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微·營口鍛壓機床有限責任公司
液壓氣墊的設計與應用
文/孟微·營口鍛壓機床有限責任公司
氣墊在壓力機進行拉深工藝時,起壓邊及卸件打料作用;在壓力機進行沖裁工藝時,起頂件作用。由于壓力機在裝置氣墊之后,單動壓力機能進行較深的拉深工藝,擴大了壓力機的工藝范圍,在中型以上壓力機上,大都設置了氣墊裝置。
氣墊種類很多,根據結構形式不同,可分為:單活塞式、雙活塞式、三活塞式;固定氣缸式、活動氣缸式;氣墊自身導向式、工作臺導向式;可調行程式、不可調行程式等等。根據氣墊的工作介質不同,可將氣墊分為純氣式和液壓氣動式。目前,國內在一些大、中型壓力機上廣泛采用了液壓氣動式氣墊。這種氣墊結構比較緊湊,在進行拉深工藝時,能產生較大的壓邊力。
根據我公司與包頭北方實業簽訂的J31-1250閉式單點壓力機的技術協議要求,現對該設備的部件液壓氣動式氣墊進行設計。
氣墊的結構
氣墊上方裝有托板1,托板采用鋼板焊接結構,剛度好。托板上鑲有導軌板2,材料為耐磨性較好的酚醛層壓布板。此件限制氣墊活塞旋轉,并對氣墊行程起導向作用。氣墊缸體上鑲有銅導套,對氣墊行程起導向作用,在氣墊的下部裝有增壓系統。
氣墊的動作原理
當機床進行拉深工藝時,壓力機滑塊下行,當與氣墊托板接觸時,氣墊隨滑塊下行,此時增壓系統通氣使氣墊增壓閥口閉鎖,氣墊處于壓邊狀態。當滑塊運行到下死點時,氣墊托板處于靜止保壓狀態,當滑塊回程超過拉深工件高度時,增壓系統換向閥換向排氣,托板上行將工件頂出。當進行沖裁工藝時,氣墊隨滑塊上、下往復動作,無滯后動作。當然也可根據實際工藝要求設置不同的動作規范。液壓氣墊的具體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液壓氣墊的參數
根據液壓氣墊的使用參數,經計算得出氣墊的結構尺寸:工作缸活塞直徑Dg=113cm,單層缸結構活塞直徑太大,無法裝入壓力機底座,故采用雙層活塞結構。取活塞桿直徑dg=26cm,則儲氣筒油壓為P2=4.6kg/cm2,工作缸油壓P1=13.8kg/cm2。考慮到氣墊頂出時充油時間應控制在0.3~0.4T(T:滑塊一次行程時間)以內要求,推薦用閥口面積為氣墊壓緊時閥縫隙面積的5~7倍,即πd2/4=(5~7)fmax,則閥口直徑d=23~28cm,取d=24cm。統計現有閥座,D/d=1.05~1.2,閥座比壓為20~45kg/cm2。
據前面分析,閥座寬度應盡量減小,閥與閥座材料為鋼質時允許比壓可取800kg/cm2,閥為鋼質,閥座為銅合金時,允許比壓取300kg/cm2。可現用閥座寬度太大,推薦用D/d=1.04~1.05,取D=25cm D/d=1.04。壓緊時的最大行程hmax=1.56cm,閥及油管處,壓緊時的液流速度:V1max=7.8m/s,許用值[V1]≤10m/s,滿足要求。閥縫隙液流速度:V2=41.8m/s,許用值[V2]≤80m/s,滿足要求。管道液流平均流速:Vcp=4.7m/s ,許用值[Vcp]≤5~7m/s,滿足要求。控制缸活塞全行程,在下行阻尼式氣墊中一般在30mm左右,在回程阻尼式氣墊中為(2~3)hmax,計算充油時間t2=1.92s,許用值[t2]≤(0.3~0.4)T=1.8~2.4s,滿足要求。
閥的力平衡計算,若按照閥在開啟狀態下進行,控制活塞的重量G為Pk的3%~5%,在采用“Y”形或“O”形密封圈時,PDμ約為Pk的5%,當閥開啟時,可視為G被PDμ平衡,由于液動力是變量,應采用阻尼予以抵消。則可計算出控制缸活塞直徑Dk=45cm。
根據以上計算數據,確定液壓氣墊的具體結構尺寸如圖1所示。
氣墊模型的初步建立
氣墊的結構尺寸確定后,用SolidWorks三維實體建模軟件對各零件進行建模。然后把各零件組裝在一起,形成氣墊裝配體,計算其總重為11600kg。
氣墊的優化設計
用SolidWorks軟件中附帶的Cosmos實體受力分析軟件對各主要受力件進行受力分析。各零件經優化后,該強化的地方進行強化,該削弱的地方進行減重,使材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優化后的總重為11000kg,在保證材料更合理應用的同時,為公司節省了上萬元的制造成本。圖2為氣墊上活塞經Cosmos分析軟件優化分析后的結果。

圖1 液壓氣墊結構圖

圖2 氣墊上活塞經Cosmos分析軟件優化分析后的結果
氣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下行緩慢,影響工藝流程。經研究發現,由于氣墊是雙缸結構,不能精確保證兩個缸裝配時配合公差一致,兩側導軌的間隙也無法保證一致,導致壓力缸在液壓推動下運行不一致,這樣導致兩個缸在自重作用下,下行動作遲緩,經研究決定增加氣路輔助推動,幫助下行,整改方案圖3所示。另外考慮現場出現問題后能及時了解動力缸內的壓力,增加一路壓力檢測管路,接到地面以上,連接一塊壓力表,可實時顯示缸內壓力,方便監測。經整改試驗后,出現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圖3 氣墊整改圖
使用氣墊時應注意:應盡量避免在偏心載荷下使用,避免氣墊因承受偏心載荷而產生力矩導致壓邊力不同,出現制件壁厚不均,厚度公差超差,表面質量差以及突耳等缺陷,增加制件的廢品率。
雙點壓力機由于臺面較大,適合安裝級進模以配合自動化送料系統,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但這必然會導致壓力機處于偏載工作狀態。因此壓力機在設計的時候考慮到具備一定的抗偏載能力。在壓力機的使用說明書中都注有壓力機允許的最大偏心載荷數值,設計生產工藝時不得超過此數值。使用壓力機時最大負荷為公稱壓力的70%~75%。設計生產工藝時需用調整制件工序,增加廢料加工,余料切斷等方法平衡負荷的分布。

孟微,工程師。主要從事沖壓機床的設計研發,曾獨立完成開式壓力機新結構形式的設計,精壓機整體結構的改進,多工位壓力機的產品改進等。獲得3項實用新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