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輝
《生命時報》21日頭版以《亳州長江醫院傷天害理》為題,報道了該醫院隨意診斷,甚至誘騙、脅迫無手術必要的患者連續做了兩個男科手術,牟取高額治療費,造成患者嚴重身心創傷的行徑。《生命時報》記者調查發現,從網上咨詢到門診檢查,從手術治療到術后康復,該醫院的每一步都是陷阱。
亳州長江醫院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存在明顯問題。在沒有適應癥的情況下“忽悠”患者手術,違背男科疾病診療指南,是“以金錢為第一目的”的詐騙行為。
類似的事情在當前一些民營醫院男科比較普遍。那里的醫生基本都按照“老板”給的套路,采取網上“釣魚”的方式誘騙患者前來就診。他們一般先告訴患者得了某個病,欺騙患者做手術,上手術臺后再告訴患者得了另一個病,逼患者在手術臺上簽字交錢。這些醫院以及那里的醫生已經完全喪失醫務人員的良知,他們根本不配做醫生,是醫務界的害群之馬。
國內公立醫院的男科醫生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類似患者,他們有的被民營醫院診斷患有前列腺炎,服用了許多藥物,花費了很多金錢,但經我們檢查發現根本沒有所謂的炎癥;有的患者做完包皮手術后不僅要輸液還要紅光照射,花費上萬甚至數萬元,其實只需吃點消炎藥并定期換藥就能痊愈;我的一個患者睪丸萎縮到只有花生米大小,已無生育能力,被網絡搜索誤導去了一家民營醫院卻說能治,天天做前列腺治療,欺騙患者一星期內花費好幾萬元。而最賺錢也最猖獗的是“忽悠”患者做手術,什么“延長術”“增粗術”等等。遺憾的是,一些患者在紅光照射時,由于工作人員操作不當,把生殖器烤焦了,不得不全部切除,這對男性的打擊是終身的、毀滅性的。這些現象成為我國男科發展之痛。
去年魏則西事件曝光后,莆田系民營醫院受到輿論的一輪聲討,為何時至今日民營醫院男科還敢這么做?
首先,公立醫院男科薄弱。我國男科起步太晚,而社會需求卻越來越大。男科多年依附于泌尿科,不受重視、發展又慢。雖然近年來在我們全國同道的努力下,男科快速發展成為朝陽學科,但發展極不均衡、還遠達不到婦科那么普遍。
其次,民營醫院魚目混珠。公立醫院做得不好,民營醫院來補充本是好事,但部分民營醫院的經越念越歪,目的和動機不純,一味追求商業利益,從而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在發達國家,慈善機構或大型企業是出于回饋社會的目的而投資醫療,不求回報或僅追求收支基本持平。而在我國,有一批商人出于賺錢的目的涌入了醫療行業,著實令人擔憂。
再次,衛生部門監管不到位。一個市或區衛生醫政部門可能僅有數名工作人員,無法做到有效監管。在發達國家,行業協會參與監管,醫院診療信息聯網,患者可以隨時查閱。而很多國內民營醫院既不給患者發票,也不給病歷資料。出現糾紛后患者無憑無據,維權無門。有些民營醫院還與黑社會勾結,患者維權阻力重重。
目前,我國醫改已進入深水區,公立醫院發展受限,民營醫院發展得到諸多政策的鼓勵,這是正確的發展方向。但國家在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的同時,也應寬進嚴管,強化監督,規范民營醫院的診療行為。
一些地方衛生主管部門也存在專業能力有限、監管動力不足的問題,甚至有地方存在民營醫院與主管官員相勾結的情況。
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應當大力發展公立醫院男科,使之能滿足廣大患者的求醫需求,才能讓那些不法民營醫院男科無法生存;其次,應加強男科疾病診療指南的推廣與普及,積極進行行業內培訓。診療指南無法對民營醫院形成強制力,但病人可以按照指南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再次,要加強健康知識的宣傳。男科病也是常見病,去正規醫院看沒什么不好意思的,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多了解掌握基本的醫學知識,不輕易上當受騙。
當然,最重要的是政府必須承擔起監管責任。對其中的權力尋租和腐敗現象,更應著力調查打擊。此外,應繼續加大整頓網絡公司在醫療領域的付費推廣行為。患者在搜索引擎中輸入男科,首先看到的都是民營醫院的廣告,誰給錢多就把誰擺在前面,而不是客觀、公正地推薦健康知識。這種行為就像一個反向的指示牌,將病人指向了陷阱。▲
(作者是中國性學會常務副會長、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男科主任,本文由《生命時報》李迪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