/p>
“要不遺余力地為弘揚黃大年精神鼓與呼!”交談中,林伯不止一次提到這話。筆者問起他這樣做的動力是什么?他略加思索回答,他從小就崇尚英雄。特別是董存瑞、黃繼光、雷鋒、焦裕祿等革命英模,一直是他心中的偶像。1954年,他在福建師范學院化學系讀書時入了黨,擔任學生總會主席,1956年任福州市學聯主席,后來在南寧從教、從政,曾任南寧市委宣傳部部長、組織部部長,在南寧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崗位退休后任市關工委主任。學英模、做英模,是他一直以來的人生追求,不論在職還是退休,不論做什么工作,他都是先進,都是模范,獲得了很多榮譽。2015年,他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他帶領的南寧關工委團隊,連續三次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說到這里,他的眼睛倏地閃亮了,提高了聲音說:“記得愛國作家郁達夫曾經說過,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英模是榜樣,英模是旗幟,能夠引領一個時代。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英模的引領?!?/p>
分手之際,林伯深沉地說:“這就是所謂的‘英模情結’吧。引導青年人學英模、做英模,是一名老關工的職責,也是一名老共產黨員的人生追求。”
別過林伯,這話仍久久在耳邊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