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健
懷念我們的老主任汪洋湖
謝曉健
編者按
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前夕,我們迎來了建黨96周年紀念日。本期“人物風采”欄目推出的這幾個人物,都是有著近半個世紀黨齡的老共產黨員。在這漫長的歲月里,特別是退休以后,他們發揚黨的優良傳統,譜寫出了一曲曲愛黨、敬黨、忠于黨的老黨員之歌,為下一代做出了榜樣。他們的事跡值得宣傳,精神值得弘揚,我們要向這些為關心下一代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老同志們致敬。
周末在家追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看到退休老檢察長陳巖石為了避免暴力拆遷,與工人們一起徹夜守護在廢棄的工廠里,兩方協調,嘔心瀝血。我突然就想起一個人來,一個已經離開我們3年多的人,瞬間淚如雨下!
他就是我們去世的老主任汪洋湖。
汪洋湖29歲開始擔任縣級領導,為黨工作40多年,工作崗位變換了18次,歷任縣委書記、水利廳長等重要職務,關工委主任是他一生最后的工作崗位。他曾掌管著60多億元的水利工程,卻沒有用手中的權力謀取過任何私利,始終保持著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汪主任的小女兒中專畢業,從事個體經營,好心的老同志幾次想要幫忙安排,都被他一一謝絕了。2001年10月,中紀委、中組部、中宣部聯合作出“關于開展向汪洋湖同志學習的決定”,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汪洋湖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一次汪主任在飯桌上談起吃魚,他說他最喜歡吃魚,對魚研究得也很透徹,一種魚有一種魚的吃法,必須保持魚肉原始鮮味等等。很快他話鋒一轉,說:“不過,我到水利廳工作之后就很少吃魚了,實在想吃了,就下班回家買一條,在公開場合從來不吃魚,以至于大家以為我不吃魚,其實我是怕有些人給我送魚。現在好了,退休了,沒權了,我又可以談魚吃魚了。”
汪主任在上海治療期間,老伴一直睡在折疊床上陪護,他不同意醫院給安排專門的床位。在彌留之際,他蘇醒過來時看見了省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任東升,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的第一句話是:“別忘了給任主任過80歲生日啊,任主任是關工委的有功之臣哪!”
2013年7月13日,汪主任在長春去世,享年71歲。他去世后,省關工委寫了一篇稿子紀念他,我記得稿子最后是這樣一件事:當他得知老伴已做完胃癌切除手術,怕他擔心事前未能相告,他久久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像是回答又像是喃喃自語:等這次病好了一定陪她出去走一走,這些年她連長白山都沒有去過啊!
快4年了,我總是把這件事說給別人聽,說一次,哭一次。一個省級領導的老伴,竟然連本省最著名的景點都沒有去過,簡直有些不可思議。
電視劇里的陳巖石是藝術創造,但我相信,現實生活中一定不乏陳巖石、汪洋湖這樣的人。如果這樣的人多些,再多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指日可待!
(作者單位:吉林省關工委辦公室)