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
落枕多由睡眠姿勢不當、枕頭高低不適,使頸部筋肉長時間被過分牽拉所致,也有的是因為頸部扭傷,或感受風寒所致。而按摩可調氣活血,舒筋散寒,通絡止痛,故可治落枕。

懸鐘穴
膽經上的懸鐘穴(位于小腿外側,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專管人體骨髓的匯集,對與骨和髓有關的疾病都有治療作用。
如不小心落枕,脖子就會好幾天恢復不過來,這是因為睡眠姿勢不當,造成頸部一側肌群在較長時間內處于過度拉伸狀態,局部氣血失于調和,寒邪乘虛而入,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影響代謝產物的排出,頸部肌肉便產生了痛感和僵硬感。而懸鐘穴是治療落枕最好的穴位。因為它主髓,而髓與骨相連,對氣血虛弱和失調導致的落枕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落枕后只要用滾、揉、捏、推等手法給懸鐘穴強有力的刺激,只需十來分鐘,就能感到頸部變輕松,如釋重負。而且,經常輕輕敲打懸鐘穴還有降血壓的功效。

腕骨穴
要想頸椎安,常揉腕骨穴。
定位:沿小指尺側向后,靠近腕橫紋的凹陷處即腕骨穴,是防止治落枕的常用方法之一。
操作:出現落枕后,可用右側拇指掐住腕骨穴,反復按揉,先輕后重。按摩后,先不要馬上頻繁轉動脖子,要保持全身放松。每次按摩10分鐘左右,一天按摩3~5次即可。

液門穴
定位:液門穴位于4、5掌指關節間凹陷中,屬于少陽三焦經穴。
操作:令患者將患側手伸出,用大拇指端緊按液門穴,同時囑患者頸部盡力做前屈后伸、左右旋轉動約半分鐘,此時疼痛即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