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明++蘇寧++朱飛飛++龔琤
摘 要 興隆熱帶植物園是一座集科研、科普、生產、加工、觀光和種質資源保護為一體的綜合性熱帶植物園,是我國重要的熱帶植物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闡述興隆熱帶植物園發展科普旅游的優勢及在科普旅游中的主要實踐經驗,并探討興隆熱帶植物園開展科普旅游的前景。
關鍵詞 興隆熱帶植物園 ;科普旅游 ;優勢 ;經驗 ;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 F592.7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10.023
Advantages and Practice of Popular Science Tourism
in Xinglong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DENG Wenming SU Ning ZHU Feifei GONG Cheng
(Spice and Beverage Research Institute, CATAS, Wanning, Hainan 571533)
Abstract Xinglong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is a comprehensive botanical garden which integr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oduction, processing, tourism, and conserv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It is an important base for popular science in tropical plants in China,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e superiorities and the main experiences of popular science tourism in Xinglong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were described, based on which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for popular science tourism in Xinglong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was discuss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other institutions to carry out science popularization.
Keywords Xinglong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 science popularization ; superiority ; experience ; development prospects
科普旅游是通過旅游的形式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的一種旅游形式[1-2]。科普旅游融入了趣味觀賞、娛樂參與、科學教育、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等元素,使人們在觀光旅游過程中,寓教于游,寓教于樂,身心得到放松與愉悅的同時獲得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身心得到陶冶與熏陶。科普旅游對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培養青少年熱愛科學技術的興趣與愛好,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長[3]。隨著旅游的發展,以及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簡單的觀光游形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世界旅游市場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4]。
近年來,科普旅游在我國悄然興起。在農業科普旅游、工業科普旅游、科技館類科普旅游和高等院??破章糜蔚确矫娑加酗w速的發展[5]。在海南,已經建成了一批科普旅游基地,如興隆熱帶植物園、椰子大觀園、海南熱帶植物園、航天科技館、海南生物多樣性科技館、人類生命科技館、虛擬科技館、珍珠科技館等。在上海,也建成了以上海植物園、上??萍拣^、上海地震博物館、上海浦東氣象館為代表的集科普、科研、旅游為一體的科普旅游基地[6]。在廣東,建成了廣東科學中心、華南植物園、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廣東省微生物真菌標本館、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熱帶果樹種質資源圃等農業、林業、生物、地質、海洋、醫藥、電子信息、旅游等眾多領域的科普旅游基地[7-9]。由于認識到了科普旅游的重要性,我國其他地區也相繼開展科普旅游,并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如昆明植物園、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鄭州農業科技博覽園、中原農業博物館、桂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等[10-13]。
