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虎 蘇艷利
秦都把工業支柱做得更強
◎文/楊 虎 蘇艷利
經過多年發展,秦都形成了新型工業、商貿流通、現代農業三大支柱產業,其中工業是秦都區域經濟的大頭,也是秦都強區的王牌。
秦都是西安之外唯一的“五強區”。自2013年躋身前五、打破西安包攬格局以來 2016年第四次蟬聯前五強。
工業 撐著半邊天
工業是秦都的支柱。區內電子、紡織、醫藥等企業1000多家 規模工業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的60.63%。
為進一步實現工業穩增長 秦都區重點出臺“含金量”極高的工業穩增長促投資15條扶持激勵措施 設立1200萬元穩增長促投資專項資金。
開展“暖企”活動 對全區規模以上企業、成長型企業、預備上市企業由全體區級領導包抓 通過建立完善的獎勵幫扶機制 打造工業經濟新增長點。為了按時完成工業發展計劃 該區堅持“月通報、季講評、年總評”制度 每月召開一次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會 總結工業經濟的發展經驗和存在問題 采取嚴格督辦、完善考核體系的辦法 起到“以考核促工作 以考核促發展”的杠桿效果。
針對企業在融資困難、人才缺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該區定期組織召開銀企對接座談會 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 緩解企業資金困難 扶持企業發展。及時發布各類用工信息 組織人才招聘活動 為企業搭建招聘平臺 營造更加優越的創業環境。
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項目對接 通過產、學、研相結合提升產品科技含量 鼓勵支持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著力構建以政府投入為導向、企業投入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該區還積極開展保產促銷活動 組織轄區知名企業充分利用西洽會、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中國中小企業博覽會等專業博覽會及促銷會 不斷提高企業產品知名度 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 對一批小微企業 從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 推動企業不斷做大做強。
園區 聚集產業群秦都區按照內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外抓引進培育新興裝備制造業的思路 全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 對科技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和服務環境進一步提升優化 加快裝備制造產業園規劃建設步伐 引導企業聚集發展。
今年 咸陽市在秦都工業園區的基礎上 以市區共建、以區為主、秦興聯手的方式 規劃建設18.25平方公里的咸陽市裝備制造產業園。這個產業園是咸陽市“兩園兩區一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區位優越、交通便利 區上專門出臺咸陽市裝備制造產業園招商引資優惠政策28條 著力打造電器產業聚集地提升園區裝備制造實力。
截至目前 已經先后引進了中石油鋼管鋼繩、彩虹玻璃液晶基板、正泰智能電氣西北產業園、中創悅·絲路產業園等大中型企業54戶 從業人員1.2萬余人 形成了以裝備制造和輸配電產業為主的產業集群。
正泰電氣是園區的核心企業 在項目落戶過程中 秦都區先后十余次赴相關部門協調辦理相關手續 創造了正泰電氣項目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納稅、當年盈利的最快速度。引資 匯聚源動力
秦都將招商引資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拉動投資的主抓手和經濟工作的“一號工程” 抓支柱、引龍頭、鑄鏈條、建集群 以世界500強、國內200強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目標 圍繞主導產業和配套產業鏈創新招商、精準招商、叩門招商 大力引進先進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高新技術及現代服務等優勢產業。
秦都創新招商方式 拓寬招商思路 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不斷提高“選商”標桿 “誰創新誰受益”的思想讓秦都嘗到招大引強的甜頭 這樣的高標準定位 讓秦都連續十一年獲得咸陽招商引資一等獎。
打響最優投資環境與優質服務兩張王牌 秦都堅持投資“硬環境”和“軟環境”兩手抓 傾力打造優質服務的高地、要素聚集的洼地、投資創業的福地 全力為項目提供一流投資環境。
在引進項目時 采取“五個一”工作機制 實行區級領導包抓、部門協調推進 全力保障項目順利建設 在落戶過程中 提供“一站式”服務 在項目建設上 全力打造政府服務零距離、客商投資零投訴、企業生產零干擾、項目推進零障礙的秦都“四零”投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