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 和
神木把準發展基本盤
◎文/宗 和
如果說神木經濟領跑全省,在前幾年煤市看漲的情況下可以總結為“因煤而興”,那么在近幾年煤炭看跌的背景下,其秘訣應該是“產業高端化”。
7月23日,神木撤縣設市,正式成為我省第4個縣級市。
神木是全省國土面積最大的縣。近年來,神木協同推進一系列重大基礎設施,整合集聚各類資源要素,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特別是國內外經濟下行和能源產品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發展清潔能源、向高端化工轉型,構建新的經濟增長點,一直保持鏗鏘穩健姿態,連續多年位居全省縣域經濟強縣之首。
數據顯示,2016年神木縣GDP總量為904.8億元,位居陜西省縣域第一,貢獻了榆林市近三分之一GDP。
能化產業是神木的優勢所在,也是助推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神木立足延長以煤為基的產業鏈條,著力補齊產業結構“短板”,轉型發展初顯成效。煤炭資源整合基本完成,地方礦井總數減少近50%,平均單井產能提高13倍;蘭炭產業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神木蘭炭”成功注冊國家地理商標,打入京津冀魯、關中及海外民用市場,并在鋼鐵冶煉等領域推廣應用;能化產業向高端化演進,新增烯烴、陶瓷等8種工業產品,實現了聚氯乙烯產品全覆蓋,國華錦能二期、神華甲醇及下游深加工、120萬噸電石資源綜合利用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原煤就地轉化率提升到30%;新能源產業異軍突起,風電和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突破1000兆瓦。
目前,神木已形成煤炭開采加工、以煤為基的新型能化、材料加工和裝備制造、新興非煤等四大產業集群,成為全國最大的蘭炭基地(千萬噸級)、全國最大的聚氯乙烯基地(百萬噸級)、西部最大的火電基地(600萬千瓦)、西部最大的浮法玻璃基地(800萬重量箱)、西部最大的電石基地(百萬噸級),是國家級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區域。
此外,市區—店塔、大柳塔、錦界—大保當—榆神工業園、檸條塔—燕家塔工業園四大具有區域特色和競爭力的循環經濟產業聚集區也初具雛形;通海羊絨、德林榮澤在新三板的掛牌上市,實現了陜北企業上市的零突破。
2016年,神木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04.8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36.49億元;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0384元和12875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6.07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46∶67.90∶30.64。
據了解,盡管這幾年煤炭價格的下跌對神木經濟造成一定影響,但通過轉型升級,其市域經濟綜合實力仍不斷提升,是目前西北地區縣市域綜合實力最強的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