興隆熱帶植物園位于海南省萬寧市興隆旅游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1957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簡稱“香飲所”)選定其作為國內外熱帶亞熱帶作物(植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創新利用的重要基地,為此建立了興隆熱帶植物園。興隆熱帶植物園主要承擔我國香草蘭、胡椒、咖啡、可可等熱帶香料飲料作物以及典型熱帶植物的引種、選育種、豐產栽培、病蟲害防控、產品加工等產業配套技術研究與開發。保存有獨具特色的熱帶、亞熱帶資源2 300多種,依托地理位置、資源和技術優勢,創建了“科學研究、產品開發、科普示范”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是一座集科研、科普、生產、加工、觀光和種質資源保護為一體的綜合性熱帶植物園。
1 興隆熱帶植物園發展科普旅游的優勢
1.1 自然資源優勢
興隆熱帶植物園位于海南省著名風景旅游區興隆溫泉旅游區內(北緯18°43′,東經 110°11′),海拔36 m,三面環山,東臨南海(距海邊約10 km)、日照充足、長夏無冬、濕度大、雨量充沛而均勻,年平均溫度24.5℃,年降雨量達2 100 mm,屬典型熱帶季風氣候,適宜于各種熱帶亞熱帶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著我國其他熱帶亞熱帶地區所不可比擬的氣候條件。endprint
1.2 科技資源優勢
興隆熱帶植物園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所開發管理。香飲所是我國主要從事胡椒、咖啡、香草蘭、可可等熱帶香料飲料作物、特色熱帶果樹、功能性熱帶植物產業配套技術研究與開發的科研單位。已取得科研成果150多項,其中獲國家級、省部級成果獎勵43項,通過全國熱帶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3個(熱引1號胡椒、熱研1號及熱研2號咖啡),通過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品種認定4個(‘熱研3號、‘熱研4號咖啡,‘熱引3號香草蘭,‘熱引4號可可);獲授權發明專利近60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制定技術標準40多項;發表論文8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50多篇,影響因子大于3.0的9篇,出版專著55部。香飲所取得的眾多科技成果為興隆熱帶植物園開展科普旅游提供了科技保障。
1.3 人才資源優勢
興隆熱帶植物園是香飲所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普示范平臺。注重高層次專業人才引進,重點建設科普專職人才隊伍。目前已形成一支由種質資源、作物栽培、植物營養、病蟲害防控、產品加工、園林園藝等學科專業組成的科研科普團隊7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25人,研究生學歷人員50人,海南省515人才1人,海南省省優專家1人,實施“熱帶農業十百千人才工程”,入選院百人計劃1人,入選院千人計劃19人;培養研究生17名,培訓各類人才270多人次,遴選“熱帶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2人,組建創新團隊1支。有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和使用機制,安排專家定期為科普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鼓勵科技人員參加科普講解,接收海南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等院校實習生和志愿者充實到科普隊伍,派員參加專業英語、禮貌禮儀等相關知識培訓,切實提高科普工作人員的科學素質和業務水平。為興隆熱帶植物園開展科普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1.4 基礎資源優勢
興隆熱帶植物園已收集保存胡椒、咖啡、可可、香草蘭等熱帶特色植物資源2 300多份,豐富了我國植物資源多樣性,建成世界第二大胡椒種質資源圃和亞洲及南太平洋第三大可可種質資源圃。收集的植物資源主要有12類:熱帶香辛料植物、熱帶飲料植物、熱帶果樹、熱帶經濟林木、熱帶觀賞植物、熱帶藥用植物、棕櫚植物、熱帶水生植物、熱帶瀕危植物、熱帶珍奇植物、熱帶沙生植物等;主要劃分為植物觀賞、試驗示范、科技研發、立體種養和生態休閑五大功能區。
香飲所擁有國家重要熱帶作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基地部、國家引進國外智力示范單位、農業部熱帶香料飲料作物種質資源圃、農業部萬寧胡椒種質資源圃、農業部香辛飲料作物遺傳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香辛飲料作物遺傳改良與品質調控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香料飲料作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海南省農業科技110香料飲料專業服務站等國家和省部級科技平臺8個,云南咖啡創新基地、萬寧興隆咖啡研究院等院地院企平臺2個。良好的科技平臺為興隆熱帶植物園開展科普旅游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科研及科研輔助用房面積達1.3萬多m2,中試工廠總面積6 600多m2。擁有儀器設備總量700余臺(套)、總價值6 000余萬元,其中高級熒光顯微鏡、四級桿-飛行時間質譜連用儀、電子鼻分析系統、串聯氣質聯用系統、全二維氣相色譜、超高效液相色譜、原子吸收等大型精密儀器設備72臺(套)。為興隆熱帶植物園開展科普旅游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同時興隆熱帶植物園加強與同行間的交流,已加入“中國植物園聯盟”、“中國旅游景區協會”、“海南省休閑農業協會”等組織,從中不斷學習先進科普理念、科普案例等,為興隆熱帶植物園更好地開展科普活動不斷注入新的元素。
