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補扶志短板助脫貧
太白縣在扶貧工作中,針對“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在送錢送物、送米送油、送產業送項目的同時,大力宣傳群眾身邊脫貧致富的人和事,利用電視、廣播、手機、傳單等宣傳下白云村“能人”黨員齊永麗等脫貧致富的典型事跡,激發貧困戶勞動致富的信心,營造“我貧困我丟人、我脫貧我光彩”和“好吃懶做可恥、勤勞致富光榮”的社會氛圍,引導貧困戶形成“物質扶貧扶一時,精神扶貧扶一世”的思想,樹立“敢于挖窮根,敢于甩窮帽”的觀念,實現“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徹底轉變。
(王 雯)
7月12日上午,漢陰縣職教中心和縣畜牧獸醫中心在澗池鎮東風村共同舉辦貧困勞動力扶志和農村實用技能培訓班。縣畜牧獸醫中心陳老師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畜牧產業發展現狀、扶持政策,畜牧養殖上的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陳老師還和學員進行了交流,勉勵學員要利用好脫貧攻堅的好政策,勤勞進取,依靠自己的誠實勞動改變貧困現狀,實現脫貧致富。此次培訓中,東風村共有100余名貧困戶參加。
(鄧永新 黃 維 鄺 健)
嵐皋縣南宮山腳下花里村女青年張鑫流轉水田268畝種植蓮藕。從7月初荷花開放以來,吸引了來自周邊鄉鎮、縣城及外地的游客前來觀賞,每天接待近百人。張鑫用傳統手工制作出純天然的南宮山荷葉茶。賞完荷花,喝一杯荷葉茶,為夏日帶來一絲愜意。張鑫以茶為針,以旅為線,把蓮藕種植加工、生產銷售與旅游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增加收入,帶動當地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廖 霖)
旬邑縣湫坡頭鎮看車門村、花宮村兩村黨支部把精準脫貧攻堅工作的核心放在產業發展上,把目標鎖定在黃秋葵,與陜西丫丫園藝工程有限公司達成合作,采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由該企業提供種子、技術,合作社帶領群眾種植,企業保底回收。
現有23戶農戶參與,種植面積45.5畝,預計畝產鮮菜2000斤以上,每畝收益3000元左右。
(張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