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魯民
當心“迷魂湯”
文/陳魯民
上海有家“迷魂湯菜館”,計有“蹄花菜飯迷魂湯”、“迷魂粉絲湯”、“鴨香菜飯迷魂湯”、“百味迷魂湯”等。記者買了碗鴨香菜飯迷魂湯,湯里面有粉絲、鴨塊,還有一些丸子,嘗了一下,和一般的老鴨粉絲湯沒什么太大區別。為啥要起這個怪名字?服務員表示,由于名字特殊,讓許多人產生好奇,所以也就愿意掏錢嘗試一番。店主則表示,要的就是個噱頭,反正也沒有什么規定不能取這樣的名字,只要生意好就無所謂。(《新聞晚報》8月5日)
迷魂湯源自民間傳說。據說,人死后魂靈要把生前的善、惡、功、罪登記一番,并在輪回簿上注冊,然后投胎轉世。投胎時間一到,魂靈由黑白無常押至孟婆莊,有老嫗殷勤迎入門內,三位麗人捧上迷魂湯,一飲而盡后,即神魂顛倒,忘記一切,讓干啥就干啥。后來,迷魂湯就引申為迷惑人的語言或行為。《全元散曲·點絳唇·贈妓》記:“使了些巧心機,那里有真情實意。迷魂湯滋味美,紙湯瓶熱火煨。”
民間傳說中的迷魂湯顯系無聊杜撰,上海那家“迷魂湯菜館”則屬噱頭炒作。但現實生活中,確有各種各樣的“迷魂湯”,如果誤服,輕者亂人心緒,迷人神智,干出傻事;重則走火入魔,誤入歧途,身敗名裂,須格外警惕小心才是。
“喪茶”是碗迷魂湯。近來,“喪茶”系列在一些年輕人那里頗為時髦,什么“碌碌無為紅茶”、“浪費生命綠茶”、“前男友過得比我好果茶” 、“你的人生就是個烏龍瑪奇朵”、“加班不止加薪無望綠茶”、“加油,你是最胖的紅茶拿鐵”、“沒希望毛尖茶”、“負能量奶茶”……這份驚世駭俗的菜單,就出自多個 “喪茶文化”的實體店。(8月15日人民網)這些茶的名稱,頹廢、灰色、消極、陰暗、哀傷,是對前途無望的一種抱怨,是對生活無奈的一種哀嘆,是無所作為人生觀的消極反映。如果僅僅是為了好奇而自嘲一把,倒還關系不大,倘若信以為真,喝下這碗迷魂湯,不僅會導致心理暗晦,發生信仰危機,扭曲人生之路,而且再互相影響,發酵放大,形成輿論氛圍,則有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
“傳銷文化”是碗迷魂湯。傳銷組織的培訓教材不僅極富煽動性和欺騙性,而且具有很多心理學的要素,極易誘人上當。其核心理論就是快速發財,一夜暴富,急功近利。對于那些想走捷徑致富的人來說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一旦被傳銷組織洗腦后,就等于喝了迷魂湯,失去基本理智判斷,做起發財白日夢。結果是上當受騙,為人驅使,當牛做馬,不僅自己難以脫身,又去欺騙別人,自欺欺人,可悲之極,有的甚至死于非命。
“貪腐理論”是碗迷魂湯。許多官員走上貪腐之路,都是有“理論”支撐的,譬如,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升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千里來做官,為的是吃穿;無官不貪,官官如此;人生苦短,及時享樂等。如果篤信這些歪理并大膽實施,就等于喝了迷魂湯,會變得利令智昏,貪得無厭,什么錢都敢收,什么事都敢辦,什么地方都敢去,那也就離身敗名裂不遠了。
此外,還有什么高息存儲迷魂湯,挖金獻寶迷魂湯,快速減肥迷魂湯,無不吹得天花亂墜,光怪陸離,令人頭暈目眩,一不小心就會中了他的計,掉進他的陷阱。因而,為保險計,上海那家“迷魂湯菜館”少去為佳,“喪文化”之類遠離為好,“傳銷文化”要小心為妙,對“貪腐理論”更要堅決拒之門外。如此,迷魂湯縱有再大魔力,我不食不服,其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