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亭友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指引新征程的偉大旗幟
文/汪亭友
習近平同志的十九大報告全面回顧并科學總結了5年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并站在新的時代高度面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新征程,以非凡的理論勇氣、卓越的政治智慧、強烈的使命擔當,首次提出和系統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以此思想為指導全面規劃了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戰略部署和重大舉措。
十九大報告通篇貫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歷史性貢獻。報告把握時代大趨勢,適應實踐發展新要求,順應人民新期待,全面系統地回答了事關黨和國家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觀點、重大判斷、重大舉措。報告高屋建瓴、主題鮮明、思想深邃、氣勢恢弘、催人奮進,通篇透露出濃郁的時代氣質和厚重的歷史情感,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芒,展示了我們黨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是我們黨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指南,是我們黨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綱領性文獻,必將載入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光輝史冊。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必然產物,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取得新輝煌的客觀需要,是時代的召喚、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重托,是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黨的領袖掌舵領航的偉大成果。
習近平同志在報告第二部分莊嚴宣告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指出中國共產黨要不負人民重托、無愧歷史選擇,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以黨的堅強領導和頑強奮斗,激勵全體中華兒女不斷奮進,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報告在接下來的第三部分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為題,明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提出了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
習近平同志指出,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并且要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以利于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圍繞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在以上兩段重要論述中,習近平同志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全局的高度,從時代變化的實際和事業發展的需要出發,從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角度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時代課題,明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和各方面工作的政策指導,從指導思想、思想路線、工作方針等方面科學分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條件與基礎。這些分析是全面的、客觀的、深刻的,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客觀事物的一般規律,也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
時代和實踐總是變化發展的。新實踐必然催生新時代,新時代必然產生新思想,新思想必然指導新實踐。過去我們黨適應各個時代斗爭和發展的需要,在實踐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八大以后,我們黨適應新的時代召喚,圍繞新的時代課題,立足新的實踐、新的發展,進行著劃時代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在總結輝煌的奮斗歷程和歷史性成就的基礎上,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全黨智慧和偉大實踐的結晶。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的第三部分,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概括為八個“明確”: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習近平同志接著用十四個“堅持”系統說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方略的內涵,包括“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等。
基本方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展開,是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構想的方針、綱領和戰略指引。基本方略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一道,構成系統完整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引領我們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全黨和全國人民逐夢前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理論概括,既堅持和繼承了實踐證明為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又根據實踐經驗和時代發展的新要求、肩負的新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判斷、新舉措,體現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和腳踏實地、昂揚奮進的實踐精神。
例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總任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表述,至少有三點重大創新:一是提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過去我們一直沿用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提出的分“三步走”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建成”同“基本實現”的內涵是不一樣的,前者比后者定的目標更高、任務更艱巨,而且用“現代化強國”替代了過去的“現代化國家”,這也是奮斗目標上的躍升。二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涵更加豐富。現在的表述是5個詞10個字,相對過去增加了“美麗”二字,表明美麗中國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凸顯了生態文明建設和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性。三是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即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兩步走”戰略實際上提前15年實現了原定的“三步走”戰略,還進一步提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改革開放后我們黨的文獻中是首次出現。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前瞻性、創造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第一,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習近平同志在報告中指出,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新時代的內涵和要求,為中國共產黨人立起了新的歷史坐標,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開啟了民族復興強國夢的新紀元。
第二,明確了新時代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進行艱辛理論探索的理論成果,是今后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逐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第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制定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明確了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根本任務、戰略安排。習近平同志在報告中不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規劃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和宏偉藍圖,而且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總要求,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和軍隊、推進祖國統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面從嚴治黨等九個方面明確了各項工作的方針、任務和要求。因此,十九大報告不僅是開啟新時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而且也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行動指南。我們必須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完善發展戰略和各項政策,推進和落實各項工作,一步接一步,連續不斷朝著我們確定的目標前進。
第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進程中的又一次飛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一次里程碑式的偉大飛躍,是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光輝旗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全黨意志和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凝聚了全黨的智慧和各方的共識,集中反映了黨的理論和實踐創新的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管黨治黨新境界,是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理論指引和根本遵循。
第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世界社會主義以及人類文明進步事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中國到21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那才是大變化。到那時,社會主義中國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們就可以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這不但是給占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條路,更重要的是向人類表明,社會主義是必由之路,社會主義優于資本主義。”“中國只要這樣搞下去,旗幟不倒,就會有很大影響。”“只要中國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堅持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重大成就,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并不斷開辟發展新境界,不僅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證明了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而且以鮮活的實踐和無可辯駁的事實,成功開辟了一條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充分展示了馬克思主義強大生命力、社會主義無比優越性,堅定了人們對社會主義的信心,增強了社會主義的吸引力、凝聚力,擴大了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在世界的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也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樹起了一面令人向往的旗幟。
不僅如此,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經濟、政治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并實施的“一帶一路”倡議,受到沿路沿線國家和人民的普遍歡迎和積極參與。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贏得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認同。中國在解決自身問題過程中積累的成功經驗,也為發展中國家和世界人民提供了重要的借鑒。中國的發展在惠及自身的同時也在惠及著世界。中國將在全球治理和人類可持續發展中承擔越來越重要的責任,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越來越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人類發展進步不斷作出更大貢獻,必將深刻地影響世界格局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 (本文系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