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知情人士表示,作為國內第一家P2P公司,拍拍貸發展之初沒有太多成功案例可參考,其堅持的純線上模式,可謂獨樹一幟的發展路徑。
近日,拍拍貸成為繼宜人貸、信而富、趣店、和信貸之后,國內第五家在美股上市的互聯網金融公司。
從2007年公司成立到登陸紐交所,拍拍貸經過了10年發展歷程。期間,互聯網金融亦經歷著從野蠻生長到合規有序的發展變化。
作為國內第一家純線上的網絡借貸平臺,拍拍貸是如何生存下來并取得長足發展的?為何從2015年開始,業務出現爆發式增長?面對千萬用戶,拍拍貸如何實現其所宣傳的“1分鐘申請快至1小時到賬”,拍拍貸的風控是否靠譜?未來,拍拍貸還有哪些發展規劃?針對投資者的普遍疑問,《投資者報》記者向拍拍貸方面尋求解答,令人遺憾的是,官方以“當前尚不方便接受采訪”為由婉拒。
一位接近拍拍貸的內部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拍拍貸的成立和發展并沒有太多成功案例可供參考,業務模式也在不斷地探索和創新中經歷過一些轉變。上市后,預計拍拍貸將繼續發展金融科技,在滿足合規要求的前提下,為廣大游離于傳統金融服務體系之外的人群提供服務。
緣何堅持純線上模式
拍拍貸,全稱為上海拍拍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是國內第一家P2P網貸平臺,總部位于上海。公司官網信息顯示,拍拍貸平臺累計幫助借款用戶完成230萬筆借款,幫助投資用戶完成1300萬筆投資。
拍拍貸成立時,全球首家網絡借貸平臺Zopa已于2005年在英國上線,美國的Prosper平臺在2006年成立,而國內對P2P網絡借貸的探索還處于空白階段。
據此前媒體報道,“吃螃蟹者”拍拍貸曾在2009年初陷入發展危機,直到當年4月上線了收費模式后才有所緩解。當時,平臺開始對在平臺上借入資金的用戶收取相當于本金2%-4%的服務費,造成了當月業務量下滑到只有十幾萬元的后果,直到幾個月后才緩慢回升。不過,這一“改革”使得拍拍貸逐漸實現了盈虧平衡。
拍拍貸始終堅持純線上模式,這與國內大多數網貸平臺的發展路徑不同。一些網貸平臺在規模做大后,會不斷拓展業務范圍,這些探索在監管落地后又面臨著混業經營的風險,而拍拍貸卻在監管真正來臨時被稱為“真正的P2P”。為什么拍拍貸團隊能夠一直堅持純線上的原則,有什么深層次的原因?拍拍貸方面未能給出答案。
上述接近拍拍貸的內部人士告訴《投資者報》記者,這應該來自于拍拍貸團隊的技術基因。
風控主打“魔鏡”
2017年10月14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官網公布了拍拍貸遞交的IPO招股說明書。截至2017年6月30日,拍拍貸注冊用戶數超過4800萬,貸款人群的年齡主要集中在20歲到40歲之間。
面對如此海量的用戶,拍拍貸是如何為之服務的?在拍拍貸官網首頁,“1分鐘申請快至1小時到賬”、“無需面簽”和“純線上操作”的字樣十分顯眼,那么這背后的審核與貸款發放的風控是如何進行的?拍拍貸的風控到底靠不靠譜呢?
據前述知情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披露,2014年拍拍貸開始研發集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為一體的“魔鏡”大數據風控系統,該系統于2015年正式上線投入使用。在此期間,拍拍貸引進了國內外多位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專家,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精力。
該人士指出,截至目前,拍拍貸以數據為基礎,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多個業務層面,如通過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自主研發出了智能客服應答系統等,并已實現零人工自動化審核,能夠及時、并行地服務來自全國各地的巨量借款人。
同時,該人士透露,國內還有數億未被傳統金融有效服務的人群,因此拍拍貸也很樂意在技術打磨純熟之后,在合適的時機對外輸出。
上市效果待考
北京時間11月10日晚,拍拍貸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PPDF”。上市當天,拍拍貸開盤價為13美元,總市值40億美元,融資總額達2.7億美元。
拍拍貸成功上市,與其高增長的業績不無關系。公開資料顯示,拍拍貸的業務量從2015年開始出現爆發式增長。2015年一季度,拍拍貸的單季平臺成交額為5億元,到2017年三季度,該數字已增長至21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51%。
近三年來如此飛速的增長,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原因?拍拍貸CEO張俊在上市時曾表示:“第一,我們的絕大部分用戶是沒有信用記錄,沒有銀行信貸記錄的,但這一部分人群正是非常有借貸需求的。第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并且認可線上網絡借貸。第三,得益于國內對于網貸行業的管理,這一行業越來越成熟和規范,大量不具有競爭力的平臺逐漸退出市場,拍拍貸在這一環境之下能夠更快速地成長?!?/p>
此后,當行業在強監管下逐漸由野蠻生長變得日益規范,用戶需求也培育起來之后,拍拍貸能否持續高增長有待繼續觀察。
與此同時,拍拍貸的業務之一現金貸也引起了外界的擔憂。眾所周知,早于拍拍貸上市的趣店,曾引發公眾對于現金貸的諸多非議,而拍拍貸在去年4月上線了現金貸產品“曹操貸”。
對此,上述接近拍拍貸內部的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分析:“如果按照外部的理解,拍拍貸的短期類貸款——曹操貸的業務占比大概只在10%左右,其他絕大部分業務成交和盈利還是來自標準貸款?!?/p>
該人士指出,目前國內對于現金貸并沒有一個官方的、明確的定義,同時現金貸內部也存在分化現象,行業中魚目混珠的狀況較為嚴重,應該在監管引導下向規范有序的方向發展,從而真正滿足游離于傳統金融服務體系之外的人的借貸需求,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