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牧天
(南京市廣播電視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2)
基于Lectora的響應式課件的設計與制作
葛牧天
(南京市廣播電視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2)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信息化技術水平的突飛猛進,在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教育信息化也成了當前形勢下必然的發(fā)展趨勢。同時,隨著在線教育、終身教育等的興起,學生的學習模式也在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樣一種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的類似PPT的演示型課件已經無法勝任信息化教育的模式,其缺點也日漸放大,如內容展示枯燥、無法與學生進行互動、不方便進行移動學習等。在新的環(huán)境下,需要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的新的課件,來滿足新形式下學生的學習需求。文章詳述了基于Lectora的響應式課件的設計與制作,并分析了其應用效果和不足,以期更好地為廣大學習者提供服務。
Lectora;響應式課件;教育信息化
對于目前的教育領域來說,課件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PPT類的展示型課件,一種是基于B/S架構的網(wǎng)絡課件。其中,展示型課件只適用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課件內容相對枯燥,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并且對移動設備的支持性很差,已經逐漸無法適應新環(huán)境下的教育教學。而基于B/S架構的網(wǎng)絡課件,可以支持網(wǎng)絡學習,內容上可以與學習者互動,如果設計時考慮周到,還可以支持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不同設備訪問。也正是這些優(yōu)點,使得這種結構的課件更受到學習者的歡迎。
同時,根據(jù)研究顯示,目前越來越多的人習慣用智能設備而不是傳統(tǒng)的電腦進行學習,這些智能設備在尺寸、屏幕分辨率、操作方式上均和傳統(tǒng)的電腦有所區(qū)別,為了提高課件的使用體驗,這時就需要開發(fā)響應式課件來滿足各種不同設備的訪問需求。響應式課件就是指課件響應式設計。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設備屏幕上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顯示效果,但會盡量減少放大縮小或者平移的影響,使得學習者無論使用何種設備,都可以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響應式課件的展示效果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響應式課件在不同設備的展示效果
目前,響應式內容的開發(fā)都使用了相同的原理,就是內容的放置是基于流動網(wǎng)格,而這些流動網(wǎng)格又基于使用中設備的寬度而發(fā)生變化。當視圖區(qū)域減小,網(wǎng)格也同時縮小,同時內容的版面重新安排,這樣就不需要使用水平滾動條或者縮小版面。這樣的設計需要開發(fā)者掌握和具備較強的網(wǎng)頁編寫能力,例如CSS媒體框架的編寫能力以及Java Script網(wǎng)絡的腳本語言的使用能力,也正是這些因素導致很多教師不愿意或沒有能力開發(fā)響應式課件。因此,教育行業(yè)也迫切需要支持響應式課件的快速開發(fā)工具。而Lectora系列軟件,就能很好地滿足這方面課件開發(fā)的需求。Lectora是美國Trivantis公司開發(fā)的一款功能強大、操作簡單的快速課件設計制作軟件,軟件提供給開發(fā)者一個豐富的編輯環(huán)境,它的多功能性和易操作性可以幫助開發(fā)者制作出各類適用范圍廣的課件和各種在線演示。并且可以直接發(fā)布為支持scorm標準的Web html格式,方便學習者直接使用學習,并且在最新的版本Lectora 16中,開始支持響應式課件的設計。利用Lectora 16開發(fā)響應式課件,并不需要設計者考慮復雜的屏幕大小問題,軟件本身設計了5種可能遇到的視圖:臺式機視圖、平板電腦橫版視圖、平板電腦豎版視圖、手機橫版視圖和手機豎版視圖。理想狀態(tài)下,設計者只需要在臺式機模式下進行一次版面設計,課件內容就會在其他幾種模式下自動放縮和排列出來。如果對系統(tǒng)自動的調整效果不滿意,還可以在每一種視圖模式根據(jù)當前的特殊情況進行微調,來達到最好的展示效果。
這里以筆者利用Lectora 16制作的“玩轉Android”為例,來探討Lectora 16制作響應式課件的基本方法。“玩轉Android”是服務于開放大學終身教育的一門微課程,主要介紹了關于安卓手機的一些基礎知識,具體內容共分為了10個微課,在網(wǎng)絡上供學習者訪問使用。課件的學習對象為社會所有學習者。也正是因為學習者的性質,可能會有大量來自于移動智能設備的訪問,因此將“玩轉Android”設計成響應式課件是十分有必要的。
整個“玩轉Android”課件,采用了類似APP的導航結構,進入具體內容學習時,頂部為當前所學習的具體內容,左側為隱藏式的導航菜單,默認為隱藏,需要時可以滑動調出進行內容跳轉,主要區(qū)域為微課的內容展示區(qū),具體內容是事先編輯制作好的“玩轉Android”動畫視頻,整個課件的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玩轉Android”課件框架設計
整個課件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可能的學習人群,以及學習者所使用的設備,尤其重點考慮了手機等智能設備的特性和訪問習慣,因此設計時要求課件界面清晰明了,智能設備的初學者也可以方便使用;課件盡可能地少出現(xiàn)大段的文字內容;按鈕盡量設計明顯且分開,防止移動設備上出現(xiàn)誤觸摸的情況;導航菜單默認為隱藏,減少屏幕占用,將幾乎100%的屏幕空間留給微課視頻,需要時可以通過標題欄的菜單呼出按鈕調出菜單導航按鈕,實現(xiàn)學習內容的跳轉。
確定了課件的設計,接下來利用Lectora 16軟件對課件進行設計制作。打開軟件,注意和以往版本的Lectora軟件不同,這里需要創(chuàng)建一個具有響應能力的作品(見圖2)。

