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穎
湖南省常德市總工會職工學校轉變思路有出路 職工培訓真“火爆”
■曾穎
日前,湖南省常德市總工會職工學校校長周嘉琳就忙得不可開交。他手里拿著厚厚一摞報名表,開心又無奈地說,烘焙、茶藝、化妝……這些培訓班太“火爆”了,因名額有限,還有200多名職工在這排隊等著開班呢。
然而,就是這所常德市總工會職工學校,曾經處在“有培訓費用,沒人來培訓”的窘境,與今日“火爆”場景形成強烈反差。常德市總工會民管部部長張艷明介紹說,以往的培訓都是“老套路”,僅限于焊工、鉗工培訓,培訓對象又僅限于困難職工。這樣的培訓很多部門也在搞,盡管職校的培訓是免費的,但培訓的內容脫離了職工需求,來參加培訓的職工并不多。要想在培訓市場中找到出路,必須首先轉變思路。他們決心,穿街走巷作調研,到職工身邊找市場。
2016年初,周嘉琳并沒有像往年一樣,急著開班。他帶著職校的員工深入常德市的企業、街道社區,進行廣泛咨詢。目的只有一個,了解職工群眾真正希望獲得什么樣的培訓。走訪同時,他們還在大街小巷進行市場考察,看看哪些培訓班開得最火。 一個月的走訪讓周嘉琳大有收獲。他們發現,一些低門檻、易就業、需求大的專業培訓需求極大,如烘焙、禮儀主持、化妝等,都是眼下職工最需要培訓的。 這些專業對學歷的要求不高,學時短,社會需求量大,學成后就業不成問題。經過調研,他們明確了培訓方向。果然,報名人數遠超預期。
該職校還為培訓班設了兩道門檻:好的培訓機構和優秀的師資。周嘉琳說,第一次開婚慶策劃培訓班時,為了找到好老師,他們先在市內尋找了一番,未果。又去長沙、武漢等婚慶行業比較火爆的城市找老師。他們想,要做就做最好的。幾經比較,最終從武漢高薪酬請來了兩位專業的婚慶培訓師。因為工會沒有教學場地,培訓只能和當地的培訓學校合作。職校設定了高門檻,不論是烘焙還是茶藝選擇,都是常德本地有口皆碑的培訓學校。職校有一個微信群,里面有許多企業工會的負責人。以往哪些技術工種的培訓通知發出去,很長時間都得不到什么回應,而去年培訓通知在微信群一發,當天就有不少職工報名,很多職工還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轉發通知,報名的火爆程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 常德市職工學校微信公眾號的點擊量或許就是最好的證明。記者看到,這個公眾號里點擊量最多的文章都是新開設的這幾個培訓項目的開班通知,最高的達5000多次點擊量。 為了保證培訓質量,每一堂課都有市總工作人員跟蹤服務,保證課時充足,而且培訓老師上課的課件都需要經過工會的審核。每次培訓結束后,培訓老師要接受學生的考評,評為優秀的老師會在下一期培訓班中優先考慮并評為先進。
30歲出頭的劉紅梅是該校第二期化妝班的學員。培訓前,因為沒有一技之長,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每天全職帶孩子,生活很苦悶。看到朋友圈里的報名通知,她報名參加了化妝培訓班的學習。沒想到這30天的培訓,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結業后,在工會的推薦下,很快去了一家美容店做了美容師,干了不到半年,劉紅梅自己開辦了一家西子閣養生館,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提到職校的培訓,她贊不絕口。 雖然不是所有的學員都能像劉紅梅這樣擁有自己的小店,可是他們的生活大多因為參加培訓發生了改變。曾經待業在家的年輕女生參加烘焙培訓后,開始做微商,通過互聯網經營起自己的小事業;下崗失業的中年女性,參加化妝培訓班后,去了美容店,或者自己開起美甲店,月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
市總工會、職校還和相關機構約定,經過工會職校組織培訓后定向輸送到影樓、美發店、蛋糕店、茶樓等單位。2016年,職校共培訓職工930人,其中茶藝191人,化妝75人,烘焙236人,攝影57人。有90%以上的職工通過了市人社局組織的職業技能考試,獲得了職業資格證書。 有證在手不僅能找到好工作,而且還能漲工資。例如,學員凡是拿到茶藝師證的,再去工作,工資直接漲500。
周嘉琳介紹說,經過去年一年的經驗,讓他們對做好今后培訓工作更有底了。如果說去年的培訓更多的是面向女性職工,那么今年的培訓重點將擴大到男性職工。 比如保安、KTV服務員,這些都是吃青春飯的,一旦他們干不了了,又沒有一技之長,他們將何去何從?為此,職校還會進一步做市場調研,了解這一群體的培訓需求,開辟更廣大的培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