2 興隆熱帶植物園開展科普旅游的主要實踐
2.1 提供科普講解服務
興隆熱帶植物園主要向公眾科普宣傳熱帶雨林特征、熱帶植物資源、熱帶作物種植生產以及熱帶環境特征等知識,向公眾普及植物對人類的貢獻和保護植物的重要意義。只要您踏進興隆熱帶植物園的大門,就會有一名科普講解員為您詳細解說香草蘭、可可、菠蘿蜜、馬兜鈴、火炬姜、神秘果等熱帶植物的特征與用途,板根現象、獨木成林、絞殺現象、空中花園、滴水葉尖、老莖開花結果等熱帶雨林奇觀,胡椒、咖啡、香草蘭、可可等熱帶香料飲料作物以及菠蘿蜜、面包果等熱帶木本糧食作物的節本高效種植技術,咖啡、巧克力、香水等加工技術??破罩v解員不僅有導游的親和力,同時具有演講者的口才和科學人的嚴謹,通過科普講解員生動有趣的講解,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熱帶植物和生態環境知識,不斷樹立熱愛大自然、保護地球家園的情操和培養對環境負責的精神,積極參與到保護自然環境的行動中。特別是節假日期間,植物園所有的科技人員都走出實驗室,研究員、副研究員、博士、碩士紛紛來到一線為游客們進行科普服務。
2.2 開設博士科普大講堂
為促進科學研究與科學普及融合發展,開設“博士科普大講堂”科普平臺,將深奧的科學研究成果通過“博士科普大講堂”以淺顯、有趣、生動、科學的途徑傳播給廣大公眾,在實踐中實現科學技術再創新。比如,“走進熱帶雨林神秘的植物王國”科普專題,讓參與者感受熱帶雨林的神奇,了解美麗的空中花園、神奇的老莖生花、寂靜的絞殺、獨特的板根現象等熱帶雨林特征,認知熱帶雨林的功能,通過“寓教于樂”的活動方式讓大家熱愛大自然和保護大自然。“尋香之旅”專題活動,讓參與者了解香料歷史文化,認知身邊的香料植物,通過味覺品鑒“尋找舌尖上的美味”,走進熱帶香料的奇妙世界,陶醉在植物的芳香世界中?!安┦靠破沾笾v堂”科普平臺讓參與者“零距離”與深奧的科學研究成果相接觸,讓科技成果大眾化,在實踐中再創新。同時,“博士科普大講堂”科普專題活動實現了與中小學、高校等科普活動的對接,成為科普“進校園”的主要活動形式,讓大中小學生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識和先進的科技成果,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為我國科技再創新儲備相關人才。
2.3 開展科普體驗DIY活動endprint
園區內建有300 m2的科普體驗館,設有巧克力制作、咖啡研磨、香薰產品制作、東南亞食品制作等體驗區。在這里,不僅可以系統學習從可可豆到巧克力的華麗變身過程,以及巧克力的加工、營養、品評等科學知識,而且還可以親手制作獨一無二的巧克力,領略巧克力制作的奇妙之處。創作的靈感、過程的樂趣、濃濃的情意,巧克力DIY讓這里的巧克力更為甜蜜、更有紀念意義。在科普體驗師的講解下,學習興隆咖啡的歷史、栽培、加工、沖泡及功效等科學知識,并親自研磨和調配出美妙的興隆咖啡;提取香草蘭、胡椒、依蘭、香茅等天然植物精油,了解一朵花或一片葉子怎樣在科技的力量下完成香味的升華,對不同香型的精油進行品鑒,并科學地調制出屬于自己的個性香水。通過對原材料進行科學配比以及操作專業設備,參與者可以發揮自己的動手能力,親手制作一張張香脆濃郁的東南亞糕點——椰香脆餅。“植物標本制作”專題活動中,參與者親自采集熱帶植物花朵和葉片,千奇百怪的植物形態激發了大家的無窮想象,配上萌萌噠文字,再塑封和裝裱,一幅幅妙趣橫生的植物標本畫就誕生了。一系列的科普體驗DIY活動,大家動手又動腦,在鍛煉了孩子們動手能力的同時,親手制作的樂趣,回味無窮,非常具有紀念意義。
2.4 建立旅游服務標準化管理體系
園區在原來實施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OHSM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完善了行政、人事、財務、資產、科研、生產、科普等14類內部管理制度,建立了包括通用基礎、服務提供、服務保障等服務標準216個,形成了科普旅游服務標準體系,通過強有力的內部管理制度,確保了植物園的高效運轉和持續發展,大幅提高了交通、信息、咨詢、講解、安全等科普服務功能,樹立良好的視覺形象和文明的員工形象,科普游覽滿意率90%以上。興隆熱帶植物園先后獲得“國家級旅游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和“海南省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單位”稱號。
2.5 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
園區配套建有科普廣場、中非咖啡文化館、科普體驗館、科普品嘗體驗棚、科技產品展銷廳、熱帶香料飲料作物綜合利用技術研發中試基地、科普休息涼亭、科普宣傳舞臺、科普宣傳欄、科普展示牌、旅游廁所、停車場等科普設施。開發科普展品500個;建成了包括熱帶植物、生態環境、生物資源利用、特色農產品加工等專業化科普場所,年接待能力達200萬人次。園區內完善的軟硬件設施為開展科普旅游提供了基礎保障。
2.6 注重宣傳報道,擴大影響