圖2 Lectora創(chuàng)建具有響應能力的作品
進入了設計模式,課件設計的頂部出現(xiàn)了5種設計視圖(見圖3),從左往右分別為手機縱向模式、平板電腦縱向模式、電腦桌面模式、平板電腦橫向模式和手機橫向模式。一般情況下,我們只需要在桌面模式下進行編輯設計,系統(tǒng)會自動調整其他模式下課件的布局。當然這樣自動生成的布局不可能完美,很多情況下,需要我們手工進行重新調整,來達到各種模式下的完美呈現(xiàn)效果。

圖3 Lectora響應式課件的5種設計模式
具體課件設計時,參考了很多手機程序的界面設計,和以往的課件不同,這里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按鈕式設計,而是圖標式的設計,大小合適的圖標看上去一目了然,并且方便手機點擊,不會造成操作上的困難以及誤操作的產生。進行調整后,整個課件的界面在5種訪問模式下均可以完美呈現(xiàn),受到版面的限制,這里展示兩種典型的情況,分別為桌面訪問模式視圖以及手機縱向訪問模式視圖(見圖4—5)。

圖4 “玩轉Android”桌面模式視圖
完成了課件首頁結構設計,接著是具體的內容頁面。由于10節(jié)微課的動畫視頻已經提前做好,這里只需要在做好具體頁面后,直接導入視頻動畫即可。Lectora軟件支持MP4的視頻文件,并且本身提供了視頻播放器可供瀏覽器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課件考慮到了移動設備的流媒體播放,因此采用了分辨率為1 920×1 080 ppi,編碼方式為H.264的MP4視頻,可以幾乎在所有設備上獲得較為完美的播放效果。

圖5 “玩轉Android”手機豎版模式視圖
最后是導航菜單的設計。為了最好的學習效果,在默認情況下,菜單為隱藏,在需要時,通過設計的菜單呼出按鈕呼出。通過菜單可以跳轉到任意的微課內容,可以回到課件的主界面或者直接隱藏菜單繼續(xù)當前的學習。菜單的編輯以及最終效果如圖6所示。
完成了全部的設計過程,接下來是生成具體的課件。Lectora支持將課件發(fā)布為離線模式(exe文件)或者在線的Web格式(html5標準)。這里根據(jù)課件的使用需求,將其發(fā)布為Web格式。發(fā)布完成后,經過測試沒有錯誤之后,直接上傳至學校的學習平臺,提供給學習者進行學習反饋。

圖6 “玩轉Android”菜單編輯
課件發(fā)布以后,也在多個設備上進行了測試,包括了電腦端的IE瀏覽器,Edge瀏覽器,F(xiàn)irefox瀏覽器,Android手機,各代iPhone以及iPad。經過實際測試表明,在以上各類常見設備中,無論橫屏或者豎屏的情況,課件均能夠自動響應,達到了預期的設計效果。
課件的使用人群沒有特定的限制,所有愿意學習的人都可以使用本課件。為此筆者也詢問了身邊的一些人群以及觀看使用過本課件的一些學習者。大家都沒有意料到這樣類似的響應式布局能在課件中出現(xiàn),并且對課件的訪問效果表示滿意,并且希望將“玩轉Android”這門微課程深入地開發(fā)下去,更好地服務于終身教育。
當然,用Lectora開發(fā)響應式課件目前也存在著一些缺點。Lectora軟件雖然功能十分強大,但在視頻動畫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因此制作這門課程時,先利用別的軟件完成了視頻部分的制作,直接導入Lectora使用。此外,雖然軟件自動會生成不同的響應式布局,但是自動生成的效果難以令人滿意,如果想達到一個好的效果,需要花費時間耐心地調整不同模式下的具體布局。軟件本地中文化后,一些功能的翻譯令人難以理解,需要多次摸索領悟其具體含義。但是,這些小缺陷并不能掩蓋Lectora是一門課件開發(fā)的利器。
在教育信息化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一些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新的移動自主式的終身學習模式也必將引領起新的潮流。我們在制作教學資源的同時,也要盡可能做到一次制作,任何設備均可用。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資源的使用效率,也可以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教育的趨勢,更好地為廣大學習者提供服務。
[1]張一春.精品微課設計與開發(f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陸靈明.M-learning時代網(wǎng)絡課程設計新范式—響應式課程設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10):49-51.
[3]孫濤,鄒蓓,袁順,等.Lectora軟件制作課件應用研究與實踐[J].福建電腦,2015(11):157.
[4]Lectora中國博客.Lectora 16快速入門指南[EB/OL].(2016-05-19)[2017-10-25].http://blog.sina.com.cn/lector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sponse courseware based on Lectora
Ge Mutian
(Nanji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2,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China,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dvancing rapidly, and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rise of online education and lifelong education, the learning mode of students has also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In such an environment, similar to the traditional PPT demo courseware has been not qualified for the informatization of education mode, its disadvantages are also increasingly enlarged, such a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ontent boring, unable to interact with the students, which is not convenient for mobile learning and so on. In the new environment, a new coursewar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 is proposed to meet the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response courseware based on Lectora, and analyzes its application effect and deficiency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majority of learners.
Lectora; response courseware;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葛牧天(1985— ),男,江蘇南京人,工程師,學士;研究方向: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