在熱帶植物知識普及和科普活動宣傳方面,以2016年為例,植物園通過自媒體(微博、微信、微視)和官網開辟科普專欄,發表科普文章80余篇;通過中新網、新華網、新浪網、搜狐網、海南日報、海口日報等多家網絡媒體和報社對科普活動進行集中報道,發表新聞稿20余篇;通過央視欄目《遠方的家》、吉林衛視《老有樂啦》、海南綜合頻道《直播海南》、萬寧電視臺《萬寧新聞》等進行專題和直播報道,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探索,興隆熱帶植物園的科普工作得到農業部、科技部、海南省政府、海南省科學技術廳、海南省旅游委等部門的支持與認可,先后被授予“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范基地”、“全國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等稱號30多項。首創“科學研究、產品開發、科普示范三位一體”發展模式,建立了熱帶香料飲料作物科技集成示范園等科普平臺,借助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整體優勢,大力普及熱帶香料飲料等特色作物科普知識,形成集“研發—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熱帶香料飲料作物產業鏈,極大促進并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實現了“小作物大產業”發展目標。
3 興隆熱帶植物園開展科普旅游的前景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上的這一重要講話,對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我國科學普及事業的發展,意義十分重大。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對旅游產品的需求層次也越來越高,不再僅僅滿足于簡單的游覽觀賞活動,而是著眼于在旅游中獲取更多的知識,為科普旅游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國家供給側改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為海南旅游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機遇。當前旅游市場結構變化為植物園發展提供了新的優勢。興隆熱帶植物園科普旅游資源豐富,借助科技優勢可開發眾多科普和旅游產品,非常適合開展體驗游、親子游、研學游等符合旅游市場結構變化趨勢的科普旅游項目。
興隆熱帶植物園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青少年教育基地以及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是我國熱帶香料飲料科技成果展示和熱帶農業科學普及的重要窗口。近年來,興隆熱帶植物園不斷加大科學普及的力度,將科研與科普相結合,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年均吸引科普旅游受眾90萬人次,為植物園繼續大力發展科普旅游積累了經驗和信心。
隨著國家對科普教育的重視,興隆熱帶植物園在科普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顯。興隆熱帶植物園將一如既往將科普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持續加大科普旅游設施建設和人才建設,不斷豐富科普文化內涵和科普體驗項目,為全國青少年提供最科學、最嚴謹、最生動的科普服務。力爭讓興隆熱帶植物園的規劃更加科學、布局更加合理、資源更加多樣、景觀更加優美、亮點更加突出、體驗更加深刻、內涵更加豐富,適應時代發展和現代化需要,提升游客吸引力,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新型綜合性熱帶植物園。
參考文獻
[1] 劉曉靜,梁留科. 國內科普旅游研究進展及啟示[J].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3(3):49-55.
[2] 馮 芹,鄧 旭. 農業科研單位科普旅游與休閑錯誤投入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2014,42(19):6 303,6 352.
[3] 王竹宇,申琳琳,孟小玲. 海南省休閑農業科普旅游的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14,42(1):153-155.
[4] 吳昌南. 科技旅游淺探[J]. 韶關學院學報,2001,22(4):104-107.
[5] 楊銘鐸,郭英敏. 科普旅游的研究發展[J]. 科普研究,2015,55(2):86-94.
[6] 劉曉靜,梁留科. 國內科普旅游研究進展及啟示[J].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3(3):49-55.
[7] 陸朝光,鄭德勝. 廣東科普教育基地建設的實踐與對策[J]. 科協論壇,2014(2):35-37.
[8] 鄧 旭,陳明侃,馮 芹,等. 開創科普先鋒,創建南亞熱帶科普之星——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果樹種質資源圃科普創新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熱帶農業,2013,55(6):73-77.
[9] 肖文斌. 廣東科學中心科普休閑旅游功能拓展思路與對策[J]. 廣東科技,2012,6(10):66-58.
[10] 李朝仙,杜靖川,孫先鳳. 論昆明植物園科普旅游開發[J].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0,4(2):28-32.
[11] 雷和濤,廖允成. 淺析楊凌生態農業科普旅游開發[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2):102-105.
[12] 毛 峰. 河南農業科普旅游的開發現狀及政策優化[J]. 農業經濟,2015(11):31-33.
[13] 謝雨萍,耿文輝. 桂北地區生態農業科普旅游發展初探[J]. 大眾科技,2009,115(3):127-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